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数及克服办法

时间:2022-09-19 03:12:45

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数及克服办法

【摘 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压等级逐渐提高,网络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对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简要阐述了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因数及克服办法。

【关键词】距离保护;因数;影响;克服办法

一、短路点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1)过渡电阻的特点。短路点的过渡电阻Rg是指当相间短路或接地短路时,短路电流从一相流到另一相或从相导线流入地的途径中所通过的物质的电阻,这包括电弧电阻与接地电阻等。在相间短路时,过渡电阻主要由电弧电阻构成。(2)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阻抗继电器在有过渡电阻时,既可能在保护区内拒动,也可能在保护区外误动。结合过渡电阻的特点、过渡电阻对阻抗继电器的影响、距离保护各段的配合关系,可见距离保护Ⅰ段无动作延时,此时过渡电阻较小,因此过渡电阻对段Ⅰ影响小;距离保护Ⅱ段有动作延时,此时过渡电阻较大,因此过渡电阻对Ⅱ段影响大。(3)消除过渡电阻的措施。一是采用瞬时测定装置。所谓瞬时测定就是把距离元件的最初动作状态,通过起动元件的动作而固定下来,当电弧电阻增大时,距离元件不会因为电弧电阻的增大而返回,仍以预定的时限动作跳闸。二是采用带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采用能容许较大的过渡电阻而不致拒动的阻抗继电器,如电抗型继电器、四边形动作特性的继电器、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等。

二、电力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图1 测量阻抗轨迹

(1)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通过图1分析,测量阻抗(圆1)在δ接近于180°时进入到阻抗继电器的动作区,进入点为α,随着δ逐渐增大,测量阻抗退出阻抗继电器的动作区,退出点为b。这样就造成阻抗继电器的周期性动作与返回。测量阻抗进入阻抗继电器的动作区的时间为ta-tb(小于1s),因此对阻抗继电器来说,Ⅲ段最容易动作,但是距离变化Ⅲ段的动作时间最长(超过1s)。若动作时间为1.5s以上则距离保护Ⅲ段不受振荡影响。可能受振荡影响的是距离变化Ⅰ、Ⅱ段,需要加装振荡闭锁。(2)振荡闭锁回路。对于在系统振荡时可能误动作的保护装置,应该装设专门的振荡闭锁回路,以防止系统振荡时误动作。当系统振荡使两侧电源之间的角度摆到δ=180°时,保护所受到的影响与在系统振荡中心处三相短路时效果是一样的,因此,就必须要求振荡闭锁回路能够有效地区分系统振荡和发生三相短路这两种不同情况。电力系统发生振荡和短路的主要区别如下:一是振荡时,电流和各点电压的幅值均作周期性变化,只在δ=180°时才出现最严重的现象;而短路后,短路电流和各点电压的值,当不计其衰减时,是不变的。此外,振荡时电流和各电压幅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电流是突然增大,电压也突然降低,变化速度很快。二是振荡时,任一点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都随δ的变化而变化;而短路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是不变的。三是振荡时,三相完全对称,电力系统中没有负序分量出现;而当短路时,总要长期(在不对称短路过程中)或瞬间(在三相短路开始时)出现负序分量。对振荡闭锁回路的要求如下:一是系统发生振荡而没故障时,应可靠地将保护闭锁。二是系统发生各种类型故障,保护不应被闭锁。三是在振荡过程中发生故障时,保护应能正确动作。四是先故障,且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外,而后振荡,保护不能无选择性动作。

三、电压回路断线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当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时,距离保护将失去电压,这时阻抗元件失去电压而电流回路仍有负荷电流通过,可能造成误动作。对断线闭锁装置的主要要求是:当电压互感器发生各种可能导致保护误动作的故障时,断线闭锁装置均应动作,将保护闭锁并发出相应的信号。

四、分支电流对距离保护的影响

(1)助增电流的影响。由于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增大,保护区缩短,保护灵敏度降低。(2)外汲电流的影响。由于外汲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减小,保护区伸长,可能造成保护的超范围动作。(3)消除分支电流影响的措施。消除分支电流的影响主要是防止超范围动作,因此在整定距离保护Ⅱ段时按照最小分支系数整定;为了确保保护的灵敏度,校验Ⅲ段远后备的灵敏系数时按照最大分支系数校验。

参考文献

[1]索南加乐.克服距离保护暂态超越的新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10)

上一篇:九阳豆浆机的维修原理 下一篇:浅谈冲击碾压技术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