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9 03:59:53

工商银行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品种丰富的个人理财产品以满足居民的理财需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个人理财热潮。本文以工商银行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从该银行近3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随机抽取样本,从到期理财产品的特征、预期收益及收益达标率等方面入手分析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工商银行 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 现状 发展对策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股市大幅缩水,屡次的宏观调控也使房地产市场受到震荡,通货膨胀的预期使黄金价格不断攀升,我国的个人投资理财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场金融震荡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投资偏好也由原来的“高风险高收益”逐渐转变为“追求回报同时控制风险”,这样的改变使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受到热捧。工商银行是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因此,本文以工商银行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从该银行2009-2011年到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随机抽取了638个样本,研究工商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概念及分类

Mengchun Ding,Hongxin Lin(2009)指出个人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通过分析和研究潜在的目标客户群而设计发行的,将从客户手中募集到的资金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投向相关的金融市场或者购买相关的金融产品,最终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将投资收益(或损失)分配给参与计划的投资者的一类理财产品。

根据币种不同,一般包括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两大类,本文主要选取人民币理财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在目前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根据不同的投资期限可分为短期产品(1年以内,不包括1年)、中期产品(1~3年,包括3年)和长期产品(3~5年);根据客户获取收益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根据投资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债券型、信托型、资本市场型、挂钩型及QDII型产品等。

二、工商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工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数量纵多,本文按照2009年~2011年到期的理财产品数量和40%的抽样比率,根据随机数表共随机抽取了638个样本,其中2011年到期的样本473个,2010年到期的样本93个,2009年到期的样本72个。从对样本的分析情况来看,表现为:

1.产品超短期化特征明显,超短期产品的预期收益有所上升,产品到期收益达标率有所下降。

表1 2009年~2011年到期产品——按期限划分

数据来源:根据和讯银行数据整理

近三年来工行发行3个月内的理财产品所占比重持续升高,由09年的57%上升到10年的72.04%和11年的71.46%,同时,预期收益持续上升,由2009年的2.75%上升到2011年的4.36%。然而,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达标率却在逐年下降,各种期限类型的理财产品收益达标率都呈下降趋势,其中4~6个月理财产品的收益达标率下降最多。

2.信贷类和其他理财产品所占比重下降,债券类和混合型理财产品占比上升,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达标率普遍下降。

表2 2009年~2011年到期产品——按投资对象划分

数据来源:根据和讯银行数据整理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3年来,债券类和混合型理财产品占比有所上升,信贷类和其他理财产品所占比重下降。2011年到期的理财产品债券类和混合类共占72.94%,票据类、打新股和类基金的发行量几乎为0。另外在2011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债券类、信贷类和混合型产品的达标率相对较高,但与2009年相比,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达标率普遍下降。

三、工商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1.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截止2012年一季度末工行已累计发行理财产品3081款,虽数量众多,产品种类却不丰富。期限不超过3个月的超短期产品占发行总量的七层以上,债券类和混合类产品占发行总量的七层以上,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占到总发行量的93.65%,产品种类还是比较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而同期花旗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见下表),不同期限、不同投资对象、不同收益类型的产品均有涉及。

表3 花旗银行2009年~2011年发行产品

数据来源:根据和讯银行数据整理

2.缺乏对到期收益的严格管控机制和披露机制

如前所述,与工行逐年上升的发行量不相适应的是各类理财产品的收益达标率逐渐下降。而且将工行与建行、 兴业、招商、平安、北京、渣打、东亚七家银行2011年到期产品收益违约率进行对比,发现:2011年到期产品中工行到期产品总数最多,达1164种,违约数量也最高,达120种,违约率为10%,在八家银行中排在第三位。虽工行的违约率并不是最高的,但因其产品数量多,一旦有产品出现违约,其涉及范围广、影响不可忽略。出现这样的结果说明工行对自身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缺乏严格的管控机制。

而且在该行数据整理的过程中发现工行未对其到期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进行严格完善的披露。这个问题不仅在工行存在,在其他银行理财产品的披露过程中也普遍存在。据银率网不完全统计,东亚银行披露率最低只达30%,渣打银行只有44%,兴业银行只披露了54%的产品信息,北京银行有65%。

四、工商银行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发展对策

1.加强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

目前,工商银行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银行在开发和设计产品时并未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目前工商银行主要根据年龄、收人及职业等三个标准划分客户群,与花旗银行等外资银行根据客户的年龄、性别、地域、职业、受教育程度、偏好、收入、资产等多个标准进行市场细分相比,对客户市场细分不深入。同一年龄、收入甚至职业阶层的客户,也会因为性别的不同而在消费行为上呈现不同。即使是年龄、收入、职业还有性别都属于同一类的客户,也会因为偏好等的不同而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得大相径庭。因此,要加强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就必须根据多个标准进行市场细分。而且这个细分标准的运用应该是复合性的。例如根据性别将现有市场细分为男性市场和女性市场,而女性市场又可根据年龄、收入、职业、偏好等标准进行市场细分,同一收入、同一年龄层的女性又可根据偏好进行市场细分。吴婵君(2011)指出,可以根据女性不同的自我概念将女性细分为不同的客户群体。工商银行可根据不同女性客户群体的消费特征,研发和创新与各自需求真正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只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细分市场,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才不是一句空话。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 下一篇:对信息时代下网络会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