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高等数学中线性代数试题分析

时间:2022-09-19 08:24:06

考研高等数学中线性代数试题分析

摘 要:本文对于线性代数的内容和题型,对其难度系数进行了打分;通过对难度系数的剖析,说明了在考研高等数学中线性代数部分的解答题(22分)常考的范围,便于考生复习时能够抓住重点,对于考研的同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线性代数 研究生考试 高等数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09-04

在考研的高等数学中,满分是150分,线性代数的内容,34分,占大约22%其中选择题8分(两小题),填空题4分(一小题),解答题22分(两大题);本文对于线性代数的内容,根据公式(或概念)的难度,将其难度划分为若干等级,进行打分;对于题型,根据解题时所用的知识点的多少,也将其难度划分为若干等级,进行打分。然后,根据这两个等级,将难度系数进行综合打分。最后,通过对难度系数的剖析,说明了在考研高等数学中线性代数部分的解答题(22分)常考的范围,便于考生复习时能够抓住重点。下面对所给的方法具体解释如下:

对于公式,根据其难度,分为三个等级,其难度系数分布赋予值1、1.5、2。比如,低阶(四阶以下)行列式,其计算公式很简单,难度系数定义为1;再比如,矩阵A与伴随矩阵的关系公式,比较复杂,难度系数定义为1.5。至于用施密特(Schmidt)方法求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向量组,其公式内容较多,且涉及到内积的计算,故难度系数规定为2。

对于有关概念,也根据其难度,分为三个等级,其难度系数也分布赋予值1、1.5、2。比如:对称矩阵的概念,比较简单,难度系数定义为1;再比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涉及到等式,难度系数规定为1.5;至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通解的概念,涉及到一个特解和的通解,而后者又涉及到的基础解系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故难度系数规定为2。

对于题型,根据其解题时所用到的知识点的多少,对其难度进行打分。所用的知识点多,难度系数就高,所用的知识点少,难度系数就低。比如:用初等变换求矩阵A的秩,通过简单的运算,将矩阵化A为阶梯型就可以了,难度系数定义为1;再比如:求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先用初等变换将系数矩阵A化为阶梯型,据此确定自由变量和基础解系,进而可写出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故难度系数定义为3。有时还需讨论是否有非零解,因此,难度系数定义为≥3.

对于所用的知识点,也根据知识的难易和运算量进行打分,比如:对于一般的行列式的计算,难度系数规定为1;对于行列式的计算且需要讨论的,难度系数规定为1.5;对于在一个题目中,多次计算行列式的,比如:用克莱姆(Cramer)法则解线性方程组,多次计算行列式,其难度系数也定义为1.5.

下面我们将线性代数的主要内容和题型,对其综合难度系数进行了如下分析:(见表1)。

近年来,研究生考试中,解答题22分(两大题),基本上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接下来针对近年来的试题作具体的分析,下面的1~14题,见文献[1]。

(1)2007年数学一、三(21),11分。设线性方程组:

(1)

与方程 (2)

有公共解,求的值及所有公共解。

难度分析:方程组(1)、(2)有公共解,即由方程组(1)、(2)组成的方程组有解,本题归结为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含参数)的解。综合难度系数为≥5。题型特点:解含参数的方程组。

(2)2007年数学一、三(22),11分。

设3阶实对称矩阵A的特征值是A的属于的一个特征向量。记,其中E为3阶单位矩阵。

①验证是矩阵B的特征向量,并求B的全部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②求矩阵B。

难度分析:验证是B矩阵的特征向量,难度系数为1;易见矩阵B为实对称矩阵,那么已知部分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该矩阵的全部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难度系数为4.5;综合难度系数为5.5.题型特点: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3)2008年数学一、三(20),11分。

设矩阵,现矩阵A满足方程工,其中,.

①求证.

②为何值,方程组有唯一解。

③为何值,方程组有无穷多解。

难度分析:求n阶行列式的值,难度系数2;用克莱姆法则判别方程组有唯一解,难度系数为1;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难度系数为5。故本题综合难度系数为8。

题型特点:n阶行列式的计算,解含参数的方程组。

(4)2008年数学一、三(21)(本题满分11分)。

设A为3阶矩阵,为的分别属于特征值-1,1特征向量,向量满足,

证明:①线性无关。

②令,求.

