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院多机种飞机试飞的航材保障问题

时间:2022-09-19 03:04:34

浅析我院多机种飞机试飞的航材保障问题

摘要:“十二五”期间,中国国内的航空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面对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飞机机种多、科研试飞任务重的特点,文章结合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目前航材保障的特点和现状,展望了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来航材管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多机种;飞机试飞;科研试飞;航材保障;航空工业;航材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E27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06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32

“十二五”期间,中国国内的航空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今,它能够越来越多地满足中国人民在飞机设计、研发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众多飞机机型飞速面世,使得中国人民在实现战机现代化和增加战机数量方面取得快速发展,我院作为我国唯一的试飞中心,承担的试飞任务也越来越重。为了保证在高强度下我院科研试飞任务的顺利进行,航材供应保障部门如何快速响应,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阶段的航材保障任务,将是航材保障部门目前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全面、高效地保障我院的科研任务,本文在全面分析我院目前航材保障特点后,探索性地提出了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航材保障模式。

1 我院目前航材保障的特点

1.1 需求进度要求急

飞机在定型试飞阶段的状态具有不确定性,在前期的改装、测试以及后期的试飞过程中,所需要的航材备件绝大多数具有不固定性、突发性的特点,给予航材保障供应的筹备工作时间短。加之新型飞机试飞科目多、定性试飞时间节点要求紧,因此对航材备件的供应进度要求急。

1.2 单一品种的航材采购数量少

参与定型试飞的飞机在数量上具有严格的控制,与定型后投入批产的机型数量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航材供应保障的过程中,需要的航材备件似然种类繁多,但是单一品种的航材采购数量极少,此类航材的订货周期很难确定。

1.3 老旧淘汰机种航材及新型号飞机器材订货难度大

目前,我院的飞机型号分布特点是老旧机种与新型号飞机并存,老旧机种多属于各部队已经淘汰或即将淘汰的机种,该类型飞机配套的航材备件大部分已经停产,航材备件的订货难度很大,相对于老旧机种而言,新型号飞机因未定型,还未进入批产阶段,因此加工、生产该类型飞机所配套的航材备件的数量比较有限,仅满足于主机厂的订货需求,突发性的备件需求一般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

1.4 需要采购的器材及其供应商分散在世界各地

飞机种类、数量的增加使得航材备件的型号、数量、规格等成倍的增加,近几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的飞机型号也有所增加,它的装机航材仅部分实现国产化,大量的航材备件还需依靠渠道从国外采购。飞机型号多样化也使航材备件的供应商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及世界的各个角落。

2 现阶段我院航材保障的基本现状

2.1 航材缺件时有发生

目前,我院在飞和可飞的机型种类多,飞机状态参差不齐,突发故障时有发生,由于每架飞机都承担着不同的科研试飞任务,因此要求处置准备时间短。在平时的保障工作中,存在着新机增多与订货滞后的矛盾以及老机故障率高、器材老旧,保障困难器材筹措困难的现象,加之新机航材还没有形成修理能力,老机器材修复率也不高,从而导致器材紧缺、持续保障能力低等问题。如此繁多的困难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多机种的航材供应保障能力,而且要求航材保障能够快速进入状态,最大限度地保障飞机的出动率。我院受总体保障经费的制约,航材储备总体数量相对不足,新机航材因产品金额巨大几乎无库存储备,老旧飞机因航材备件因配套厂家停产储量储备不足,加之部分航材可靠性差、修理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航材保证与基层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

2.2 信息化落后

我院的航材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各有关部门几乎不能形成信息共享模式,采购部门信息没有充分与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及财务部门共享,其带来的影响是业务的可追溯性弱、信息交流不及时等不利于航材的高效保障。虽然我院多次提出要加强航材保障的信息化进程,却多次因保密等原因搁浅,虽然近一两年来我院各部门陆续开始了信息化建设,组成了基层使用单位与经费审核部门以及航材采购部门之间用于申报需求的局域网,并且陆续已运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取得的信息化成果还是令人不甚满意。因为种种因素,航材信息网络并没有贯穿航材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许多信息的查看权限只局限于个别人员,航材采购过程中的许多信息和业务往来依旧需要传统的航材管理模式来完成,航材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2.3 库存结构有待优化

