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情况调查

时间:2022-09-19 02:15:14

平湖市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情况调查

作为浙江的服装大市,平湖的服装工业总产值曾连续27年保持嘉兴市第一。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平湖服装业发展面临重大考验。如何通过转型升级“脱困”,成为摆在平湖服装企业面前一大亟待解决的课题。最近,我们对全市的服装企业转型升级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

服装企业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调研服装企业146家,分布在全市所有8个镇(街道),其中实地走访企业48家,网络问卷调研企业98家,这些企业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其中私营占比68?郾5%,外资占比23?郾3%;二是以创立5—20年的企业为主,其中10—20年的企业占比56?郾8%,5—10年的企业占比28?郾8%;三是以员工100人以上的企业为主,其中101—500人的企业占比61%。

生产情况。146家企业销售利润率处于低位,71?郾8%企业2012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其中2001万元至5000万元占29?郾5%,5001万元至1亿元占20%,1亿元以上占21?郾9%。146家企业销售利润率不足5%,盈利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净利润低于100万元的占66?郾2%,企业净利润101万至500万元的占22?郾8%,企业净利润超过500万元的占11%。产能未能充分发挥,2012年146家企业平均产量160万件(套),其中43?郾9%企业产量在100—500万件(套)范围内。通过对比企业产量与产能,82?郾4%企业2012年产量与产能的差值比在±20%范围内,其中56%的企业差值比在±10%范围内。

销售情况。146家企业中,过半企业采用内外销并举,77家企业采用内外销并举的销售方式,占比54%,33%企业纯外销,13%企业仅从事内销。但进一步看,外销比例仍较高,77家内外销并举企业中,62?郾3%的企业外销比例超过50%,其中外销比例80%以上的20家、50%~80%之间的有28家、50%以下的有29家。产销类型以纯加工制造(OEM)为主,102家企业为国外品牌OEM(占比70?郾3%);76家企业为国内品牌OEM(占比52?郾4%);参与设计及制造(ODM)企业较少,25家企业为国外品牌ODM(占比17?郾2%),15家企业为国内品牌ODM(占比10?郾3%);自主品牌销售(OBM)销往国外仅3家,内销28家。过半企业(56?郾3%)通过国外客户办事处和外贸公司承接订单,其中50?郾8%主要通过外贸公司承接订单,11?郾9%承接大厂转包订单,仅14?郾3%通过广交会和自建海外销售渠道接单,仅1家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出口地以欧盟、美国和日本为主,选择这三个地区的企业分别为64家、52家、51家,其次是香港、韩国和俄罗斯,分别有13家、11家、10家,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企业较少。

用工情况。本地员工占比均值39%,48家走访调研企业中,501—1000人规模20家,101—500人规模18家,1000人以上8家,100人以下2家,多数企业员工并非来自本地,30家企业本地员工比例40%以内,9家企业本地员工比例在41%—60%,本地员工占比在60%以上仅8家。2012年一线员工平均年收入最高4?郾9万元,最低2?郾5万元,平均在3?郾35万元,增长15%以上。

转型升级情况

据调查,146家企业中,37家曾经或正在进行转型升级,占比25?郾3%。未进行过转型升级的107家企业中,25家选择“在未来三年准备进行转型或升级”,仅占被调研企业的23?郾4%,而77家选择“否”,占比高达72%。

转型升级模式。“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两大类是曾经或正在进行转型升级企业最主要的转型升级模式,37家选择“曾经或正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中,选择产品升级模式下的“加大技术攻关,产品技术升级”、“开发新产品、新品类及引进先进设备,提升产品质量”的企业分别占比39%、35%,35%企业选择产业转型下的“主业不变,进入新行业”。“产品升级”、“管理转型”、“商业模式转型”和“产业转型”四大类是未来3年内考虑转型升级企业选择最多的模式,25家选择未来3年内考虑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中,选择产品升级模式下的“开发新产品、新品类”和“加大技术攻关,产品技术升级”的企业占比45%、34%。34%的企业选择管理转型模式下的“人治管理转向制度管理”、31%选择“建立新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标准”、31%选择“建立新的人才激励制度(如期权激励)”。

