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画意抒写西域风情

时间:2022-09-19 06:16:10

美丽的新疆,因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被称为“艺术的金矿,画家的摇篮”。于云涛就是在新疆成长起来的最优秀的画家之一。

于云涛出生于天津,20世纪60年代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做过教师、美术编辑、群艺馆馆长,直至现在的兵团美协主席、石河子文联主席。可以说,他的青春岁月是在新疆度过的,他在艺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在新疆实现的。遥远的海河之滨天津赋予了他生命,新疆的地域、民族、人文风情给予了他创作的灵感和激情,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兵团的画家”、“我是新疆的画家”。

从于云涛的“西域风情中国水墨系列人物画”中,我们能领略到艺术家在表现客体心灵时的精神契合,也能领略到作品中洋溢的新疆各族人民乐观、机智、豁达、坚强的性格特征。与许多表现新疆人物的画家不同,他的人物风情画,不论是姿态动作,还是神态表情,多了些含蓄和内敛。这种含蓄和内敛,使画作超越了新疆少数民族风情画肤浅的地域特征和猎奇、猎趣的人文背景,而深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由此获得了一种“大中国”的审美气象。既是新疆的,又不完全是新疆的;既是中国的,又不完全是中国的。这种处理方法既避免了艺术表现直露的不足,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蕴涵其中,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实属不易,备受中国美术界关注,被誉为“西域风情中国水墨人物画家代表”之一。

从创作形式来说,于云涛的新疆人物风情画,体现为“严谨厚重的主题创作”和“随意挥洒的写意小品”两种风格。如果说他的人物画主题创作呈现给观者的是历史丰碑的庄严感和永恒性,那么,他的写意小品就恰如一杯杯上好的葡萄美酒,芳香醇厚,意味悠长。两种完全不同的笔墨表现,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式美感,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精神状态在于云涛的笔下被鲜明生动地塑造了出来。

于云涛在人物画创作中,吸收了徐悲鸿、蒋兆和等一代大师在用笔、用墨方面的技法、经验,又借鉴了中国工笔人物画反复渲染的技巧,创造出了自己的水墨人物体系,又不同于传统的工笔人物体系的独特画风。以主题创作《草原盛宴》为例,从整幅作品的艺术风格来看,他在学习借鉴徐悲鸿、蒋兆和注重明暗、强调光影的基础上,成功地融入了自己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这幅作品中,他彻底取消了线条,取消了线条这种代表着中国艺术最典型特征的形式因素。他说:“中国文化在本质上是写意的,而线条是对物象抽象的概括,是写意的最佳体现。写实与写意是相对的,要实现真正的写实,只有消解线条这种最抽象的中国图式。”

中国书画的最高成就体现在对气韵和意境的追求上。意境和气韵作为中国画的灵魂,在写意中的表现要优于写实。于云涛的人物画创作除了严谨、严肃的写实风格之外,其写意小品人物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清清泉水》,作者善于捕捉新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运用简练的笔墨将人物瞬间的神态、心理、表情含蓄地表达了出来。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独具一格,他笔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少女形象,既有中国传统仕女孱弱娇羞的柔美,又有新疆少数民族高鼻梁、深眼窝的人种特征。从人物动作、表情、神态,到人物活动的环境及服饰装扮,再到人物气质、精神内涵,都深深地打上了新疆的烙印。

著名的美术评论家刘曦林说黄胄有一种浓厚的“新疆情结”,新疆是他的创作源泉,是他心中永恒的梦,没有新疆就没有黄胄。于云涛艺术成就的取得,源于他生活在新疆这个艺术创作资源丰富的沃土上,他热爱新疆,热爱兵团,对新疆少数民族怀有极其深厚的感情。他每年到南疆写生,几十年的速写练习不仅锻炼了他敏锐观察、迅疾捕捉新疆少数民族特征的能力,也让他的速写演变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形式。他说:“我到南疆写生,最大的收获不是写生技法有了多大的提高,更不是搜集到了多少有用的创作素材,而是在这里,它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心灵的强烈震撼……我敬佩他们在险恶环境下顽强的生存状态,我虔诚地为他们画着肖像:可与健美运动员媲美的青年男子,羞涩清纯、绵绵情愫的少女,风霜世故遮掩不住善良本性的老年妇女,长着变化多端的胡须及被紫外线照射得古铜色面庞的老大爷,以及天真淳朴的儿童都强烈地感染着我。”

于云涛是一个儒雅而又风趣、严谨而又轻松、随和而又有主见的人,他的画亦如其人,伴随着魅力新疆正在走向更远的地方。

上一篇:独具特色的酒泉风味小吃 下一篇:保护文化遗产 加快申遗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