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兴趣方法知多少

时间:2022-09-19 07:14:00

课堂教学,兴趣方法知多少

摘要: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的激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转化为学习的内在要求,变在强烈的求欲望;能充分地诱发人的思维器官处于最活跃、最兴奋、效率最高的状态,产生学习的自觉性;能成为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提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草药喜悦,则其进处不能已。”前苏联教育学家达尼洛夫对兴趣与教学的关系说过一句精僻的话:“凡是教师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都会是成功的课。”。

关键词:课堂教学;兴趣;方法

中国有句歇后语:“茶壶里煮水饺子―有货倒不出来”。说的是一个人纵有广博的学问,若不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他的知识永远只属于他个人,而不能成为社会财富。作为一名军校教员,在自己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后,如果不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学员就不认为他是一个好教员。课也不能算是成功的,所以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以至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能引人“兴趣”的教学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形式要新颖

1.唱好开场白

所谓开场白是指教员讲课入题前起承前启后、承上启下作用的引言或导语,是一堂课正式内容的“序言”。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学对象尽快地进入接受知识的“临战状态”。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员给学员的“第一印象”委实重要。在这个环节中,易犯的毛病有三:一是“隔靴搔痒”。通篇打的都是“战”。时间冗长却与本课内容关系不多;二是“老生常谈”。通篇都是本课如何如何重要,学员必须怎么怎么样的政治动员;三是“直接跳跃”,宣布完课目之后就直接讲一、二、三,干脆取消了“开场白”。因此,“开场白”应把握好以下几点要求:

(1)承上启下。一般交待清楚本课在该学科中所处的位置,与前课的联系等,以启动教学对象头脑中贮存的知识信息,达到知识积累循序渐进、系统化的目的。

(2)调整堵疏。即准确掌握教学对象的心理活动,紧扣课堂讲授内容,进行切中要害的动员,使教学对象明了本课的重点与重要程度,将教学对象情绪迅速调整到最佳状况,使之有迫切求知的欲望。

(3)先声夺人。即讲究语言风格。语言精炼、生动、有趣,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使教学对象对教员能够窥斑见,留下想听,爱听的良好印象。

(4)注重问题的过渡。一首优美的乐曲,虽有抒情叙事、迭宕起伏,但使人感到行如流水,自然流畅,而没有“断带”或明显“鸿沟”的感觉。同样一堂好的课,也应使人感到衔接紧密,问题转换自然,没有明显的裂痕。这就要求在讲课艺术上讲究上一问题下一问题的转换技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渡”那种讲完“一”直接讲“二”的方法,讲课者难免语言干巴,听课者难免感到突如其来,使一堂内容内上相互联系,逻辑上层层递进的完整的课变成了一个人为堆砌、互不相关的砾堆,听者当然也就没有了兴趣。

2.合理的提问

提问应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问题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方法。

(1)设问引深法,就是通过对上一问题的小结,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下一个问题,一般适用于随着问题序号的变化,知识逐步加深的内容。

(2)逻辑联系法,对一些问题之间相对独立或问题间属并列关系,看起来联系不大的内容,应从其外部或通过另一媒介使二者建立联系,从而引出下一个问题。

(3)解扣转接法,如同书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从上一个问题中留下“扣子”,下一个问题再“慢慢道来”。

二、善于归纳小结

归纳小结是课堂讲授的重要环节,它对所讲的内容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教学效果担着“压台戏”的作用。归纳小结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准”,不令人费解或误解。二是要“高”要源于讲授内容,又要站在其上,避免简单重复。四是要“短”要将务层次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概括浓缩,象压缩饼干一样带起来一点点,泡起来一大碗,看起来不多,能以点带面。这就要求归纳小结的语言、文字要短,可用几句话或几个字,也可用图解或顺口溜的方法进行归纳。

三、语言要生动

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非天然产生的,它必须依靠外界的刺激才能产生。教员在教学中的启发诱导是一种外界刺激,而启发诱导主要是靠语言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员的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去激发学员的内部诱因,把赏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地调动起来,并根据课堂教学的发展,把学员引导于“困而学这”和“欲罢不能”的境地,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

因此,教员的语言应做到两点:一是精炼。所谓精炼是指语言要简洁,让学员只花较少的时间和脑力就能听懂并理解。要象鲁迅先生所说: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二是要善于选择学员熟悉的言词,利用学员原有的知识,使学员的思维始终跟着教员所讲的内容走。

四、体态感情要丰富

教员要带着感情上课,要善于通过喜怒哀乐的丰富表情来表达思想,用丰富的动作语言增进理解。教员丰富的情感对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五、新旧知识对比

在讲课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使学员不能只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去解决,这样可有意识地引起学员思维的一定程度的紧张,促使学员去探求所需的答案,这样就会使学员集中高度的注意力,进一步激起新的救知欲。

当然,教员的个体间存在差异。每个教员的气质、风度、经历、学识不同,表现出来的优长不同。有的长于论述,推理严谨;有的长于叙事,娓娓动听;有的知识精深;作为教员,只有针对自己的气质、学识和表达性上,设计出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去培养学员学习兴趣的方法手段,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琴.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2]吴小玲.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武清华,女,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通信工程。

上一篇:浅谈如何借助校本教研促进语文教师成长 下一篇:善用“分层问题导学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