生产技术能力。被调查的146家企业技术设备先进,77?郾4%拥有服装CAD,54?郾1%拥有电脑缝制设备,28?郾8%拥有自动裁剪设备,另有9?郾6%拥有面料理化检验设备,7?郾5%拥有服装吊挂系统,3?郾4%拥有数码印花、染色系统等。多数企业建立国际化管理体系,44?郾8%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2?郾8%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30?郾3%获得全面质量管理,21?郾4%获得5S(或7S)现场管理,9%获得精细化管理,多数企业已积极建立国际化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实施情况较好,50?郾3%拥有企业内部(局域)网,38?郾6%拥有企业网站,31?郾7%拥有办公自动化系统。使用资源计划ERP、企业进销存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分别占比13?郾8%、14?郾5%、11?郾7%、8?郾3%。过半企业对自身生产能力充满信心。被走访的48家企业中,26家认为自身具备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能根据客户的定位设计开发出相应的服装产品,占比54?郾2%;23家认为自身成本控制能力较强,占比48%;18家认为自身技术攻关能力较强,能生产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产品,占比37?郾5%;选择“柔性制造能力”和“精益生产能力”的企业均为13家,占比27%。仅4家企业认为自身科技攻关能力较强,能研发出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新面料,占比8%。

自主创新情况。146家企业中,一半以上未设立研发设计部门,产品转型升级步伐缓慢,84家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设计部门,占比57?郾5%;57家企业建立专门的研发设计部门(企业自建的比例为81?郾1%,与高校合作、与国内公司合作、与国外公司合作等其他各种类型的比例均小于10%),占比39%。不到半数企业开展品牌运营,品牌运营成效不明显,79家企业无品牌运营,占比58?郾1%;28家企业其他商标进行品牌运营,占比20?郾6%;仅34家企业自主开发注册商标进行品牌运营,占比25%。34家选择自主注册商标进行品牌运营的企业中,品牌产品销售渠道前三位是自营专卖店(51?郾5%)、网络渠道(48?郾5%)及商场(36?郾4%),其次是批发市场(18?郾2%)、加盟(12?郾1%)等。34家企业中,19家自主品牌销售占销售额比例在10%以下,占比55?郾9%;10家自主品牌销售占销售额比例10%~30%,占比29?郾4%;3家自主品牌销售占销售额比例31%~50%,占比8?郾8%;仅1家自主品牌销售占销售额比例达80%以上,占比2?郾9%。

转型升级方向。146家企业中,多数企业未来三年投资目标明确,转型升级的重点是产品升级、品牌升级和技术升级,101家选择“技术改造提升”,占比69?郾7%;其次为“人才引进与培养”,47家选择,占比32?郾4%;第三为“打造自主品牌”,44家选择,占比30?郾3%;第四为“营销渠道建设”,42家选择,占比29%;第五为“购置先进设备”,28家选择,占比19?郾3%;第六为“研发设计部门建设”,20家选择,占比13?郾8%。多数企业暂时不考虑产业转移,对迁到外地持观望态度,48家走访调研企业中,32家选择目前不考虑产业转移;结合访谈反馈,由于我市已外迁服装企业成功先例较少,多数企业对外迁外地持观望态度,仅11家企业选择是,其中7家准备外迁至省外欠发达地区。外迁原因主要为“有利于获取所需人才”,7家选择;其次是“降低经营成本”,4家选择;3家企业是出于“优惠政策”的考虑。转型升级信心较为积极,98家网络问卷调研企业(146家有效问卷企业中98家为网络问卷调研,企业转型升级信心基于98家网络问卷调研结果)中,7家选择“很有信心”,18家选择“较有信心”,56家选择“信心一般”,9家企业选择“比较没有信心”,8家企业选择“没有信心”,表明多数企业仍持谨慎观望态度。相对而言,我市仅少数服装企业比较悲观,持积极态度的企业(25?郾5%),明显多于持悲观态度企业(占比17?郾5%)。

