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倒闸操作探讨

时间:2022-09-19 06:00:56

变电站倒闸操作探讨

摘要:变电站倒闸操作关系到整个变电站甚至电网安全。而电网不同的运行方式、变电站不同的主接线方式,以及继电保护等自动化装置配置不同都会影响到倒闸操作的每一个步骤。文章针对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典型性,对其操作过程中容易引起错误的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对误操作事故防范、提高操作正确性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倒闸操作;操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100-02

随着国内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界对电力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国内电力行业正在向着大容量、特高压、大电网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跨省市区的互联电力系统,如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和南方电网,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保障。但是,如果电气操作中出现故障,往往会造成停电事故,给居民生活带来经济损失,甚至是引发大面积的停电事故,给全社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威胁到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就是最好的例子。电力系统中的事故发生的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倒闸操作故障。电力企业的管辖范围较广,管辖设备多,且任务繁杂,倒闸任务相应地增多。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如何避免倒闸误操作事故,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是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

1 倒闸操作

变电站运行中的各种电气设备,常常会进行检修、调整、试验和消除缺陷等工作,此时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展情况更新一些设备,必然会改变一些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方式。将设备的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需要进行一些操作,即倒闸操作。倒闸操作跟电网的运行方式、变电站的主接线形式以及继电保护等自动化装置的差异有密切关系。不同的倒闸操作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其潜在的危险点也是不同的,掌握不同倒闸操作的正确方法与步骤,能够有效地降低误操作概率,对现实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2 倒闸操作准备工作

在进行倒闸操作之前,需要根据停电计划和工作量分析运行方式对本站的影响,合理地安排接令、操作、记录人员的工作内容。做好工器具检查工作,包括安全工器具、接地线、仪表、围栏、照明、通讯和录音电话等。做好操作票的准备工作,核实工作票签发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和现场要求。对于调度指令,提前核对其下达方式与顺序,确保接令人与操作人员间指令传递符合要求,避免混淆逐项令和综合令。

严格执行检修工作程序,确保设备状态在检修工作完成后跟工作开始时的状态一致,否则应该要求检修人员说明原因。值班人员需要亲临现场,自习检查设备变动与否,包括开关、刀闸、地线、压板和保险等的位置与状态。

此外,操作前还需要对一次接线图进行核对,理清与操作相关的一次、二次设备的各种情况。操作前,落实监护人与操作人确实清楚各自的工作范围与内容。根据操作任务、设备检修的验收方案和设备的新启动方案,填写操作票,监护人员和负责人审核并签名,确保操作票的正确性。

3 倒闸操作中的关键点和防范措施

3.1 操作票

在填写操作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小问题,主要是因为操作票工作繁琐重复,容易引发人的厌烦心理。其中,常见的操作票问题有以下几点:

①操作票操作任务抄袭工作票内容。工作票中的工作任务是检修单位负责填写的,作为班组电气运行人员,有责任与义务完成倒闸操作票填写工作,且倒闸操作的工作是改变一些需要进行检修的设备和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完成安全措施,为检修班组完成检修工作做助手,保护检修人员安全。其工作内容与性质跟检修工作大为不同,因此,应该避免照搬工作票上的工作内容。

②操作票填写不规范。《安规》上对操作票的填写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填写操作票必须使用规范的操作术语,操作票应该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填写操作票时,要求使用蓝色、黑色钢笔或者圆珠笔,保持票面整洁,字迹工整易于辨认,盖章确认。当填写多页操作票涂改超过3处时,该票必须报废。对于操作票上的错别字、漏字等情况,按照规定,在错字上划两道横线,漏子可在上下方用“∨”或者“∧”标注。现在,操作票规范用语方面进步较大,但仍然需要进行更近一步的改良。且现在一般使用电子票,操作票上不能够出现任何涂改。对于双重名称的规定,是指操作票的操作项目和操作任务应该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这主要是为了更大程度上地避免误操作事故。在供电所电气改造之前和开关站改造之前,对双重名称的规定并不严格,常常出现双重名称使用不规范,设备编号和名称顺序颠倒等情况。后来,对双重名称填写作出了统一规定,即设备名称+编号,例如:供电所228线路228真空开关。

