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宝宝没烦恼

时间:2022-09-19 08:32:15

这样的宝宝没烦恼

婴儿出生时,大脑中控制思维、记忆、情感和社会行为的部分大体上还没发育。大脑不是在子宫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成熟的。因此,每个照料幼儿的人如父母、家人、朋友、教师和保育员等,都有助于幼儿大脑的发育。早期的体验有助于决定大脑的结构,从而形成人一生的学习、思考和行为方式。以下10点指南改编自渥太华的加拿大儿童健康研究所提出的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和其他保育员培养健康、快乐、自信、学习积极的孩子。

对小孩要热情、关心、负责

儿童得到热情的关怀和照顾时,就会觉得与照顾自己的大人在一起很安全,受到保护。研究人员把这类牢固的关系称为“保护性的依附关系”,这是孩子将来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我们都知道,孩子要有安全感才能茁壮成长。现在我们还知道,儿童的早期依附关系其实影响了大脑的工作和发育方式。

不是说你心里爱着自己的孩子就行了。你的爱要通过抚摩、轻摇、言语、微笑和歌声表达出来,它会影响幼儿大脑的形成,有助于决定其后的学习和行为方式。宝宝通过他的感觉来体验各种关系:他会观察你凝视他的方式;听你喃喃细语、唱歌、讲话和朗读;感受你的怀抱或摆动摇篮;闻你熟悉的气味。抚摩尤其重要,怀抱和轻抚会刺激大脑释放发育所需的重要激素。

对孩子发出的信号给予回应

婴儿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感情、喜好或需要,但他们能给照料他们的大人发出许多信号。他们的声音和目光接触都属于他们所发出的信号。当父母和保育员理解了这些信号并给予回应时,孩子就会安心地依恋大人。他们开始知道,他们笑时就会有人冲他们笑;他们不高兴时就会有人安慰他们……父母密切注意孩子的动、静信号,有助于孩子养成安心的依恋心理。

但是,宝宝会不会因为备受关注而被宠坏呢?你也许会这样想,有研究显示,新生儿哭闹时如果能得到迅速的关心照顾,哭闹就会少很多,睡眠的时间也会延长。新生儿毕竟是刚从子宫里出来,出生前,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出生后,在新的环境中,宝宝感到饥饿、不适或烦躁时,就启动了大脑的紧张反应系统,释放出紧张素。宝宝不高兴就开始哭闹。大人给他点吃的,或添衣增暖,或安慰安慰,宝宝一般也就安静下来了。大脑中的紧张反应系统也就关闭了,大脑细胞开始产生自我缓和系统。新生儿不会因为各种需要得到满足而被宠坏。

与小孩说话,给他讲故事、唱歌

编一些日常发生的故事,唱一些他们知道的人和地方的歌,说说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所有这些“交谈”都会给孩子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为什么要在幼儿能说话之前就与他们说话、给他们阅读呢?幼儿可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但在某种重要意义上说他是听得懂的。虽然幼儿还抓不住话语的意思,但正是通过这些早期的“交谈”,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增长。你给宝宝反复说话时,宝宝大脑中控制说话和语言的区域就会发育。他听到的话语越多,这些区域的生长发育就越快。

你可以从孩子的幼儿期、甚至是婴儿期开始给他阅读图画和故事。婴儿在大约六个月时,看到书中的婴儿照片和其他熟悉的东西,就会睁大眼睛,手舞足蹈,兴奋不已。宝宝年龄稍大一点、或开始蹒跚学步时,你要鼓励他参与阅读:回答你的问题、点出在图画书上看到的东西、说说他觉得故事会怎样发展下去、反复朗诵诗词和唱歌等。反复讲同一个故事、唱同一首歌,你可能会感到厌烦,但孩子不会。他们不仅通过反复阅读来学习语言,还学习知识。

