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庄之“道”的异同

时间:2022-09-19 07:12:05

【摘要】“道”是老庄哲学的核心范畴,老子庄子皆以“道”为基础来构建自己的形而上学。庄子继承了老子“道”的基本涵义,同时又对“道”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发展。庄子对“道”的理解、参悟及其整个哲学的基调与老子相比都不尽相同。概言之,老子关注百姓与统治者的相处之“道”,庄子则侧重个体精神的自由与超越。揭示老子的“君人南面之术”与庄子的生存哲学的差异,有助于加强我们对道家思想更准确的理解。

【关键词】老庄;道;绝圣去智;心斋;自由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有一段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要本归与老子之言”表明庄子哲学与老子哲学的一脉相承关系,更重要的是,庄子在继承了老子之“道”的基础上对“道”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发展,大大深化了“道”的内涵。

一、对宇宙本根的认同

众所周知,“道”是老子和庄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道”之所以能够成为老庄哲学的核心概念,关键在于它所独有的形而上学特性,而这一特性又包括两个方面:本原性和实体性。

首先,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老子《道德经》记载:“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它是宇宙最初的无限者,万物因“道”而生。

其次,老子还肯定了“道”的实体性。虽然“道”是万物的本原,它并不属于形器世界,无形无象,人们无法用感官来感知,只能用理性来体悟,但是“道”并非绝对的不存在,“道”创生万物,它依然具有实体性。《道德经》第十四章记载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像,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又记载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由此可知,“道”既不是绝对的有,又不是绝对的无。在老子看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这就是说,“无”和“有”乃是同出而异名,“有”就是“无”。“道”的这种似有若无,无形无象、但“有精”“有物”的特性,正是老子思想智慧之所在。

庄子正好继承了老子之“道”的基本特性。《大宗师》中记载:“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以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同样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主宰,它先天地生,无形无象,有情有信。在这一问题上,两者并没有质的差别。

二、对宇宙论的继承和深化

如上所述,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由“道”而生。但在道与万物的关系上,他们的观点并不相同。

在道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有详细的说明。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上);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同上)。从整体上讲,老子认为,道和万物的关系是一种原生与派生的关系、一种独立本原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他对道的领悟主要是处于宇宙生成论的阶段。而庄子承认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思想,但他又更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庄子认为,“道”可以作为事物的存在根据并内在于事物之中。庄子在《知北游》中明确地提出了道存在于万物之中的观点:“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壁。’曰:‘何其愈下邪?’曰:‘在屎溺’”。在庄子那里,道是万物的内在规定,它“无所不在”。它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而存在万物之中,并且构成了万物。庄子还提出了齐物论的思想,他认为,事物的高贵低贱,都是大道的不同表现,对于道而言,它们都是齐一的,平等的。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道通为一”的说法,即在“道”的层面上,万事万物都齐一于道,没有差别。正是基于这一前提:宇宙本体论,即“道”是万物的内在本质和存在根据,方才成立。这正是对宇宙生成论的深化。

三、体“道”方式的差异

“道”既然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存在根据,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才能体悟到“道”的奥秘所在呢?老子有“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则提出了心斋、坐忘、悬解、见独的方法。

老子《道德经》记载:“绝圣去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等等。老子认为,只要绝圣去智,致虚守静,足不出户,欲望一天天的减少,就可以见“天道”,“知天下”了。“道可道,非常道”,道本身就是“视之不见”、“搏之不得”无法用知觉去认识的东西,所以老子主张超验的认识方式,通过去智,善闭的方式去体验道的特性。

庄子体悟“道”方式是建立在老子的基础上的。一方面,与老子一样,庄子主张排除外在世界干扰,在内心关照中达到与“道”玄同合一的境界。另一方面,庄子又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虚极”“静笃”,提出了“闻道”的四个环节:心斋、坐忘、悬解、见独。下面我们分别论述之。

