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班音乐教学

时间:2022-09-19 10:09:03

我与中班音乐教学

音乐是不分国界的,从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对幼儿今后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意义重大。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对音乐教学颇为重视,得出如下结论:只有教师和幼儿园之间很好地合作,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也会搭起一座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如何让孩子们很好的接受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培养兴趣,创造情境。

对于音乐的爱好,必须从小培养兴趣,我找了一些非常好听和有童趣的音乐,让幼儿在平时和课间的时候,总能听到不同感觉的音乐。比如律动曲,我边让孩子听边讲解其中的内容,和孩子们一起进入音乐情境。如《钟表店》,这是一首十分欢快的表现钟表店的乐曲,伴随着活泼有趣的旋律,我和孩子们学着钟表时针嘀嗒走的样子,像机器人一样边走边做动作,让孩子们置身其中,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音乐是形象的,我利用孩子们对小动物的熟悉与热爱,创造了情境教学《在农场》,首先让幼儿听一遍音乐,并根据音乐的节奏与变化做不同小动物的动作。孩子们的兴致非常高,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带着头饰分角色表演。这样热闹的农场通过音乐与形体完美结合,孩子们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继而非常喜欢上音乐课。

二、理解歌曲,提高幼儿的接受能力与表达能力。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不但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还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但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通常只是机械地唱,往往都是利用喊唱的形式,对歌曲的内容并不理解,只是干巴巴地唱,没有感彩,那么怎样做到既理解歌曲又很好地演唱呢?

1.通过故事情节,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中班的歌曲很短,都通俗易懂,往往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词表达一个内容和一种心情,不但形式多样,更符合幼儿的心理及表达,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明了。但对于幼儿而言,想很好地理解歌词并添加自己的感彩,也是不容易的。用以往的传统条文式灌输,对他们来讲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我把歌词以小故事的形式贯穿课堂,如有一首歌曲叫《雨中接妈妈》,这是一首非常好听且有教育意义的歌曲。首先,我让孩子们听雨声:“哎呀,下雨了,我们踩着小雨回家吧,可是妈妈没带伞,正在车站发愁呢?怎么办呀?”激发幼儿争着说:“快去接妈妈。”“那老师就讲一个妞妞雨中接妈妈的故事,嘀嗒嘀嗒下雨了,妞妞看妈妈还没有回家,就撑着小伞,带着大伞,勇敢地走出家,她要去干吗?去车站接妈妈。我们一起来当妞妞吧,去接妈妈。”我先发给学生事先准备好的小伞,让孩子们跟着我一边说歌词一边做动作,并且形象地表演怎样在雨中撑着伞行走,请一名幼儿当妈妈,老师和其他幼儿边说歌词边把“妈妈”接回家。反复几次,孩子们不但理解了歌词,还会跟着节奏表演,这样就激发了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进行情感培养:妈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也要爱妈妈,并要学习关心别人。

2.教师范唱,声情并茂,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每首歌曲表达的情感,都有不同,欢快的、抒情的、高亢的、低沉的,如何让幼儿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呢?老师的范唱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歌曲《小篱笆》,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抒发了对春天热爱的情感,并要用欢快的情绪歌唱。首先通过图片做铺垫,感受春天的美,然后我进行了两次范唱,第一次配合形体动作清唱,让幼儿感受歌曲的美,第二遍边弹边唱,让幼儿感受旋律的美妙,并和我一同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幼儿不但学会了演唱歌曲,而且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妙,从而激发学唱歌曲的欲望。

3.课前律动,辅助最佳。

律动是一种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动作,随着旋律的发展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好的律动会培养幼儿的节奏能力。由于孩子好动,尤其是课前,要进行正常教学时,须用这种形式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并且很快地进入课堂教学中,这也是上好一节音乐课的辅助手段之一。例如在学唱歌曲《悯农》时,教师让幼儿站成一排,学习农民伯伯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场景,有节奏地挥动锄禾、拔草、擦汗,从中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来之不易,并教育幼儿要尊重农民伯伯,珍惜粮食,从而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并带有一定的感彩进行歌唱。

4.借助绘画,提高表现能力。

唱是一首歌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唱可以使幼儿在音准吐字、唱词、节奏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如果可以把绘画融入其中,就更能诠释歌曲的内在美。例如歌曲《戏说脸谱》,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国的瑰宝,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它的美,使国际友人为之倾倒,它的魅力,使国人骄傲。在教学之前,我组织幼儿观看脸谱,并介绍每个脸谱的名字及特点,如红脸的关公勇敢善战,花脸的孙猴机智聪明,白脸的曹操阴险奸诈,黑脸的张飞豪爽仗义等,让幼儿通过了解产生对脸谱的喜爱,激发对京剧艺术探究的欲望,并培养幼儿热爱京剧艺术并将之发扬光大的情感,在这种教育下再唱这首歌曲就能演唱准确,表达到位了。

三、通过欣赏,陶冶情操。

音乐是神奇的,好的音乐不仅使人心情舒畅,还能陶冶情操,所以适当的欣赏能提高幼儿的审美及鉴赏能力。欣赏的过程是美好的,平时在课间,我会让幼儿安静下来,为他们弹一曲《献给艾莉丝》,还会让幼儿听一些民族乐曲,比如《金孔雀》、《北京金山上》、《小牧民》、《新疆是个好地方》等,并讲述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还会学一些简单的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富强,蒸蒸日上,并配有图片展示。

总之,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对中班音乐教学情有独钟,遵循幼儿的年龄、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唱歌,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欲望,通过实践,幼儿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更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我会继续不断探索,为中班音乐教学在今后能有所创新而努力。

上一篇:课改后的班主任工作新理念 下一篇: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审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