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元法与矩阵初等行变换比较教学探究明

时间:2022-09-19 08:24:07

消元法与矩阵初等行变换比较教学探究明

摘 要 通过将方程组与

矩阵、方程与行的比较,由方程组的消元法得出矩阵的初等行变换,而线性代数中大多数情况下实施初等行变换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旧知识中发现新的观点,来适应计算机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 方程组 矩阵 消元法 初等行变换

中图分类号:O1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001-02

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思想贯穿于整个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教材在安排的过程中将矩阵内容安排在第二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安排在第三章,同时先讲矩阵的初等变换,后讲解线性方程组。这样的安排很难突出消元法的重要地位以及方程组的矩阵写法。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直接引入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并将方程组写成矩阵的形式。此时再通过形式上来比较消元法与矩阵的初等变换,就不难发现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象不同,思想一样。为了突出消元法的思想,以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这样可以避免两个问题:1.学生将解方程组的重心放在数的处理上面;2.避免使用字母所来的抽象运算问题。

一、中学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所用消元法及优缺点分析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讲解。

第一步:将 乘以再减去 得:= ;第二步:再将 式两边同时除以得:y=1;第三步:再将 回代到 得到。于是此方程组的解为。

中学所教的这种消元法的写法好处:

(1)书写比较简洁,适合人工计算;

(2)每次只针对一个方程,计算时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

缺点:

(1)追求简洁的同时,没能很好表现出解方程组过程的通解性;

(2)在求解过程中,使用计算方法比较多(加法、减法、乘法以及回代),文字叙述过多;

(3)没能体现出方程组的解与字母的关系,同时标号需要不断地变化。

二、大学所讲的高斯消元法优缺点

第一步:交换 两行得;第二步:将 祝?2)+ 得 ;第三步:将②祝ǎ┑玫谒牟剑航祝ǎ?①。

大学所讲的消元法的优点:

(1)保证每次消元后方程组的个数没有减少(直觉),隐含通解变换;

(2)使用的标号只起到标示行数的目的;

(3)包含了消元法所有的思想;

大学所讲的消元法的缺点:

(1)书写较为繁琐;

(2)未知数个数在方程上有所减少。

三、直观的体现矩阵特点的写法

将2中的第二步写成 ,将第三步写成 ,将第四步写成 ,那么在整个运算过程中,保证了未知数的个数永远都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在每个位置上的数字。由此我们可以摆脱未知数只在乎数字所在的位置,将含有未知数的表达式写出加法,于是可以将方程组写成以下形式:

由此矩阵的雏形也就很明显了,矩阵就是一张简化的二维表格(这对学生有相当的震撼),在简化掉方格,简化掉文字后就变成了。

四、大学所用高斯消元法变换思想到矩阵初等行变换的转换

由3中解方程组所采用的方法归纳出来也就是:

(1)交换两个方程的位置,方程组的解不变;

(2)将一个方程乘以一个系数加到另一个方程组上去,方程组的解不变;

(3)方程组的两边同时乘以一个系数,方程组的解不变。

由上面我们讲方程组的形式写成矩阵的形式,那么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很自然的就可以得出,只需要将方程换成行来说就可以了,于是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就是:

(1)交换两行;

(2)将一行乘以一个系数加到另外一行;

(3)将一行的两边同时乘以一个系数。

五、总结

将方程组与矩阵对应起来,将方程与行对应起来,将方程组的消元法与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对应起来,那么很自然的将以前的知识与现在的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果说以前的方法适合于手工计算的话,那么进入信息时代,从矩阵的角度来看待方程组更有利于实现计算机的计算模式。我们的教学也需要仔细琢磨,从以人为思考的角度转向以计算机思考的角度,毕竟计算机与人比起来更机械,却也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林群,田载今,薛彬等.数学(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2-118.

[2]同济大学数学系.线性代数(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3]文传军,许定亮,华婷.高斯消元五步骤法[J].江苏: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6).

[4]方文波.线性方程组的矩阵求解算法[J].合肥:大学数学,2004,(5).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黔教科201055)

上一篇:谈教师职业的“危险性” 下一篇:中职生求职就业的心理问题与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