养成日常习惯

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看到母亲像往常一样唱了一首歌后拉上了窗帘,他知道他该睡一会了。另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孩看到照看他的人递过来果汁和饼干,他知道爸爸快要来接他了。看孩子的人都知道,让小孩感到开心的日常习惯会给予孩子安心的感觉。

正常的日常生活体验与大脑神经细胞紧密相连,它给予孩子安全的感觉,也有助于孩子学会预测生活、理解周围世界。

鼓励孩子进行安全的探索和游戏

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世界。父母与孩子此时的交流给孩子日后所有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到婴儿渐渐长大,能爬能走时,他就开始独自探索这个世界了。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独自探索,并在孩子需要父母保护时重新给予安全感。

游戏同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体验。许多人认为,学习就应该是纯粹获取知识,但实际上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学习的。你只需要看看初学走路的小孩怎样玩耍,就知道他能学到多少东西。

有选择的看电视

电视本身不能教幼儿学语言,也不能教给他如何进行交流。研究表明,幼儿尚处于学习辨别真伪的时期,在学校学习好的小孩都有家人限制他们看电视的时间,给他们选择适宜的电视节目。

给孩子选择电视节目,不要把电视当成孩子的保姆。只要有机会,就与孩子坐在一起看节目,一齐谈论所看到的内容。

管教孩子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

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惑和挫折。有时,困惑和挫折感会变得特别强烈。大人要予以适当的限制,并始终给予充满爱心的监督。

我要怎样管教我的孩子呢?不要以为孩子总会按你说的做。小孩一般都爱冲动,有时会打架、叫喊,也会情绪低落,这是因为挫折和愤怒超过了他们的控制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是个长期的过程。孩子往往喜欢通过违反规则来检验规则。你若能始终如一的辅导孩子,那你就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不要打骂或摇晃孩子。大脑研究表明,这些形式的“管教”会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除了让孩子感到恐惧、羞辱和愤怒外,它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甚至,孩子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暴力是反抗的有效方法。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也可以叫朋友或亲戚来帮助。教育孩子要针对事,不要针对人。

你管教孩子时,孩子可能会因为你的反对感到难过,两人的关系自然就会很僵硬。身为父母,要主动修复关系,使孩子仍然感到你的关爱和支持,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反应过激、或对孩子管教过当,你应该向孩子承认错误,以示歉意。

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

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性情,成长速度也不一样。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你对他们的态度。

我怎样才能使孩子自我感觉良好呢?当孩子能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难题时,特别是你肯定他们的成绩,他们的自我感觉就会特别良好。当孩子在具体事件上受到你的表扬时,他们就会开始了解他们的行动与你的态度之间的联系。父母如能积极地回应孩子的特别信号和暗示,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的自尊心就会较强。

选择合格的托儿所,并参与托儿教育

研究表明,儿童如果接受高素质的托儿看护和早期教育,能促进入学后的学习能力和社交技能。但是,往往很难决定哪些托儿方案较好。

寻找托儿所要注意些什么?要先造访多家托儿所,观察保育员怎样对待婴儿和小孩,怎样与孩子交流,然后从中挑选最好的一个。这些保育员要对宝宝热情、周到。他们要关心孩子;渴望了解孩子成长的需要;关注孩子;能富有创造性地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引导孩子探索。托儿环境要尽量干净、安全。

孩子入托后,家长要看看孩子白天在那里的生活情形。经常向保育员查询孩子的“进步报告”。不要害怕向他们提建设性的建议,这样才能增加孩子的生活知识。研究表明,在学校里学习好的孩子,其父母都参与他的托儿看护和教育。

照顾好自己

最后一点,父母和保育员也要好好照顾自己。你的健康与快乐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你给自己的婴儿和幼儿造就了最主要的生存环境。

当感到压抑时,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要寻求外界的帮助。家人、朋友、邻居、儿科专家和其他人,都能帮助你促进孩子的健康发育。做好学前准备,要牢记住,想达到这个目标有许多方法。

上一篇:是谁杀害了 下一篇:登对夫妻登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