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时间:2022-09-19 01:26:0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形势下,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进行专业扩充和院系调整的情况,分析了非计算机各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与特点,论述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指出要把握专业特点,体现特色与创新,重视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最后,提出了课程教学方案制定原则、教学内容模块化,网络教学,教材及网站建设等观点。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精品课程;改革;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类别繁多,涉及面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占全体学生的95%以上,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各不相同,对这部分学生加强计算机教学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按照知识结构来构建大学的课程体系,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使每位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不同的专业需求不同,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研究不同专业与计算机科学知识的结合点,从而培养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应当深入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需求和特点,做到准确定位,有的放矢。既要看到其与计算机专业具有共性的一面,又要十分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别。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与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的目的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课时不同,应用方向不同,因此,不应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应该区别对待,进行特色教学。

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很明确,不是要把它作为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而是作为应用技术来掌握。必须树立以应用为目标的计算机教育的思想,要以应用为出发点、以应用为归宿。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全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2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分析

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由于专业的不同,既有共性的基本要求,也有个性化的要求,其应用能力是分层次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层次的应用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有操作使用技能、应用开发能力、研究创新能力。根据专业的不同,其能力也会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算法实现的能力和数据归纳能力、程序设计与开发能力、数据抽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他们应该多学习程序设计课程、数据库应用课程、辅助设计类课程。部分工科学生,还需要具备硬件处理能力,需要学习硬件技术基础。

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软件的应用和维护能力,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具备设计专用软件(如财务管理类软件)、电子商务的能力,他们需要学习数据库知识,初步程序设计与开发知识。

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则更需要学习图形图像技术处理能力,应该学习多媒体、图形图像处理类课程。

对于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在具备基本的技能之后,应具备数据库操作能力和数据库检索能力,需要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

在执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案时,应该依据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的三种能力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特色,从这个高度规划课程体系,落实教学内容,改进实践环节。

3课程教学方案制定原则及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省级精品课程,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面向理、工、文、艺、管类的大学本科生开设。本课程采用理论课教学、实验教学和开放实验三个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总学时6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24学时,开放实验教学8学时。

本课程体系的特点是:既要衔接中学教育基础的参差不齐,又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要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所以如何选取教学内容是本方案的关键。我们制定方案将主要遵循以下几大原则:

(1)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的。教学内容在保证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反映最新计算机领域的成就,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创新意识。

(2) 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3) 以培养学习能力为切入点。不守“旧”,也不唯“新”,遵循“能力优先”原则,兼顾不同基础的教学对象和专业之间的差别,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4) 以案例教学为手段,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以适当的案例为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模块(见表1):

4体现专业特色与创新,重视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

为了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应该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深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和技术实施方案。我们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技能教学,细化为A、B、C、D四类,教学大纲各不相同。

“计算机应用技能A”是面向全校理工类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英文和汉字录入;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能使用IE查找资料,利用FTP上传文件;能熟练使用OE收发邮件;能较熟练地运用Word 2003对文档进行输入、编辑、排版、美化、输出;熟练掌握Excel 2003工作表、数据库、图表的应用;掌握文稿演示软件 PowerPoint的使用;掌握一种网页制作的工具,能运用网络知识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计算机应用技能B”课程是面向全校经济管理类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实践,能够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使用软件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表达、交流和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力的信息技术保证。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当前社会各个领域必备的有关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算法,为理工类各专业学生的后续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英文和汉字录入;具有较好地使用 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能使用IE查找资料,利用 FTP上传文件;能熟练使用OE收发邮件;能较熟练地运用Word对文档进行输入、编辑、排版、美化、输出;熟练掌握Excel工作表、数据库、图表的应用;掌握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掌握一种网页制作的工具;熟练掌握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了解数据库应用程序方法,熟悉网络基本配置,了解程序设计算法。

“计算机应用技能C”课程是面向全校文史法哲类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析归纳和撰写报告等能力的重要环节。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对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软件 Excel 2003、中文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03、网页制作软件 FrontPage 2003、动态网页技术和Internet应用及数据库操作等内容。让学生在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并为学生后继课程“网络应用基础”的学习及参加二级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奠定基础。本课程的实验内容主要围绕熟悉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提高感性认识这一目标进行教学。通过本课程的系统训练,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入门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会观察问题,分析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通过对各部分实验的具体操作练习,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平台,熟练地将办公集成软件和常用工具软件应用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和信息交流,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邮件,掌握一种网页制作的工具;熟练掌握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熟悉网络基本配置,了解动态网页设计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应用技能D”面向对象是艺术类一年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使用技能,具有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学生能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能力。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掌握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能力;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基本知识,具有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使用能力;掌握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基本知识,具有对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能力;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应用,包括图形图像处理、二维动画制作;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熟悉简单网站和网页的制作,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简单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计算机基础概论”所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达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的对有关多媒体专业软件的学习,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5网络教学,教材及网站建设

重视并建立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网站,提供网上实验、练习、考试与交作业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教学,教师把电子讲稿、布置的作业、习题及考试模拟题均放在网上。学生什么时候都可以浏览教学网站,教师也可以灵活地查看学生的作业,这样教与学互动,有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组织一批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主讲教师,编写出版该课程的精品教材、制作相应的电子教材和多媒体课件。自行开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无纸化考试系统,设计制作计算机操作实时测评考核系统。通过这一系统,一方面学生可检测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另一方面使得教学更加规范高效。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为:课堂教学多媒体化,教材电子化,课程辅导、实验、练习、考试与交作业网络化。已经上网的资源有:教学大纲(包括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电子版教材,实验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考试(模拟)试题,大学计算机考试系统-1,大学计算机考试系统-2等。

教学网站见图1:

参考文献:

[1] 浩歌. 再谈改到深处是教学[J]. 中国高等教育,2009(05):1-3.

[2] 郝德永. 课程的时代状况与问题[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2):1-4.

[3] 谌新年,郭芳,段屹峰.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08):23-24.

[4] 奚春雁, 郭小明. 北京大学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7(7):1-3.

[5] 李先贤. 英国大学计算机教育特点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7(7):45-48.

[6] 冯祥胜. 大学计算机基础[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7] 冯博琴. 大学计算机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詹国华.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程(修订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Excellent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Basic Computer Science for Non-computer Majors

ZHOU Qi-nian

(College of Informatics and Electronics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For the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 resent years and most of the expansion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faculties of professional adjust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ques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the non-computer majors students’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discusses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omputer-Based Teaching. This article is also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eaching skil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The writer puts forward the view of that teaching the principles of program development, teaching content modular, network teaching, teaching materials and Web site building and so on.

Key words: non-computer major; university computer; excellent courses; reform; construction

上一篇:树立精品意识,注重教学积累,建设优秀教材 下一篇:理工科本科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