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在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9-19 05:10:15

人工髋关节置换在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在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58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与手术前对比,我们发现手术后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大,VAS评分明显下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效果

Effectiveness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in 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Wang Bin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Sanshui Hospital Second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 Guangdong Foshan, 528100 )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A in the treatment of articulation coxae 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for clinical reference. Methods Choose 58 cases of articulation coxae 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from Aug. 2010 to Jul. 2012 in our hospital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ll given THA treatment. Flup 12 months later, compared articulation coxae move scope, pain degree, articulation coxae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A.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HA, articulation coxae move scope was larger, VAS score was lower, Harris score was higher after THA,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p

【Keywords】total hip arthroplasty; articulation coxae; 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 effectiveness

【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020-01复杂的髋臼骨折或合并髋关节脱位的骨折一直是骨科治疗的难点,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易发生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工作和生活均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我院探讨了人工髋关节置换在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本文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58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1.85±4.74)岁;体重53~80kg,平均体重(64.50±5.16)kg。

所有患者既往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车祸伤48例、高空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3例,经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髋臼骨折,当时采用保守治疗12例、手术内固定治疗46例。后因出现疼痛、跛行、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就诊,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X线片检查结果提示髋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面不整,髋臼周围形成骨赘,部分区域密度增高[2]。本次就诊距前次受伤时间12~46个月,平均时间(25.39±3.57)个月。研究对象剔除合并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糖尿病、金属过敏体质、严重骨质疏松、髋臼发育不良、变形、感染、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等患者[3]。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以股骨大转子为顶点,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臀大肌纤维,充分显露髋关节后侧、股骨大转子。切开关节囊,切除髋臼后缘瘢痕、异位的骨化组织和关节囊,充分显露髋臼和股骨头。术中注意避免坐骨神经受到牵拉和压迫[4]。确定原骨折处愈合情况、骨缺损类型、内固定、股骨头坏死范围。术中取出内固定,仔细测量股骨头、股骨颈直径以选择合适的人工髋关节假体型号。将假体中轴柄插入股骨颈中心轴骨孔,下缘位于股骨头、颈交界处,将骨水泥置于股骨头和假体表面,加压至骨水泥凝固。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复位髋关节,检查关节稳定性[5]。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

术后患肢穿丁字鞋制动,保持外展中立位固定。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抗凝。48h后如无异常可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术后康复训练[6]。

1.3 评价指标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患肢的康复情况。Harris评分包括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等4个方面,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越好。其中90~100分者为优,80~89分者为良,70~79分者为可,70分以下为差[7]。

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肢的疼痛程度。以0分表示完全无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由患者自行评分,VAS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8]。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与手术前对比,我们发现手术后患者髋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大,VAS评分明显下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3.讨论

创伤性骨关节炎是严重髋臼骨折常见的继发性损害,患者通常有过髋关节手术史,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瘢痕组织增生、解剖结构不清,部分患者存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下肢短缩等问题。对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需重视髋臼重建。前次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遗留的内固定物可影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实施,术中需去除内固定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难度。病变的髋关节周围常伴有骨质疏松,可影响髋臼假体的初始稳定性,增加骨折的风险[9]。

术后需要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防止局部感染。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手术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10]。本研究中患者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髋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大,VAS评分明显下降,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升高,提示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局部疼痛减轻,髋关节活动功能改善。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具有满意的疗效,可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程度,改善髋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张健,安洪,等.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4):613~616.

[2]贺侃松,肖力军,陈文贵,等.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全髋关节置换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36~37.

[3]张勇.全髋关节置换与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骨关节炎的疗效研究[J].医学综述,2012,18(21):3717~3719.

[4]耿端,孙永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6):116~117.

[5]刘莹松,杨述华,刘勇,等.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2):144~147.

[6]章军辉,凌晶,刘华,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27(8):963~966.

[7]田玉军.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治疗髓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0):43~44.

[8]顾海伦,杨军,王欢,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12):80~83.

[9]唐佩福,王岩,李静东,等.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全髋关节置换[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2(5):102.

[10]尚希福,胡飞,贺瑞,等.髋臼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全髋置换[J].临床骨科杂志,2010,13(6):611~613.

上一篇:生猪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分析 下一篇:浅谈作文指导的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