骨质疏松的诊治与预防

时间:2022-09-19 10:12:03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质减少改变现象,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骨骼脱钙,骨的钙质流失,使骨质变得单薄,造成骨质出现许多孔隙,呈现中空疏松现象:骨强度、韧性降低,不能承受外力负荷。当运动不当或轻微外伤即可引起骨折,尤其老年或经常因病卧床者,常因弯腰取物或剧烈咳嗽而发生骨折。此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有关资科表明,现在患患者数已达4000万左右,约占老龄人口的1/2,而且尚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1]。为了进一步增强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意识,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就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问题探讨如下。

1 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1.1 原发性骨质疏松 ①内分泌紊乱:主要为性激素、甲状腺素、降钙素、前列腺素、活性维生素D等代谢失调;②废用所致:长期因病卧床或外伤后需肢体长时间制动患者,因不能从事肌肉锻炼,极易发生骨质疏松;③人体内钙代谢平衡失调:体内钙的维持与摄入、吸收与排泄有关,如果摄入少或小肠对钙的吸收不好就容易引起骨质疏松;④有学者认为白种人、黄种人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黑种人, 少年白头人比一般正常人更易患骨质疏松。

1.2 继发性骨质疏松 大量饮酒吸烟者,长期应用皮质激素药物者,肾脏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肠炎、卵巢功能早衰等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

2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与检查

骨质疏松患者往往无明显特殊症状,有症状者也较轻微。部分患者往往在骨折时才发现已患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主要表现为全身无力及腰背胀痛,腰部活动僵硬,行走及起坐时背部疼痛加重,继而可出现驼背,身高变矮,往往因骨折而就诊。骨质疏松应做如下检查:①检查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一般表现为血钙低、磷升高、碱性磷酸酶在活动期可能升高;②X线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依据。最初累及是松质骨,往往脊柱及骨盆改变明显。也可作骨皮质测量、骨密度检测;③单光子骨密度仪检测;④CTT或核磁共振骨密度检测。根据就诊者症状与体征,再结合各项检查即可诊断骨质疏松。

3 诊断

3.1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临床上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发病率的95%以上。国内外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上,并且以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重点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约占发病率的5%左右,散在发生于Cushing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减退症、妊娠和哺乳期消化吸收不良症、恶性肿瘤、肾性骨病、骨折后肢体废用等疾病之中。

3.2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全身骨骼疼痛,驼背,鸡胸,腰膝酸软,行走感觉疲乏无力,身高变矮,O型腿或X型腿,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即易发生骨折,骨折常发生于椎骨、前臂、腕部、髋部。其中股骨颈、转子间骨折占60%以上,椎骨和前臂骨折后不易愈合。

3.3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如下几方面。

3.3.1 骨密度测量法 ①女性骨密度(BMD)或骨矿含量(BMC)丢失峰值骨量1.5以内为正常;②BMD或BMC丢失峰值骨量的1.5~2 5以内为骨量减少或低骨量;③ BMD或BMC丢失峰值量2.5以上为骨质疏松症;④ BMD或BMC丢失峰值骨量2.5以上并出现1~2处骨折者为重度骨质疏松症;⑤男性BMD或BMC丢失峰值骨量3.5属接近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3.3.2 X线诊断法 ①X线平片骨量丢失30%~50%方可辨认,根据临床程度可分三度。② 骨皮质厚度测量法(可与正常X线平片骨皮质厚度相对照)。

3.3.3 综合分析法 以测定骨矿含量为主,参照患者年龄、性别、体态、症状,骨折情况以及血清学检查等多项指标诊断骨质疏松症。

2.3.4 骨质疏松症的分型 国际上将原发骨质疏松分为2型。I型主要指绝经15~20年内的妇女患者。Ⅱ型主要指7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

4 治疗

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虽然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目前为止尚无任何理想的疗法和特效药物能够从根本上治愈骨质疏松症。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药物很多,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骨质丢失抑制剂和骨质形成促进剂两大类。

4.1 骨质丢失抑制剂 此类药物有钙、雌激素、异丙氧黄酮、钙三醇、二磷酸盐类、骨磷等。

4.2 骨形成促进剂 此类药物有甲状旁腺激素、雄激素等。

4.3 国内研制的新药 近几年国内相继研究生产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各类钙制剂,如骨疏康、碳酸钙、密钙息、阿法D3、珍牡钙、钙尔奇D等临床可以选用[2]。

4.4 补肾健脾中药 治疗骨质疏松症属祖国医学骨痿、肾虚骨病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生髓、主骨,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四肢,受纳五谷,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人届老年,脾肾两亏,气血两虚,精髓不足,精与血不能相互资生,精亏则髓少,髓少尉无力充填骨腔。骨失髓养,则骨痛,久则痿弱不坚。故临床常用自拟补肾健脾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本院临床常用骨筋丸、强筋分健骨丸等中成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收到较好临床效果。

5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5.1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可采用跑步、打太极拳、中老年迪斯科舞等运动,增加肌肉收缩与舒张。

5.2 不吸烟,少饮酒 中医认为少量饮酒对人体有益,过量则对人体有害。有学者认为,如每天饮酒超过250 ml~(半斤)以上,多年以后极易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此外,临床观察发现长期饮酒者易患股骨头缺血坏死。

5.3 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不偏食,多吃含钙的食品,如牛奶、豆类、水果、蔬菜等。

5.4 多从事户外活动,以儿童及老年人尤为重要,通过接受日光照射,使体内合成维生素D。不滥用激素药物,如强的松、氟美松等。

5.5 有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应及早治疗。

5.6 保持健康体形,肥胖者应及早减肥,尤其对儿童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王春梅, 李玲.骨质疏松症诊治的弯路与误区.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3,2(6):65.

[2] 牟善初.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现代诊治.保健医学杂志,2000,2(3):1-3.

上一篇:颅脑损伤致顽固性窦性心动过缓中西医治疗疗效... 下一篇:内固定手术治疗浮肩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