难度分析:线性无关的判别,难度系数为3.5;应用公式,难度系数为1,综合难度系数为4.5.题型特点:

判断方程只有零解,归结为解方程组。

(5)2009年数学三(20)(本题满分11分)。

①求满足的所有向量;

②对①中的任一向量,证明:线性无关。

难度分析:求两个求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难度系数为4.5;证明线性无关,难度系数为3.5,综合难度系数为8。题型特点:解方程组。

(6)2009年数学一、三(21)(本题满分11分)。

设二次型

(1)求二次型的矩阵的所有特征值;

(2)若二次型的规范形为,求的值。

难度分析:写出二次型的矩阵A(含有未知参数),难度系数为1;求矩阵A的特征值,难度系数为2;已知二次型的规范形和特征值,反过来求未知参数,其难度系数为1;综合难度系数为4。题型特点:求矩阵的特征值,求矩阵中的未知参数,解方程。

(7)2010年数学一、三(20),11分)。

设,。已知线性方程组存在两个不同的解,

①求;

②求方程组的通解。

难度分析:已知线性方程组的部分解,反过来求未知参数,难度系数为3.5;再求方程组的通解,难度系数为3。综合难度系数为6.5。题型特点:求矩阵和向量中的未知参数,解方程组。

(8)2010年数学一、三(21),11分。

设,正交矩阵使得为对角矩阵。若的第一列为,求。

难度分析:由,可得,由此可知:是A的一个特征向量,难度系数为1;已知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反过来求未知参数,难度系数为2;再求正交矩阵,使得可以对角化,难度系数为2;综合难度系数为5。题型特点:求矩阵中的未知参数,解方程。

(9)2011年数学一、三(20),11分。不能由线性表出。

①求。

②将由线性表出。

难度分析:由题设可推得线性相关,难度系数为1;进而,可求得的值;难度系数为1;将一组向量由另一组向量线性表示,难度系数为3;综合难度系数为5。题型特点:求向量中的未知参数。

(10)2011年数学三(21),11分。A为三阶实对称矩阵,

且.

①求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②求A.

难度分析:求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难度系数为4.5;矩阵的对角化问题,利用,可求得A,难度系数为1。综合难度系数为5.5.题型特点: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2012年数学三(20),11分。

①计算行列式.

②当实数为何值时,方程组有无穷多解,并求其通解。

难度分析:求含参数的低阶行列式,难度系数为1;对的值(含参数)进行讨论,判别方程组是否有解,难度系数为1;在有解的情况下,求方程组的通解,难度系数为3.综合难度系数为5.题型特点:求矩阵中的未知参数,解方程组。

(12)2012年数学三(21),11分。

已知,

二次型的秩为2,

①求实数的值。

②求正交变换,将化为标准型。

难度分析:已知二次型的矩阵(含参数)和一些条件,反过来求未知参数,难度系数为1;已知二次型矩阵,求正交变换,将其化为标准型,难度系数为4.综合难度系数为5。题型特点:求矩阵中的未知参数。

(13)2013年数学三(20),11分。

设,.当为何值时,存在矩阵,使得,并求所有矩阵.

难度分析:设,难度系数为1;由矩阵方程,得到方程组,难度系数为1;由题设通解求,难度系数为1;求方程组的通解,难度系数为2;综合难度系数为5。题型特点:求矩阵中的未知参数。

(14)2013年数学三(21),11分。

设二次型

记,。

①证明二次型对应的矩阵为.

②若正交且均为单位向量,证明在正交变换下的标准型为.

难度分析:求二次型的矩阵A,难度系数为2;A=,由此可求出A的两个特征根,难度系数为1.5.再求出A的一个特征根,难度系数为1。综合难度系数为4.5.题型特点: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解答题的试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题型特征;二是难度综合系数特征。其题型特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求未知参数和解方程组。这个未知参数可能出现在行列式中,也可能出现在向量中,也可能出现在矩阵中。而解未知参数,必须要列方程(组)。然后来解方程组。因此,解方程组是重点。

第二,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第三,矩阵的对角化。这包括一般矩阵的对角化和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因此,同学们在考研复习时,要重点复习上面的三种题型。

其综合难度系数的特征是:解答题的试题都是出现在综合难度难度系数≥3.5的部分。因此,同学们在考研复习时,要重点复习难度系数表中综合难度系数的≥3.5内容。至于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一定的综合运算能力,只要按照大纲给定的内容认真进行复习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 2009―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三试题[EB/OL].中国教育在线,Http://.

上一篇:对国内外语言磨蚀研究现状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