在传统的航材管理过程中,航材的需求预测精确度不高,导致航材的计划采购工作不够准确、及时,从而造成了航材大面积的积压,不仅浪费了航材资金,而且占据了大量的存储空间,造成了仓库区容量紧张。目前,我院各专业的航材仓库中都存在一定的航材积压,比如有小部分航材生产于20世纪80年代的,多年几乎不使用,但由于与之配套的飞机目前还处于可飞状态,还没有做报废处理,因此还需不定期地进行修理和油封工作,不仅占据了部分的航材经费,也占据了大量的仓库容量。相反,某些航材因控制航材经费而储备不足造成了待飞飞机缺件,极大地影响了我院的科研试飞任务的进行。

2.4 航材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差,主动保障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我院的航材申请管理模式是以基层使用单位提出的需求为依据进行被动的采购,航材管理人员主动搜集信息,记录统计装机件的使用状态以及故障发生频率等信息主观能动性不高,一旦遇到突发性的故障,可能因航材缺件而影响飞机正常起飞。同时配套供应的相关设施,如叉车、吊车的配套的数量和人员上岗资格证的不足以及其他的配套设施的落后,使得机务人员在领取一些场耗件也费时费力,导致航材保障速度慢、效率低,这些都不能满足我院目前多机种环境下的航材保障需求。

3 我院未来的航材管理方向

3.1 提高航材计划的准确性

航材计划管理工作在航材管理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是整个航材管理的中心环节,直接决定着航材经费的控制和整个航材的综合保障水平。要做好航材的计划工作,不仅需要航材计划人员全面了解目前在飞的飞机状态、各种航材的消耗规律、故障的发生概率,后期需要执行的任务的相关信息,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开拓市场能力等。要提高航材计划的准确性,不仅是物资供应部门的事情,还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翔实的航材需求信息,当然,该项工作的实施还需依据我院的信息化发展来完成。物资采购部门参照从各个渠道获取到的信息,制定年度订货计划和临时的采购计划以及故障件的修理计划,从而全方面地提高航材计划的准确性。

3.2 加快航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航材计划的准确性依靠一套完整的航材需求信息体系来获取信息,而该体系的建立则取决于我院航材的信息化发展速度。目前我院的航材网上申请模式仅限于基层使用单位、经费审批单位和航材采购部门之间,在实际应用中只是对航材的经费控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整个航材管理体系中形成了大量的物资数据孤岛,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传递、利用,使用、计划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库存信息,无法与使用单位、财务部门提供有效的资源,使得重复性工作增加,不仅分散了物资管理人员的精力,而且降低了航材的供应保障效率。因此,只有加快我院的航材管理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的平台来统一协调航材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的工作,形成了相互运作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进一步提升航材的管理水平和航材的供应保障能力。

3.3 完善航材的配套保障体系

加强航材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功能性建设。吸收现代化物流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改变传统的建设模式,使基础保障设施逐步实现系统化、配套化、功能化。目前,我院的航材仓库均是在建院初期建成的,虽然后期经过了几次返修,但是各种配套设施极其缺乏,各种航材的存储均放置于木柜之中,并且入库、出库均是人工作业,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还存在着如存放飞机轮胎的橡胶库,由于早期没有安装相应的自动化设备,导致在后期的轮胎存储、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翻转轮胎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等情况。

3.4 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航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改变航材管理人员的工作观念,化被动消极的工作向主动积极的工作方向努力。首先,航材管理人员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需要管理人员自身加强多机种航材保障知识的学习以及计算机水平、条码技术、射频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在航材管理和航材保障工作中的应用,另一方面需要从系统内部选拔部分年轻、有技术、有发展潜力的干部,通过进入各大专院校进行培训、深造,使他们尽快成为航材管理、保障系统的领军人物;其次,航材管理人员工作观念的转变不仅需要各种有效的激励方式,还应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使命感,使其从内心深处热爱所从事的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航材的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直接影响着我院科研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航空事业的进步。在目前我院新旧型号仍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航材经费投入下获得最佳的航材保障效率,合理地保障资源和全面地保障系统,将是我们航材管理人员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拓宽和创新航材保障新思想,切实提高我们的航材保障水平,提升我院的科研试飞能力,促进我国航空事业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臣宇,李泽,李维宏.浅谈战时多机种条件下的航材聚焦保障[J].国防技术基础,2008,(4).

[2] 陈旭.浅谈改进军用航材供应保障模式方法[J].航空修理,2012,(4).

[3] 郑刚,宋忠珠.提高航材保障综合效能初探[J].装备管理,2010,(4).

上一篇: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调查与反思 下一篇:分析计量管理在医疗质量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