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级导师对大学新生的管理与引导

时间:2022-09-19 08:17:37

论班级导师对大学新生的管理与引导

【摘 要】大学新生是一个新的群体,他们脱离了充满紧张感的大学前教育,步入了相对自由而又需要自我约束的大学校园。放松的新环境会让很多同学迷失自我,如何正确地建立班级管理体系并引导新同学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成为大学新生班级导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新生 班级导师 新生教育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这是我来到工程大学任教的第一个学期,也是我担任班级导师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同时还是我所带的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如此多的“第一”表明班级导师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挑战,经历了这个学期的历练,我对学生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如何让新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上感受颇多。班级导师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引导者。一名好的班级导师可以帮助学校更加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本学期我担任了14级电气5班和6班的新生班级导师,在此我把我作为班级导师的几点体会和读者进行分享。

一、组建班委,培养学生干部,建立班级制度

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培养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学期初,我通过对学生档案的了解,通过新一轮的民主选举,成立了班团委。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上,我注重从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对班干部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能力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同时在学习上、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上鼓励他们大胆去做,使他们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开展学生自我管理,以形成班集体的向心力,树立良好的班风,让学生感受到主人翁地位和团队亲和力,将使班级管理更加轻松,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培养学生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党建工作

一个健康的学生,除了在生理上的成熟与健康外,心理素质的好坏也同样重要。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心理辅导尤为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许多同学容易产生不适应的反抗心理。所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深入学生内部,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最近在生活、学习、心理上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及个性。

2. 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教会学生学会感恩、惜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作风。

3. 平等对话,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找班级导师。

4. 对学生进行入党动员,鼓励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鼓励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

三、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不再有家长天天念叨着努力学习,不再时刻担心如果考不上大学自己该何去何从。忽然减轻了高中时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忽然有大把的时间供自己自由支配,这时的他们可能会有些找不着北了,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好。如果没有人指引他们,或许他们将把这些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游戏、玩乐上。所以,开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将显得非常重要。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荣誉感,使学生树立不畏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

四、狠抓班级学风,拓展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如果把一名学生所有学习的东西比喻成一台电脑的话,那么学生参加的社交活动、文体活动等相当于一台电脑的软件,而硬件我想就应该是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了。一台好的电脑仅仅装上最优秀的软件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强大的硬件设备的支持,无论软件如何更新换代,整台电脑无异于空中楼阁般不切实际。因此在新生的学风建设与学习成绩上,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来加强:

1. 利用班会时间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利用主题班会时间让学生领悟知识的重要性。

2. 与各学科老师沟通联系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各科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与学生谈心的方式,了解及鼓励学生,并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3. 以寝室为学习单位,同学中互帮互助,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 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学院、各部门、老师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多参加相关培训及活动,在培训中学到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体验,全面增加自身知识构造。

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告诉我说:管理学生的工作更像是一场与学生的心理战。要么老师成功地建立了班级管理机制,那么之后几年的管理将会越来越轻松,学生会在这样有序的机制及管理下健康发展;要么老师未能成功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机制,那么之后几年的管理将会遇来遇难,学生将按着各自千奇百怪的道路发展。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班级导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一定要从早抓起,先制定好培养方针与制度,以后的管理才能得心应手,从而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双赢。

【参考文献】

[1]蔡慕贤. 大学生教育的柔性管理[J]. 经营管理者,2009(09).

[2]郭占国,靳宝兰. 论激励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电子教育,2000(04).

[3]郭光初. 社会化人格的培养与大学生教育[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4(01).

[4]谢桂萍. 如何面对90后学生教育[J]. 吉林教育,2010(35).

[5]黄杉.“90后”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J]. 成功(教育),2010(03).

[6]丁正.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和谐校园[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7]孙国强,刘涛.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 知识经济,2010(10).

[8]黄桂琴. 管理激励与约束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J]. 中国电力教育,2008(22).

[9]张晓凤. 建立健全班干部考核评价体系[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S1).

[10]张国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 思想教育研究,2008(04).

上一篇: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教学管... 下一篇:小学儿童领导力特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