(1)心斋。庄子在《人间世》中谈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即是通过排除客观事物对感官的影响,从而净化和洗涤人的心灵,达到内心虚静和宁寂。

(2)坐忘。《大宗师》记载:“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即 通过彻底忘却“物”“我”之别,排除经验知识,破除“自我”的束缚,从而达到心境空明、与“道”融通为一的状态。“坐忘”是一种向内的修养方法,目的是使内心虚静,摆脱情感欲念、“物我”区别的束缚,从而实现内心的绝对平静。

(3)悬解。庄子在《大宗师》中记载:“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悬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人应该顺应得失的变化,安时处顺,这样喜怒哀乐就不会进入心中。只有这样才可以摆脱现实中的束缚,得到自由。

(4)见独。《大宗师》中还有一种方法,即“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朝彻”是排除自身的杂念和欲望,彻底忘却经验世界才能达到通明的“见独”程度,从而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综上所述,庄子和老子一样,强调内心的虚静和澄明,排除外界经验知识对内心的干扰和束缚,抛弃自身的一切杂念和欲望,从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所不同的是,老子虽然强调静观玄揽,足不出户,但依然有“知天下”、“见天道”的说法,他并不是完全否定客观知识和外部世界。而庄子的心斋、坐忘、悬解、见独的前提是“外天下”、“外物”和“外生”,他否定经验知识和客观世界,强调的是实现个人的心灵自由和达到本真境界。

四、老子和庄子不同的哲学诉求

老子和庄子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社会动荡,到处充满着狡诈纷争甚至互相残杀。老庄哲学的主题都显然受到了时代特征的影响。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的行为准则应该遵“道”而行,无为而无不为,教化人民应该像“道”一样质朴,柔弱,不争,这样君主才能顺利地实现统治。庄子是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同样认为人的行为准则应该遵守“道”的规律,但他侧重的是实现个体精神的逍遥。

老子哲学的最终诉求是家国天下,为君王提供治国之道。尽管《道德经》也关心人民,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又比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虽然老子反对统治者的不仁,倡导尊重“百姓心”,但《道德经》的根本出发点仍然是治民。老子明确地指出:“治大国若烹小鲜”,“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所以《道德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无为之法,实现人民的自正自化、自富自朴,实现君主顺利统治。

庄子的哲学是个体的生存哲学,强调人的精神自由与解放。一方面虽然庄子和老子一样主张帝王也应该遵“道”而行,顺其自然,实现“不治”之治。《天地》篇中庄子说的很明确:“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另一方面他更强调人靠自我修炼,才能解放心灵的枷锁,实现自由,并且能在乱世中保全自己。在《逍遥游》这一章中,庄子认为唯有“无己”、“无功”、“无名”才能消除对待关系,才能实现逍遥游。在《天下》篇中庄子又讲到:“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在《齐物论》中也说了:“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由此可知,庄子思想是极其出世的。庄子笔下的圣人不需要具备多少才智,不用多少谋略,只要能实现潇洒、闲适、自由,就可以逍遥一生。显然庄子采用的是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如果说老子描述了一副小国寡民、国泰民安的政治理想,那么庄子创造了一种个体的生存哲学,他强调通过自我修炼、自我超越,获得精神解脱和自由,实现本真的生活。

老庄哲学是道家思想的瑰宝。老子是一位史官,提供的是一种“君人南面之术”。庄子是一位超凡脱俗的智者,他的出发点是普通的个人,他的哲学是教导普通人如何处世,才能躲避君主的迫害,超越现实的苦难,通过心灵的感悟赢得精神的解蔽,获得精神的满足。

老庄哲学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内容十分丰富,意义也非常深邃,还需我们继续挖掘。

参考文献:

[1]郭齐勇,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2]张溢译.老子・庄子[M],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芮晓雪,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2015级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哲学。

上一篇:我国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现状分析与对策研... 下一篇:民生银行对小微企业信贷政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