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呈现方式

时间:2022-09-19 03:19:38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呈现方式

初中数学教学中,明确教学内容后,教师还需要选取适宜的呈现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给学生不同的感受与刺激,让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如情境化呈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思考;通过活动方式呈现,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引入生活元素,激活学生经验,促进知识运用。

一、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情境引入是知识呈现的基本方式。即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整合有关学习材料,巧妙地设置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且兼容知识性、探究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也启发学生思考并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呈现方式常常伴随着一定的教学语言、多媒体技术、模型实物、数学故事、游戏活动等。学生可以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体验,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与探究奠定基础。另外,在情境化呈现方式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还需要紧扣教学内容,有效地设置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师生交流互动。这样,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究与学习。

如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设置教学情境,提出有关思考问题:①为迎接校庆,学校准备建造3个大型正方形花园,在里面种植3种类别的鲜花,并保证其中1个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2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同时3个正方形用1个三角形绿色草坪加以连接,你们能设计符合条件的方案吗?②古题鉴赏:“减函今有池方一丈,凋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凋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这样,通过熟悉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以情境想象,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借助古题,可让学生感受勾股定理的神奇与古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自然而然地产生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组织活动,实践切入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做中学”与“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他认为教学过程实则为“做”的过程,亦是经验积累的过程,而学习源于经验。换而言之,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一定的经验,而在经验的基础上,则能够学到一些东西,获得一定的知识。他的这些思想对当前的教学还是有一定启发的,要求教师不能满堂灌,不能只侧重知识,而忽视行动(过程),这与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给学生“做”的机会,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总结归纳,获得知识和丰富的学习经验。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或学习材料融入到富有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动脑,逐步发掘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库,学会自主探究。

对于一些探究性问题和活动课内容,教师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剪一剪、裁一裁、摆一摆等,使其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展开与拆叠”时,教师可通过活动引出新课内容。活动1:数学教师拿出几个手工折纸,让学生分析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形状折成的?然后将其展开,让同学们看看具体的形状。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自己喜欢的手工折纸。完成后进行组内展示,相互交流,教师再引导思考: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可以选用两个不同的动词对上述两项活动加以形容吗?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课课题――展开与拆叠。同时,通过学生动手折叠折纸,让学生既可回顾童真趣味,又可感受其中的数学知识,体验展开与折叠的过程,对新知的学习更充满热情。

三、联系生活,灵动呈现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将课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这就需要教师贯彻落实。实际上,生活处处有数学,如上街购物需要运用加减法;天气预报、彩票等蕴含着概率知识;确定位置、计算时间等也与数学密切相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寓于有关的生活现象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掘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这既可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也可使其感受到数学的实际用处,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发掘数学知识,并且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死读书。

如教学“普查与抽样调查”时,教师可由学生原有的经验切入,给他们呈现一些生活素材,并巧设问题情境,引入新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口述问题:“同学们,你们是不是经常帮助爸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呢?家务活包括哪些内容呢?你们在家时一般会做哪些家务。”学生自由交流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统计自己每周做多长时间的家务活。“假设你们想要知道自己在家做家务活的时间相对于班上其他同学做家务活时间的多少,需进行哪些调查工作?”教师再指导学生收集整理班级所有同学每周做家务活的时间,算出全部学生每周做家务活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再进行比较分析,则可知道自己在班上所处的水平与位置,这就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新知做好了铺垫。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本班实际选择不同的内容呈现方式,并根据教学实践不断地探索出新颖有效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变通能力。

上一篇:契约文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