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卓越与专业阅读

时间:2022-09-19 07:10:22

走向卓越与专业阅读

一个人优秀并不难,因为有热情和勤奋就可以做到。但是当一个教师走向卓越,就不是十分容易了。因为更高意义上的要求,教师自身发展不仅来自于方向的正确,方法的恰当,还在于他能否有一个坚韧、平静、不怕挫折的心灵世界,在于自己对于教师专业的深层次能否科学的领悟,在于他自身追求过程中,能够不被流俗遮蔽自己的眼,能够对于真理执着的追寻。

一般情况下,对于我们构成误导的往往是流行的浅陋,伪科学的诱惑。教育者是做心的工作,自己心灵世界能否平静、沉潜是很重要的。倘若能够摈弃表层的诱惑,不致于自己陶醉于时尚的新名词,而自以为是,标新立异,就像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大都市中没有眩晕,而能够保持清醒,找到适合自己的所求。

作为一个执着于自己专业发展,努力使自己走向走向卓越,一定要适合自己专业要求,又要有个性的阅读路线。也就是经过不断专业“自我谋划”,而形成一个“专业自我”。

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体”。从我个人发展历史来看,其中包括个人成长的“自强不息”的历程,又有证明其个人成长的价值认同,包括自己情感变化和支撑自己“文史哲”阅读体验。其中对于个人生命价值意义的探索将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替代的“因素”。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由于其个人和体制的原因,很长时间内,本人的专业发展并不明显。随着新课改以及自己在民办学校职业的大体稳定,追求专业的阅读,已成为近几年本人努力的主要目标。对于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的探索,驱使我迅速的完成专业“蜕变”。

如今,为了自己不懈的追求,让我的教育生命呈现新的异彩,为此对于自己阅读过程做一简单梳理。

1 以文史哲为背景的自我激励的阅读,成为我精神的支撑

这一时期的阅读既可以作为自我奋斗和价值选择的需要,也作为人文关怀的精神支撑。从文学作品的常见作品的阅读,奠定文学欣赏的基础;哲学阅读以李泽厚、冯友兰原著,在以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史的基础上的新的开拓;历史阅读以中国通史、《史记》选为主,以帮助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古代文化。其中进入心灵世界,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路遥《平凡的世界》和新世纪初的唐浩明的《曾国藩》,在我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意义很大。

2 关于教育和语文教育的阅读,以作为我专业化的保证

从苏赫姆林斯基的原著通读,到朱永新和语文教育大师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等,以及王开东、王崧舟、任玲、铁皮鼓先生的作品阅读,还有王荣生先生的论著。这些书籍大都有其自己切身感悟,我阅读起来自然倍感亲切,并能产生“共鸣”,引发我对于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思考。

3 深度的人文作品阅读,增强我思想的深度

近几年,我阅读了包括鲍鹏山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话》《风流去》、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余秋雨《问学》、钱理群的《我的精神自传》和何新《奋斗与思考》,纵横交错,以其开拓我对于中国文化和当今社会新的思考。深度阅读鞭策着自己,也提升了自己。

4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阅读,成为我的生命力量的源泉

这是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生命之源。如《论语》、《道德经》、《孟子》、《庄子》、《孙子兵法》、《诗经》、《易经》、《史记》、《世说新语》、古代诗词选、古代散文选、古代小说名著、《六祖坛经》、《人间词话》等经典作品的阅读。这些是不可少的,将伴随我教育生命的终身。

5 古典诗歌的阅读,增强我的生命的“灵性”

前几年,我对“学”和“红学”,花了不少精力。前者,让我从文化角度、历史角度,了解当代中国巨人,从而汲取促使个人成长的精神动力;后者极大的提升我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近一两年,我已计划从《诗经》开始,对一些代表性的中国古代诗歌进行深入阅读,尤其那些对个人生命感悟比较深的作品,进行品读;并写出个性化的欣赏文字。不仅提高我的文学欣赏水平,更主要的促使我以诗意的眼光来认识人生,从而使自己过上一个幸福美满的教育生涯。

不断开掘新的阅读通道,无疑是打开新的生命通道,也为自己成为一位卓越的教师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培智语文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农村地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现状、原因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