制约因素分析

今年服装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从国际消费市场看,国际经济大环境总体上仍十分严峻复杂,欧盟经济持续向下,日本经济面临衰退,美国经济虽有所向好,但财政压力隐现,服装出口总体仍将处于低迷状态。从国内消费市场看,国内经济增速回落,消费者信心下降;品牌服装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支出;品牌商库存高企,通过打折消化库存,加之商场打折促销频繁,导致消费者形成打折购买的心理;终端商业成本持续上涨。

员工、资金和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问题,146家企业中,115家选择“一线生产员工”,占比80?郾4%,排在第一;其次是“资金”,有78家选择,占比54?郾5%;第三是“管理人才”,有41家选择,占比28?郾7%;第四、第五分别是“销售渠道”和“生产能力”,占比分别为19?郾6%、18?郾9%;排在后几位的是“技术”、“技术研发人才”和“研发能力”,分别占比17?郾5%、12?郾6%和8?郾4%。

生产要素成本增加、人民币持续升值是近两年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因素。146家企业中,认为近两年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资成本增加”,有133家选择,占比91?郾7%;第二位的是“原材料涨价”,有100家选择,占比69%;第三、第四的是“购买社会保险”和“汇率升值”,分别有60家和55家选择,占比分别为41?郾4%和37?郾9%;此外,“外需缩减”、“所得税改革”、“电力能源不足”和“出口退税降低”等因素,分别占比15?郾9%、8?郾3%、5?郾5%和4?郾8%。近两年主要原辅料价格及各种费用居高不下,员工工资上涨过快,各项成本均在上升,但产品涨价明显滞后于生产成本上涨,再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部分订单开始转向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

企业最具竞争力的因素局限于加工制造。被调研的146家企业在评价本企业最具竞争力的因素时,认为“产品质量”排在第一,共有98家选择,占比66?郾2%;第二是“企业客户资源”,有64家选择,占比44?郾1%;第三是“产品价格”,有53家选择,占比36?郾6%;第四是“交货期快”,有51家选择,占比35?郾2%;第五、六分别是“企业产能规模”和“生产设备先进”,各有29家、21家企业选择,占比分别为20%和14?郾5%。选择“设计开发能力”、“销售渠道”、“品牌知名度”等因素的不到10%。另外,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146家企业中,139家主要产品为服装,少数企业同时生产服装面辅料。78?郾3%企业生产梭织服装,且80?郾2%产品为休闲服装,时装、童装和户外运动服占比较低。

企业创设自主品牌的意识不足、动力不够、方向不明。146家企业中,79家企业无品牌运营,并且仅24家企业选择未来3年打算创立自主品牌,占比30?郾4%;53家企业并不打算创立品牌,占比67?郾1%。针对未来3年内有创牌意愿的24家企业,选择的创牌方式以自主开发注册品牌为主,共有17家企业选择,占比81%。选择并购或联合其他企业共创品牌的企业非常少,分别为1家和3家。146家企业中,对于创牌存在的困难或不打算创牌的主要原因问题的选择,最主要的一项为“缺少熟练的技术设计人员”,有76家选择,比例为55?郾1%(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的学历普遍较低,48家实地走访调研企业中,34家企业完整填写,其中研发设计人员1—10人16家,11—30人9家,拥有30人以上的研发设计团队仅5家;管理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学历普遍较低,其中34家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比例在15%以下,27家企业技术研发人员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在15%以下,仅2家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在50%以上)。其次为“缺乏新产品营销能力”,有62家选择,比例为44?郾9%。第三个主要原因为“创牌成本过高,超过预期回报”,有61家选择,比例为44?郾2%。此外,30%以上企业还选择“目标市场不明确”、“缺乏市场信息、私营企业融资困难”和“政府扶持力度(资金支持)不够”等原因。设计研发人才缺乏、品牌营销能力不强,使得企业创牌动力不足,同时,对创牌成本高、时间长、成效差的担忧害怕,也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家的创牌热情。

上一篇:武义超市产业亟需加快转型升级 下一篇:主动力·主方向·主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