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趣话

时间:2022-09-19 04:15:37

生活中的趣话

笔的祖先应当是中国人发明的毛笔。尽管毛笔为世人留下了无数书法珍品,但它并未像其他的中国古明那样传入西方。这或许是因为欧洲的文字不太适合用柔软的毛笔书写。欧洲人习惯使用的鹅毛笔是古埃及人发明的,其历史也相当悠久绵长。用鹅毛笔书写时,用力大一点笔画就粗一些,轻轻用力就可以写得细一些。鹅毛笔既能蘸墨水写,又能连续书写,只是用久了,笔尖会被磨秃。

1829年,英国人发明了钢笔尖。它圆滑而有弹性,书写起来相当流畅,深受人们的欢迎。然而,这种笔必须蘸墨水书写,而且容易弄脏手和纸。为此,另一个英国人在笔杆里加了一个装墨水的囊和一根导流管,这样就不需要蘸墨水了。但是,尽管他还在笔尖装了一根细细的金属针,试图控制墨水的流动,不听使唤的墨水还是经常将纸面弄得一塌糊涂。

你现在能用上一支书写顺畅且不漏墨水的钢笔,要归功于一位名叫沃特曼的保险公司业务员。当年,他好不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谈妥了一笔大生意。签订合同时,他给客户递上一支精美的钢笔。谁知正当客户提笔欲签时,笔尖滴下一大滩墨水,把好好的一份合同弄脏了。就在沃特曼急忙再去拿一份新的合同时,竞争对手乘虚而入,与这位客户签下合同,夺走了这笔数额相当可观的生意。盛怒之后的沃特曼发誓要设计出能够自如控制出水的真正意义上的自来水笔。历经4年的艰辛努力,沃特曼终于在1884年研制成功了如今的钢笔。

1888年,一位美国人设计出了最早的圆珠笔:在笔的前端装一个小圆球,笔杆内装墨水。书写时,随着小圆球的滚动墨水就留在了纸上。但这种笔不仅圆球的滚动不灵敏,而且墨水的流出无法控制,所以一直无人问津。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的1943年,一位匈牙利人用油质颜料替代墨水,用小钢珠做笔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圆珠笔。不久,商业化的圆珠笔被投放市场,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叫做“原子笔”。其实,这只是精明的商人利用美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招徕顾客的手段。圆珠笔可长时间书写,且携带方便,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铅笔诞生在英国。1564年,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了英国,吹倒了坎伯兰郡的一棵大树;一大片像煤一样的黑色东西在原来的树根位置了出来,后来人们发现那里的地下是一个石墨矿。最初是当地的牧羊人用石墨片在羊身上涂画,给它们做标记。后来,精明的商人就把石墨片切成一条条,取名“印石”在街上叫卖。这种石墨印石的第一个缺点是染污手指,一位不知名的天才用布条把它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第二个缺点是容易折断。一位人称“业余化学家”的德国工匠,把石墨粉和硫磺、锑、树脂搅拌在一起,再做成棍棒状,这种混合物印石就比纯石墨的印石硬得多。

不久,一位法国化学家在石墨粉里加入黏土,做成圆柱体后再放入窑里焙烤,制造出的印石比人们梦想的还要好。通过掌握石墨粉与黏土的比例,能使生产出来的铅笔在等级上从硬到软,在字迹颜色上由浅灰到深黑。后来,一位美国木工发明了一种可以制造标准木板条的机器。每块木板条都由机器从头至尾冲槽,槽深正好是石墨圆柱体的半径。然后用两片冲过槽、松紧合适的木片把石墨棒黏合起来,做成了第一支现代铅笔。

如今的铅笔有300多种,其中学生使用的标准铅笔可以画出56千米长的线条,写4.5万个字,而且还带有用黄色金属包裹的橡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铅笔制造也已“全球化”了。最好的石墨出产于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和墨西哥,最好的黏土出产于德国,最好的橡皮出产于马来西亚,最好的蜡出产于巴西,用于机器中搅拌石墨和黏土的鸡蛋大小的鹅卵石出产于比利时、丹麦,而最好的带有芳香味的木材则出产于美国。

人类最早的锁门方式是用绳子打成错综复杂的结把大门捆紧,绳结只有打结的人才知道如何解开。据说,能解开著名的“戈尔迪亚诺难结”的人就能够统治整个亚细亚;而颇具“横向思维”的亚历山大大帝解开此结的办法,是挥剑斩断了它。

