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围绕市场 发展新型现代茶业

时间:2022-09-19 12:32:56

坚持围绕市场 发展新型现代茶业

茶叶是山区的重要富民支柱产业。过去,山区茶叶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茶园基地面积小,种植管理技术落后,加工能力不足,产品供不应求。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这些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山区茶叶产业发展又面临新的困难与问题:一是随着建设与投产茶园面积的扩大,传统市场正逐步饱和;二是山区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后,用工成本急剧上升;三是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以及市场的拓展与延伸,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四是消费者健康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消费安全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绿色、有机产品必将成为消费的主流与方向。在此新形势下,山区茶叶产业要突出重围、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思维方式,坚持围绕市场,发展新型现代茶业。

一、从抓市场入手,围绕市场抓产业

传统的茶叶产业发展方式是围绕基地抓产业,有了基地就有了“本钱”,谁的基地面积大,谁就是“老大”。然而,在产品供给日趋充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产品能不能顺利地进入市场并成功销售,才是一个地方产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因此,山区茶叶产业必须从抓市场入手,生产市场畅销的、富有竞争力的产品。这就要求山区茶叶产业要紧紧围绕“市场”这个中心,以市场为“风向标”,建立全新的发展模式:一是在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增强本地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实现“造船出海”的同时,要主动引进市场影响力强、认可度高的大型茶叶企业,或者熟悉市场、占有市场的茶叶销售企业,通过联营、重组、兼并、托管等方式,实现“借船出海”;二是在最大限度地彰显本地产品特色与优势的前提下,按照“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组织加工茶叶产品,按照产品对原料的需求建设茶叶基地,真正把茶叶基地建设成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使“产品”成为能够有把握销售掉的“商品”;三是始终树立竞争意识,把握产品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让产品不仅“卖得掉”,而且价格合理,效益适当。

二、加快茶园流转,促进企业、品牌整合

经营过度分散,是当前茶叶生产组织化、专业化、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根本原因,是发展现代茶业的最大障碍,因此山区茶叶产业必须加快茶园流转步伐,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山头主义、家族企业、小打小闹,是经营成本高、市场影响力弱的主要原因,其生存空间小、压力大,难以适应现代市场需求,难以推动产业发展,因此山区茶叶产业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政策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通过项目、资金支持,促进企业与品牌间的整合,或者建立“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模式。其根本目的:一是使茶叶企业实现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迈进;二是壮大企业的实力,增强其拓展市场空间的能力;三是通过企业间优势互补,实现基地、设施、人才、资金、品牌等资源的科学配置、合理共享、高效利用;四是便于对建园、采摘、收购、加工实施全程标准化控制,进而实现对产品质量与产品质量安全的“精准”控制;五是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三、按照市场需求,改造、建设高标准茶园

茶园的建设、管理与改造,要坚持由企业主导,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一是对现有茶园,择优进行管理、改造,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强化管理,使其迅速由低产、低效茶园变为高产、高效茶园,而对环境不太适宜、立地条件差、基础太差的茶园,可以酌情放弃,争取实现“以少胜多”;二是变“要我建园”为“我要建园”,坚持以企业、茶农为建设主体,按照市场需求新建高标准茶园,重点建设适合机械化作业(机耕、机修、机防、机采)的现代无性系茶园,争取建设一块、成型一块、高效一块,努力使新建茶园产量提高、质量提升、采摘提速、成本下降、效益大增,以此调动茶农种好茶叶、管好茶园的积极性;三是新建茶园的品种选择与栽培管理,都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与加工需求进行调整,坚持“专用型”、“良种化”;四是注重建设绿色、无公害防控病虫害示范样板,大力推进茶叶绿色、无公害栽培,积极倡导有机栽培,抓好“三品一标”认证,使出产的鲜叶符合产品加工要求,加工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四、加快机械化步伐,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用“机器”替代“人工”,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山区茶叶产业也不例外。因此,茶农要认清形势,加快茶叶耕作、修剪、病虫防治、采摘、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步伐与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特别是要加快采茶机械的引进与筛选,推广适合山区使用的采茶机械,同时加快茶园的修剪与改造,使其适宜机械化采摘,努力破解山区采茶工严重不足、工价过高等难题,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夏秋茶开发,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五、制定技术标准,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

发展现代茶叶产业,必须走标准化道路,即要从基地规划、品种选择、种植方式、管理措施,一直到制茶加工包装,都要建立全程的量化技术标准,同时要抓好茶农与茶叶加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把技术标准,促进技术标准在茶叶各个生产环节的全面落实,增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以确保销售到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可控、优质稳定。只有这样,山区茶叶产业才能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信赖,才能进一步彰显品牌,进而扩大市场影响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六、用足用活政策,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农业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领导重视与政策支持,特别是发展见效时间较长的茶叶产业,更需要争取领导重视,确保政策倾斜到位、资金落实到位、措施推进到位。为此,地方政府必须用足用活政策,整合项目资金,坚持在茶叶生产和加工等关键环节上给予扶持,同时要支持业务部门加强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监管,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让有限的资金真正发挥出最大效益。

作者简介:熊飞 高级农艺师,已发表农业科普文章数十篇。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

上一篇:电视民生新闻的问题和本质回归 下一篇:“穿新鞋,走老路”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