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究

时间:2022-09-19 11:01:02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究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下面是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催化剂,只有学生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与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于人类的动机才能激发创造潜能,才可能产生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感知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如:镁条燃烧的实验、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火爆炸的实验、喷泉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才能起到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科学家研究化学的历史等来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可提出:酸能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但是为什么在制备氢气和硫化氢时,却要用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应用稀硝酸?在讲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时,可利用其性质的对比和分析,从而提出除去杂质二氧化氮的方法。在进行硫化氢还原性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1、硫化氢是酸性物质,为什么不用浓硫酸干燥?2、硫化氢和浓硫酸会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3、硫化氢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还是还有剂?通过设置情境,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三、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演示实验由教师是在讲完性质、原理之后,按照教材中所要求的来做验证实验。它虽然能体现出实验直观、鲜明的特点,但学生在教师演示的整个过程中只起到看表演的作用,他们并没有参与到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且这样的演示实验也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激发。于是教师在演示实验中进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在做演示实验之前,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如“应该怎样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没有其他的设计方法?”有意识地创造一种探索的氛围,尽量展现实验过程,使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过程,不再是教师的独立活动。

第二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他们对所提出的问题有个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步:组织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演示实验的创新能力培养。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展现创新能力

创新的基础是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兴趣实验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发现自己的个性。例如,可以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在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有意义的实验。

总之,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艺术发展之音乐游戏化教学浅论 下一篇:谷教授谈养生:吃得好,就是吃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