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之我见

时间:2022-09-19 05:30:03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之我见

摘 要:教与学的本质关系是思维互动,提问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最主要的策略。本文通过研究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状态的优劣情况,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及深度对照的方法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式作经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答

在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极其推崇问答教学,并发掘著名的“精神助产术”教学法,他认为理想的教学方法不是把现成的表面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正确的提问,激发对方思考,在对方的积极思考中,那些潜藏于内心的真理逐渐祛蔽而得到敞亮。

一、为学生创造环境,让学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

二、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课堂提问情况分析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其本身暗含着一种学习策略。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以提问等形式试图引出言语反应,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学为中心展开,学生无疑成为被动的灌输对象;重分析轻感悟,重结论轻过程,让课堂失去了互动和活力。而国内学者新推出一种“反映-思考-反馈”的IRF循环结构对话教学模式改变这一现状,单项教学变为双向对话,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问题-探究”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实现了课堂提问教学的多方位、多层次、高效性发展。当然在课堂提问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误区,这源于教师没能熟练操作这一启发式教学的“常规武器”。在没有把握好提问的对象、类型、顺序、时机、效应、层次及意外的情况下,常会出现启而不发,思维拔高,重点不清,无关联性,问题泛化,无实效性的问题,还会产生问题设计不当、问答过程失控、言语方式错位、提问对象偏失的现象。

三、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和效果及经验总结

教师的发展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不断进行完善的过程。专家型教师在解决问题时更具有灵活性,能够迅速地转变看问题的角度,而熟练型教师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稍嫌生硬,普通教师则更无法熟练掌控课堂提问。专家型教师所具有的关于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的总和,所具有的复杂的认知技能和即席创作的能力,是伴随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朝一夕难以掌握,所以每个教师要找到自己的参照对象,在比较、学习、反馈中成长,切忌模仿,而应从深层次去内化自己的课堂提问技能。

四、把握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式和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首先需要从宏观角度去把握课堂提问,这里分两方面去探讨:教师需要深刻理解问题的内涵、分类,结构,探索适当的教学模式,分析教学过程和策略,运用合适的提问方式,方能取得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常把问题分为知识型、理解型、应用型、分析型、综合型、评价型等类型,每类问题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义也体现不同的思维技能。

五、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

六、再提高,让学生有疑善问

学生理解教材的深浅、知识的多少、思路的广狭、观察的细粗以及生活实践的差异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那些提不出有质量的问题的学生,要特别耐心地启发诱导,让他们在质疑答疑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而对于提问已有一定水平的学生,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发现他们思维的盲点,逐步培养他们在思考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本质东西、抓住事物内在联系和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时学生的问题已转向不理解的句子。文章的层次、语词的修饰等方面,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这时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去探索,凭借一个个问题,去培养小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对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绝不能只满足于得到“结果”,而要把工夫下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质量,同时获得鲜活的语文知识。例如《飞夺泸定桥》中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都是从桥、水、岸三个方面描写天险的。为什么一详一略,省略一段可以吗?合并在一起行不行?通过讨论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两种写作手法的特点和不同的用处,提高读写能力,比教师在他们作文本上批一百次“内容空洞、不具体”要管用得多。新课程小学语文已不满足于传统机械式教学模式,而更注重的是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提问-探究”成为最重要的策略。那么教师就应该从宏观管教读取把握课堂教学;从微观角度去把握提问教学细节,再与更优秀的教师交流对照中逐步提高自己,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质量 下一篇:浅谈高三物理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