③填写操作票备注栏。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突发问题或者因故中断,或者是为了配合其他变电站的操作时间等情况时,需要在操作票的备注栏进行相关情况描述填写。对于作废的操作票,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未被执行的操作票,应该在操作任务中盖上“作废”章,并且在备注栏中表明作废的原因。当一个操作任务填写超过一页时,应该在续页的前一页注明“接×××操作票页”的字样,指出续页操作票编号,而相应的续页操作票上也应该注明“上接×××操作票页”字样,便于查找。要求在每一页操作票上都签有操作人员、监护人员和值班人员的姓名。在进行交接班时,也需要填写操作票备注栏,由上一般人员填写操作票,做好审核和备注工作,移交给下一班。同样要求接班班组操作人、监护人和值班负责人员都要对操作票进行审核并签名,这样保证上一般班组人员对操作票的正确性负有连带责任。

3.2 变压器

变压器是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其常见的电气倒闸操作有变压器充电、带负荷、并列、解列和切空变等。其危险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程中产生操作过电压,为了避免操作过电压,常常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但是,在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地系统中,为了限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一些变压器中性点是不接地的。因此,需要根据变压器的绝缘、减低短路电流和继电保护可靠性等决定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数量和位置。工程经验表明,正确操作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可以防范切合空载变压器时产生操作过电压。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操作时应该注意:一是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要求每条母线上都有至少一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防止母联断路器跳闸产生不接地系统。二是变压器高压侧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而低压侧接电源,则必须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防止高压开关跳闸时出现中性点绝缘系统。三是在倒换不同变压器接地刀闸时,应该先合不接地中性点刀闸,再断接地中性点刀闸,尽量缩短两接地点并列运行时间。如果变压器中性点经过消弧线圈接地,且需要停运时,则应该首先切断消弧线圈,再将其他变压器连接到消弧线圈上,最后进行停电操作。要坚决杜绝中性点隔离开关的并列方法进行切换,防止出现线路接地故障,或者是引发绝缘系统虚幻接地。

3.3 母 线

当母线需要进行投入和停用操作,或者是倒换不同母线间设备时,需要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母线是电力输送的汇合点,其连接的元件多,且工作量大,保障母线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稍有疏忽可能引发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这就要求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母线操作方法,警记母线操作的各种注意事项。在进行母线倒闸操作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按照操作监护制度执行,杜绝一切可能的误操作事故。

母线倒闸操作中常见的潜在威胁:一是带负荷拉闸事故;二是投入空载母线时,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跟断路器端口电容相串联形成谐振回路;三是投切继电保护装置或者其他自动装置时引发误动。母线操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当一条母线上的所有元件全部需要倒换到另外一条线路上时,可以有两种倒换方法:一种是逐一将元件的隔离开关合闸到另外一条母线上,最后将另外一条母线上相对应的隔离开关断开;另一种是先将一元件的隔离开关合闸与另一母线后,立即断开相应的隔离开关。究竟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隔离开关所处的位置和现场操作习惯决定。

②备用母线或者是检修后的母线重新投入运行前,如果需要进行充电处理,则需要经过母联开关进行母线充电操作。如果没有母联开关,则应该借助可能的外部电源短路器对需要充电的备用母线或者检修后的母线进行尝试性送电操作。如果以上两者都不可行,则送电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备用母线或者检修后的母线,确保设备正常,则可以利用刀闸送电,主要不能出现过负荷情况。

③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除了需要借助母联开关进行充电外,还需要在和尚母联隔离开关和短路器,且母联断路器的操作电源熔断器确实被取下后,才可以进行,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母联断路器在倒闸操作中出现误跳闸事故,引发可能的带负荷拉闸、合开关事故。

④在一条母线上的设备倒换到另外一条母线上时,或者是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停电,需要借助另外一台电压互感器给继电保护等自动装置回路供电时,应该切忌造成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失压,引起保护误动作。当停电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因故不能提前转换到运行中的母线上时,应该事先停用这些保护,例如低电压、低频率和阻抗保护等,并且要求断开跳闸压板。

⑤无特殊情况时,母线倒闸操作中,母差保护应该处在投入使用中。一般情况下,母线加装有自动重合闸,母线倒闸操作后如果有必要应该对重合闸方式作出相应的调整。

4 结 语

电气倒闸操作事故性质恶劣,其后果影响较大。而发生误操作事故原因繁杂,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需要运行值班人员熟悉各种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步骤。同时,误操作事故中少不了人为的原因,需要加强运行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在技术上和思想上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能力,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力,杨寅国.变电运行倒闸操作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9).

[2] 周冠荣.谈谈变电站倒闸误操作的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2,(15).

[3] 徐文献.变电运行的倒闸操作[J].电力安全技术,2011,13(8).

上一篇:透水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 下一篇:台电特高压管道推进施工改善计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