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教育为抓手,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19 10:55:30

以科技创新教育为抓手,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近年来,山东省文登市张家产中学以课改为契机,以科技创新教育为抓手,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这所乡镇中学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所特色学校。

一、理念导航,谋求内涵发展

课改伊始,张家产中学面临着大多数农村学校相似的困境:管理方式传统,教师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困惑之余,我们试图探索一条突破之路,谋求学校内涵发展。几经思索、论证,我们决定从“发明”入手,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从而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教学注入“源头活水”。我们确立了“尚自然、展个性、崇创新、增才智”的教育理念,制定了“让教学活动充满师生生命的活力,让师生尽情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的学校发展愿景,明确了“育创新之人,办科技创新教育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为此,学校提出了“一年探索、三年规范、五年提升、十年成熟”的“两段四步”发展规划——五年一个阶段,用十年时间打造科技创新教育品牌学校。

在制度层面,我们以“育创新之人”的校园文化核心为灵魂,以课程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为保障,逐步探索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为学校在创新之路上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学校先后出台并完善了《张家产中学新课程管理方案》《张家产中学科技活动管理方案》《张家产中学科技教育管理制度》《张家产中学科技教育评价方案》《班级科技活动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将“科学规范、人本高效、精致创新”的管理理念落到了实处。

在教学层面,围绕科技创新,一方面,学校先后开展了“校园科普发明”“普及科技发明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小学科技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研究”“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四个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创新之路;另一方面,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到省内科技教育开展较好的章丘四中、省实验中学等学校“取经”。“取经”之行带给老师们极大的震撼:课堂上孩子们思维活跃,智慧的火花时时闪耀;展室里孩子们的作品更是让老师们震惊,由衷感到中学生科技教育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是展示师生才华的大舞台。

自此,以“唤醒学生问题意识”为核心的第一轮科技创新知识普及活动拉开帷幕,我们引导学生从敢问开始,逐渐到善问、会问。让学生跳出课本,不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跳出课堂,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紧接着的第二轮活动以“学会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技法”为目的,在强化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方法。两轮活动开展的最大收获,在于更新了理念,找到了方法,激活了师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师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从开设科技活动小组,聘请校外辅导员对老师、学生进行指导、培训做起,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生活,提倡刨根问底的提问与研究,从身边的小事中寻求创新的灵感。由此,学生的作品就不断诞生了,如学生在医院打吊瓶时琢磨出了“安全输液装置”,在帮家长采摘苹果时想到了“高枝摘果剪刀”,帮家长割麦子时想出了“折叠镰刀”的创意,等等。

二、多措并举,构建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

办学理念明确后,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对教育教学管理、方案设计、课题研究、学生科技活动等进行细化分工,将科技教育写入学校发展总目标中,着力构建起涵盖教育纲要、学习教材、教育模式、评价体系、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完善的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

组织编写了《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纲要》(以下简称《教育纲要》)。《教育纲要》中细化了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使各年级的科技创新教育形成了一个既相对独立又层级递进的发展体系。

编写了科技创新教育学习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编撰了“走近科学”系列校本教材,包括《科学博览》《创造与成长》《生活中的发明》《未来科学》,分别作为初一至初四学生的必修课程,从发明的意义、方法、思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列指导。

明确了科技创新教育的学习模式。我们认为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的教学过程应更注重体验与实践,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经过不断实践,我们形成了拓展性学科课堂教学、开放性科技课堂教学、体验式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完善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依据学校《教育纲要》要求,我们开设了必修课、选修课、学科渗透课、实践活动课等。

建立了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我们采取“指标分解,星级评定;关注过程,活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评价。将学生的科技创新行为分解为“创新品质”“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成果”四大板块十一项具体指标,每个指标都采取星级评定。同时,每个学生建立创新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自己的创新活动成果,作为过程记录和评价的载体,采取自评—组评—班评的三级评价结合方式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作出客观评定。

完善了科技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科技辅导教师要具备更多的跨学科知识,我们建立了课题研究—案例研究—校本培训(沙龙)—反思提高相结合的科技教师专业成长体系。

为了保证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健康运转,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创设科技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是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前提。为建设校园创新文化,发挥环境熏陶的作用,我们建起了以创新为主题的校园雕塑,依托教室走廊制作了科技画廊,向学生介绍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展示我校学生的发明作品;建设了科技展室、科技活动室,让学生感受科技的乐趣;邀请威海科协工作人员进校讲座,消除学生对科技发明的神秘感。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兴趣,为科技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基础。在科技教育体系中,教师是关键的一环,我们从三方面入手,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连续派出多名骨干教师分别到市科技局、市科普协会、具有国家级研发中心的天润曲轴公司学习,掌握第一手科普、科研工作材料。回来后以校本教研的形式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丰富教师的发明类教学知识。购进大量相关书籍,供教师研读。

上一篇:小议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的有效教学 下一篇:中小学生同伴冲突解决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