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 儿童的烦恼

时间:2022-09-22 03:50:00

多动症 儿童的烦恼

小光今年12岁了,上初中一年级,长得眉清目秀、聪明灵俐,却因为过分淘气而经常挨老师批评。上幼儿园时,他就自控能力很差,不听老师管教,也不守秩序。实在没办法走动时,他会背着老师原地转几圈,惹得同学哄堂大笑。上学后又经常因为扰乱课堂秩序被罚站。上三年级后稍稍改了些,但还是会有不分场合过分活动的事情发生。上初中后,老师管得十分严格,他上课上自习时也经常说话,写作业很难坚持在半小时以上,学习成绩也由小学时的优良转为中下。在家里他也十分任性,不是过度兴奋就是因为一点小事儿大发雷霆,惹着家人跟他生了不少闲气。

经小儿神经科医生诊断,小光患的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小儿多动症”,既往称儿童多动综合症,注意缺陷障碍、轻微脑损伤综合症等,目前倾向定名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说的都是一个病(以下简称多动症)。这病是指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小儿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不分场合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可有学习困难、心理、行为障碍的一组症候群。

作为家长关心的是,这孩子为什么会得上多动症,有彻底治愈的办法吗?如果不治的话,会对他的将来造成哪些影响?是否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控力增强而自行好转呢?

医生点评:

多动症的可能病因

总体说多动症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以下因素备受关注。

1、遗传因素

国外学者研究认为,单卵双胎儿本病的患病率大于双卵双胎;亲生父母有多动症状,孩子有多动症的概率大于正常父母。

2、环境因素

影响母亲早孕3个月胎儿脑发育的各种因素都可能造成脑轻微损伤。如上述病例,小光当初分娩时有过窒息史,曾抽风5天,诊断为缺氧缺血脑病便是一个实例。还有一种原因是直系亲属有精神障碍等,也有人提出食品添加剂、人工色素和小剂量铅中毒等可能与多动症有关。

多动症自测

有人看到孩子淘气有时会产生这样的怀疑,这孩子不是有多动症吧?到底是不是多动症是有明确的鉴定标准的。

由于年龄、个性、病期、轻重程度及周围环境的不同,小儿多动症的症状也各异。表现有:

1、活动过多

有的母亲回忆孩子胎动明显多于常儿;出生后睡眠少,学走就奔跑;上幼儿园不能安静坐在座位上;学龄期因上学活动受限,大动作变小动作,在书本乱画,下课铃一响,急不可待冲出教室;睡眠时也不老实,磨牙,说梦话;至青春期多动症状明显好转或逐渐消失。

2、注意力涣散

表现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进行任何事情常有始无终。上学后,也不能从头到尾听课;写作业时做时玩,效率不高。听故事、看电影也不能维持较长时间。有少数儿童并不出现多动症状,老老实实睁眼坐在座位上,但不知老师讲解的内容,思想溜号,心不在焉,这类病例多见于女孩。

3、情绪不稳、任性冲动

表现为易怒、易兴奋、易哭,常为一点小事大哭大闹,甚至冲动之下破坏东西、打架伤人。常提不合理要求,一旦得不到满足,便采取要挟手段,表现任性,给家长及老师带来麻烦。

4、学习困难

多动症的学习困难并非由于智力落后,而是因为注意力涣散不能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家庭作业完成欠佳造成的成绩差或不稳。比如小光,因天资聪明,小学时凭小聪明可成绩优良,中学后科目多且稍难,他上课不能注意听讲,所以出现成绩滑坡。

5、各种行为问题

由于大多数多动症患儿冲动、爱撩人,同学间相处不好,易受老师斥责、家长打骂。为逃避惩罚,有可能采用说谎、逃避等手段,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如果患儿在良好教养环境中成长,一般不会出现上述不良结局。

6、神经系统轻微体征

有时可发现平衡动作、精细动作略显笨拙,如单足蹦、两手轮流翻转、用剪刀、系鞋带、扣纽扣等常不如正常儿精确。

确诊多动症,医生可以参照以下一些客观指标:

1、确诊多动症至少应具备上述1、2、3条表现。还要注意起病在7岁以前,病期在6个月以上。

2、多动症评分量表

量表由家长及老师填写。以下为多动症10个主症:动个不停、易兴奋冲动、做事有头无尾、坐不住、集中思想时间短、要求须立刻满足、大声叫喊、打扰别人、情绪改变快及脾气暴躁)。无症状为0;很少一点为1;稍多为2;很多为3分。≥15分有多动症高度可能性,分数越多,多动症可能性越大。(因地区、单位、制表人不同,量表内容及评分方法也不同。)

3、注意力缺陷测试仪

通过眼睛跟踪光点,记录匀速、变速、凝视跟踪各1分钟转换成参量曲线,患儿异常波出现的频率明显偏高。

4、 脑电图

异常率约占50%,多数为轻、中度异常,主要由较多慢波构成,尖、棘波少见。如脑电图明显异常,应排除器质性病变。

多动症与正常儿的活泼好动有区别

1、注意力集中有区别

活泼好动的孩子虽然顽皮好动,但对感兴趣的事物,如看动画片、打游戏机,能全神贯注,一小时以上都唤之不应;多动症患儿常难以集中半小时。

2、能力方面有区别

活泼好动的儿童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如医院里,常能安分守己;多动症的患儿一会摸摸医生听诊器,一会儿摸摸诊察室桌上的物件,心神不宁,动个不停。

3、行为目的方面的区别

活泼好动儿童常有意图、有计划的行动;多动症患儿的行为冲动,有始无终。

小儿多动症强调综合治疗

一提到治病,人们自然会想到药物,小儿多动症也不例外,但此病治疗不能光靠药物,要强调综合疗法。

1、心理疗法

医生和家长共同帮助孩子树立信心,鼓励指导,疏通感情。尤其是父母既不迁就,也不打骂,治愈多动症是大有希望的。

2、教育疗法

通过教育手段,增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能力。提倡医生、教师、家长结合,多沟通情况;提倡体育活动、正常游戏;以鼓励为主,管教结合,循序渐进。

3、行为疗法

建立正常行为,逐步巩固其效果。例如当患儿学习用心时,给以表扬或奖励;表现不良行为时,给以批评乃至惩罚,这样使不良行为逐渐淡漠至消失,逐步收效。

4、药物疗法

西药

首推中枢兴奋剂利他林0.3毫克/千克?日开始(8~10岁小儿大约5毫克),清晨上课前半小时服1次,如下午症状明显,可在饭后服晨起的半量。周末、节假日停用,6岁以下儿童尽量不用。利他林可逐步增量至每日10~20毫克,服法同前,直至显效。

匹莫林

作用等同利他林,但见效慢、副作用小,服药方便,每日只需服用1次。早饭前服,日服量20~40毫克。不良反应可见轻度消化道症状、情绪不稳、失眠等,但服药1~2周后可消失。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心肝脾胃四脏关系密切。心藏神,心气不足则注意力涣散、多动;肝阳亢则情绪急躁;肾藏精,肾阴不足则笨拙不灵等。一般采用精苓口服液,,或归脾汤加减,配以综合疗法,也可取得良效。

还要强调一点,治疗过程中家长要严防打着“祖传秘方”的幌子,干“骗财”勾当的“医生”。

上一篇:瞧瞧,老公又说脏话了! 下一篇:是王子就爱卡米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