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时间:2022-09-19 01:08:07

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和应对措施

随着人们对教育关注度的提高,有关教育的问题在各种媒体的上榜率也越来越高,近几年,“问题学生”已经成为教育、家庭、社会的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很愿意将自己在接触、处理此类问题时的一些收获和心得表达出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成因分析

几乎每一的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这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探访他们的家庭背景,单亲的、不和睦的,留守儿童、父母忙,疏于管教的、受父母赌博等不良恶习影响的等等。这些孩子平时或者经常泡网吧、玩游戏,或者看不健康的书籍与影碟,或者混迹社会痞类之中。他们大多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认可,由厌学而逃学,进而叛逆学校、叛逆家庭、叛逆社会。

二、应对措施

首先,教师、家长应摆正心态,用平常心来对待这样的问题学生,这样就不会因这些问题而感到愤怒和不可理喻,也就避免了感情用事。

第二,坚信每个学生都会成才,用积极、期盼的情感和态度去感染学生,去构建适合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的思路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宽容和善待学生,歧视和惩罚只能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管、卡、压”这种由上而下的传统教育观念并未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所期望的结果。相反,如果我们的教育者放低一点姿态,多渗透一些生活化、人性化的东西,我们的教育就会具有无限的亲和力。我们不妨听听一位曾经的“问题学生”转变后的心声:“老师,我不怕你的责骂和训斥,我不怕你的教鞭和拳头,但我怕你的轻言和细语。”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试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者在面对孩子第一次逃学、打架、抽烟、喝酒、偷东西时,采取的不是让学生感觉逆反的苦口婆心式的教育,而是更人文化的朋友式的关心、引导,你会发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孩子,竟是那么知耻而后勇,甚至是那么优秀而上进。我想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教育者为人父母或为人师的责任和乐趣所在呢?

第三,善于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大张旗鼓的鼓励“问题学生”难得的转变,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期盼,遏制妨碍他们健康成长的讽刺与打击。如果我的初中班主任知道我现在是一位光荣的人民教师,而且还是协助学校管理的中层干部,他是断然不会相信的。

那时的我是个极淘气的男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眼中的“双差生”(学习差、课堂纪律差)。但是上了高中后,高中班主任让我在成功体验中学会了自尊、自律和自强,并最终走向了成功。因此对于问题学生,建议教师们不要无谓的感慨:这样的孩子如何教?而是积极地、建设性地思考、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拓展学生成才的空间。

第四,让学生在学校倡导的活动中感受到乐趣。“问题学生”的确有很多缺点,但他们是否没有优点呢?显然不是。我们知道学生都喜欢老师、家长提到他的优点。找孩子的缺点目的是让孩子改正,但总是这样会使孩子和你的心情愈来愈坏。反之,找孩子的优点会使孩子和你都感到愉快。所以睁大眼睛努力寻找孩子的进步、优点是转化他们的关键。

第五,让孩子自己和自己比。“问题学生”成绩差、行为习惯不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不要指望在短时间内把他们转化过来。教师、家长不要把孩子与周围的孩子相比,而应引导孩子把今天的他和昨天的他、明天的他相比,同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肯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就感。

当然,如果我们把这种教育观念转变的责任和义务全部放在我们的教师身上,也是有失偏颇的。在学校,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五天的效果,往往会不及在校外一个小时的感染、影响。如果不注重全社会的同步教育、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把希望都寄托于学校,把责任都归咎于学校,那是对教育的狭隘认识。

最后,我们应该相信,在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关心下,我们的教育将不再有这样的困惑!

上一篇: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下一篇:我要的爱情是两情相悦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