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实践策略

时间:2022-09-19 11:40:10

浅析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及实践策略

摘要:写字对提高文化素养有重要作用,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因此,上好写字课,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写字教学;时间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91-02

俗话说得好:“书品即人品,写字学做人。”字是人的门面。书法家孙龙华先生这样说:“中国人要工工整整写好中国字。”可见,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写字教学也是小学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但遗憾的是,现在中小学生写字水平逐年下滑,从写字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结合我校实际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社会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脑打字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不重视写字了。到一所学校或者是某一个班级谈及写字教学都认为可笑,传统书法的地位被削弱,使社会认识淡化。所以目前,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是不是人们的生活形式变了,就连我国传统国宝――汉字艺术也难以让人接受了。

二、学校因素

为了评价学校工作,有关部门制订了严格的达标标准,但其中唯独没有书法达标内容。为了追求教学成绩,不少学校领导和老师认为设写字课是多此一举,有些学校把正常的体育课都挤丢了,写字课更是无从谈起;有的学校按课标要求在课程表上排了写字课,但也很难坚持下去,形同虚设。

三、教师因素

现在有很多教师写字基本功不强,没有写字素质高的教师就难有写字素质高的学生。教师板书很难对学生起示范作用。不少教师在板书时不太注意,字迹忽大忽小,笔迹龙飞凤舞,甚至写错别字,而这对于善于模仿的小学生来说,耳濡目染,负面影响极大。

四、学生因素

学生作业负担加重,导致了学生的写字水平低下。不难发现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因为作业量较少,还能较认真地写字。可到了四五年级以后,由于作业量的增加,学生的写字水平就普遍下降。还有学生缺乏练字兴趣。认为以后又不当书法家,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练字。那么如何加强学校的写字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端正态度,转变观念。作为学校的领导也好,教师也好,应从只重视知识、只重视成绩转变到重视实际能力,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其实,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使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转变观念,才能真正行动起来,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2.培养师资,树立榜样。抓好写字教学,关键是培养教师队伍,要想每个学生都能写得一手好的字,必须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自身书法艺术修养非常重要。学校应该拥有专职书法教师和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让学生接受正规的写字教育,对学生进行写字修养的熏陶感染。

3.激发兴趣,评价及时。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写字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推进学习的内在动力。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激趣方法:(1)故事激趣。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因此,在写字教学中,笔者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如:怀素写字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王羲之“力透纸背”的故事,柳公权勤奋练字的故事等。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从而受到激励。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当然教师要注重到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情节要与教材内容相符合,这样,“讲故事”的形式就能起到更好的激趣效果。(2)儿歌激趣。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读好记。因此可以把教材中的执笔方法、书写规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培养爱好。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竖”像小棒棒,“钩”像人踢脚。这样就让学生一下子记住了基本笔画的外形。如:“三点水这样写,上点下提一直线,半点突出才好看。”“撇捺在上像把伞,在中像鸟飞,在下像支架。”……生动的讲解,准确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形象动作,亲眼看到了起笔、行笔、收尾的全过程,书写汉字也就化难为易了。(3)活动激趣。教学中教者要充分组织一切新奇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竞赛”是个有效的办法。儿童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因此,教师可有意引进“竞赛”。如: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放进学习园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提高他们对写字的爱好。

4.严格指导,督促养成。(1)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即“头正、身直、脚放平、胸部距桌子一拳”。这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措施,但小学生年龄小,认识能力较差,行为习惯还未经养成,因此极容易忽视写字姿势,这就要求教师随时随地督促检查、指导,并采取适当措施如表扬等来促使学生保持正确书写姿势。(2)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这是写好字的前提条件,因为执笔不仅影响指力、腕力运用的灵活性,而且影响儿童肌肉发育,更甚者直接威胁到小学生的视力。(3)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掌握汉字间架结构及笔顺的基本笔顺规则。字写得规矩才好看,要合规矩必须掌握基本笔顺原则,如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进人后关门、先横后竖等原则。

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汉字则是这一语言的文字体现,学好汉字、写好汉字对掌握语言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的分目标把这一点放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见其重要性。虽然写字本身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劳动,但是只要我们教师肯多花点心思,多为孩子们创设条件,孩子们就会快快乐乐地学写字,并能写好每一个字。

上一篇:探析英语教学之研究性学习 下一篇:浅谈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