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小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9-19 11:07:15

关于完善小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摘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做的贡献始终不容忽视。但是在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缺陷日益凸显,完善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型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开展现代化竞争的重要形式。国有企业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同时,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将对小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加以分析与阐述。

一、小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企业长期依赖于政府的庇护,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资金的使用价值与效率等问题。由当前情况来看,虽然小型国有企业已经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层仍然对财务部门的决策权有所疑惑。而财务管理人员也对国有企业的决策了解较少,不能表达自己的明确意见造成经营决策出现偏差甚至失误。另外,由于小型国有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度不高,造成财务人员的待遇较低,人才流失严重。

(2)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目前,小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不一致、宏观财务目标和微观财务目标不一致。以国有企业现阶段的发展来看,财务目标并不等同于财务管理目标,而是体现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即宏观财务目标,以此确保利益均衡。我国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经济成分,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更多地承担了社会责任,既要盈利,又要保障社会稳定,解决社会就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有企业不可能完全按照自身意愿经营。

(3)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问题不严谨。在我国小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资金管理问题常被忽视。由于企业管理者多以收益的快速增长为目标,财务管理的制定多偏向投资规模,而企业则通过自由资金或者债务来保证运营,必然造成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常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另外,由于中型国有企业的规模小、财务机构简单,财务管理工作极易被忽视,内部财务制度不完善,在资金的使用管理方面缺乏严谨规划,再加上企业规模、人力、财力的限制,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

(4)财务预算落实不到位。一方面,由于小型国有企业对预算管理的考核意识薄弱、不明确考核目标等原因,造成单位在预算项目结束后,缺少对预算落实状况的科学分析、控制、考核及评价。企业的资金投向是否科学、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超支现象等问题不够重视,对下一期的预算编制工作不能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难以发挥其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开展预算落实的奖惩制度,预算的落实与员工的绩效不挂钩,造成预算的执行工作缺乏约束力,在执行预算过程中随意更改资金用处,资金的利用率明显降低,浪费现象普遍。另外,有些小型国有企业虽然设立考评机制,但是却没有科学的规范性,多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有对预算落实情况起到约束作用。

二、完善小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1)树立财务管理意识。小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应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以市场经济为着力点。在计划经济时代,财务工作主要为记账、算账、报账。很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因此,必须树立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新观念,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例如强调企业领导者对财务管理的支持,考核领导业绩时应侧重“对财务知识的掌握及重视财务工作”等内容。另外,由于国有企业很多领导没有从事过财务工作,对财务工作不了解,这就需要企业财务人员有高度责任心,及时向领导汇报财务管理情况,促进企业领导主动了解财务知识,更好地带领企业进步。

(2)确定合理的财务目标。国有企业若想实现自身利益,最重要的财务目标即利润最大化。从根本上来讲,也就是国有资产的保值或增值。小型国有企业的财务目标主要服务于企业的主体利益,也就是未来国企发展方向。对于实现财务目标的机制来说,实质上市企业产权机制的转换,也就是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国有企业享有独立经营权,以此确保国有企业自主、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3)加强对资金管理的重视。企业资金的周转情况与企业内部多方面息息相关。若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小型国有企业领导者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资金的使用、管理、控制责任不仅在于财务部门,而关系到企业的各部门、各个生产环节、各个员工,因此资金管理工作应层层落实,才能提高资金运用的效果。一方面,应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实现业务与财务相结合;另一方面则重视成本控制,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强化存贷与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在资金管理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让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有效配合;其次,预测资金支付与回收时间关系;最后,则是资金的合理配置,加强流动资金与固定资金的配合,以发挥最佳经营效果。

(4)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完善小型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管体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强化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有效的执行监管体制及收支约束制度。一方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监管体制是强化预算管理的重点内容,预算制定完成后由上级单位批复,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并需要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防止资金的肆意浪费;另一方面,收支约束制度与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均有关,从宏观管理到具体的日常行为,都应做到有序的预算执行,并确保经费有步骤、有计划的使用,以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后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外资,2010(3).

[2]邱红.对国有企业不正当财务行为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3).

作者简介:相焕萍(1970 -),女,山西人,经济师,现就职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上一篇:浅谈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