考古人员曾在伊拉克赫尔沙巴德地区的一处宫殿废墟中,发现一把1.2米长的木质钥匙,这把钥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它是一种形状类似牙刷的、一头有很多木栓的杠杆。只要把钥匙插入锁眼,这些木栓就会嵌入锁里同等数量槽沟中,转动杠杆就能把锁打开了。19世纪中期出现的弹子锁的发明灵感,就来源于这种最古老的锁结构。

2008年,要求重返家园的巴勒斯坦人制造了一把长10米、重2吨的钥匙。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钥匙。上世纪末,苏富比拍卖行在一次拍卖中以1150万欧元的天价,拍出了一把公元7世纪留传至今的钥匙。这或许是目前世界上私人拥有的最昂贵的钥匙。

如今,电子汽车钥匙、条形码钥匙卡、建立在指纹和眼角膜识别技术上的开锁系统,都已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富有创造性的人总会为一些不起眼的日常用品开发出新的用途。经过改良的钥匙可以当做螺丝刀、指甲锉、酒瓶起子,甚至酒精检测器。瑞典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发明了一款酒精检测钥匙;在这种汽车钥匙的顶部装有一个微型测试口,驾驶员在发动汽车前必须对着这个测试口吹气,一旦该装置检测出的酒精浓度超过相关标准,发动机就无法启动。

大约六千年前,人类最早的“时钟”——日晷在巴比伦王国诞生了。古人根据指针影子的长短和方位变化掌握时间。距今四千年前,漏刻问世,人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昼夜时间了。而钟表的出现,则是十三世纪中叶以后的事。

发明日晷的灵感来源于古人立杆测日。太阳从东方升起,长长的杆子的影子倒向西边,随着太阳往天顶的移动,影子慢慢地缩短,且绕着杆子转动;中午,太阳到达头顶,杆子的影子最短,夏至那天中午,大部分地方甚至没有影子;中午过后,杆子的影子倒向东边,随着太阳向西落下,影子逐渐变长,且绕着杆子转动。也就是说,在太阳的照射下,杆子的影子始终绕着立杆点右旋转动。之所以右旋,是因为立杆测日是当时生活在北半球的古人干的,而且一年之中太阳总是偏向南方的缘故。如果在南半球立杆测日,影子的转动方向就正好与北半球的相反,是左旋的。因此,当北半球的人制造机械表时,已经习惯了杆子影子右旋转动的他们,自然就选择了让指针右旋的转动方式。

希腊神话中的万神之首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送给人类后勃然大怒,命令手下用铁链将他锁在一块大岩石上,这一锁就是好几个世纪。后来,普罗米修斯被大力士救出,但手指上却永久留下了一个带着一小块岩石的铁链环。相传这就是戒指的起源。古人称戒指为指环。指环的宽度比如今的戒指大很多,指环上通常刻着自己的名字或姓名的首字母或家族徽章。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带有雕刻图案的指环一直被当做印章在邮件的封口火漆上落款,既能确保邮件保密又可标明寄件人姓名。直到今天,还有人戴着这种图章戒指。

早在几千年前,埃及人就将戒指视做永恒的象征。当时的埃及最流行镶有绿皂石的铜指环,这些绿皂石通常被雕刻成埃及人崇拜的昆虫的模样。考古发现,古人用来做戒指的材料十分丰富,从金、银、铜、铁到玻璃、石膏、碧玉、玛瑙、象牙、琥珀、黑色大理石等等。在古代,戒指还被用来辟邪。因为古人相信彩色的石头拥有特殊的力量,具有治病的魔力。直到今天,宝石仍以其光彩夺目的外观深受人们喜爱。

古罗马人率先将戒指作为订婚信物。其实,互赠婚戒的传统在其他民族同样盛行。希伯来人将婚戒戴在食指上,印度人则喜欢戴在大拇指上。在中国,流行把婚戒戴在无名指上的传统,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古希腊人相信无名指的血脉连接着心脏的脉络,是一条“爱情之脉”。 而将互戴婚戒正式确立为结婚仪式的一个环节,则始于公元860年。

上一篇:去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本真追求 下一篇: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学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