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生活之源,浇作文之花

时间:2022-09-19 03:19:25

引生活之源,浇作文之花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语文课程标准》也向我们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惟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抓住生活中的契机,指导学生感受、体验、认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这样,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下笔有神。

一、借偶发事件,品头论足

那是刚开学的一节作文课,我拿着预先设计好的作文材料准备上课。刚进教室,我就发现小丽正趴在桌上哭泣。当我想问清事情的原委时,同学们纷纷检举揭发了,原来是李明在做作业时不小心超过了两人划分的三八线,小丽就轻轻地打了李明一下,没想到,李明却不肯就此罢休,结果两人争执了起来。弄清事情的原委后,我突发奇想,何不就此事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呢?当我把自己的想法一宣布,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我便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仅仅二十分钟,大部分学生已完成了习作。我随手拿了几篇看看,其中题目就十分新颖独特,如《谁是谁非》、《可恶的三八线》、《该,不该》等等。

二、借心灵激情,直抒胸臆

如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正在给学生上《爱心天使在行动》一课,为了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体验残疾人的不幸,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请三位同学上台分别表演双手、单手和不用手穿衣服,学生兴趣盎然。当第一位学生上台表演时,其他同学却不以为然;第二位学生表演时,其他同学笑出了声音;第三位学生费了好大的劲也穿不上衣服,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在学生笑过之后,我深有感慨地说:“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残疾小伙伴,他们生活在无声、无色、无言的世界里,无法和我们一起享受这欢乐、体验这幸福。”说完,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似乎若有所思。我便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在想些什么?你们想说些什么?就通过你们的笔尖表达出来吧!”沙沙沙,没过多久,一篇篇热情洋溢的小文章出来了。有的谈了自己对残疾人的新认识,有的谈了帮助残疾人的决心,还有的谈了残疾人的感人事迹,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我想,这些才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写的实话、心里话。

三、借瞬间念头,激发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开展想象和幻想。”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走出认识的盲区,捕捉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丝灵感、每一瞬念头,满腔热情地让学生大胆想象,使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变得多姿多彩,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不受任何限制,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发展创造思维,拓宽写作思路。

有一次,我正在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突然一位学生告诉我,他的同桌用修正液在桌上乱涂乱画。我幽默地说了声:“你们看,它的脸多脏啊!”“它在哭呢!”不知谁插了一句。我乘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由此举一反三。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写出了一篇篇像《课桌椅的哭泣》、《教室里的悄悄话》、《水龙头的自述》等一系列关于爱护公物的童话。

四、借重大事件,趁热打铁

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四月份祭扫烈士墓、九月份尊师敬老活动、十月份秋游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题材,教师应该抓住这些重大事件,趁热打铁,及时指导学生习作。如:前不久,我校举行了“陶娃慈善基金爱心捐助活动”、“陶娃传媒小主持人大赛”,我都一一带领大家积极参加、认真观看。活动结束后,我就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心里的感受,然后稍作指导,学生便立刻写出了《让世界充满爱》、《明天的主持人从今天做起》等好文章。

五、创造生活契机,激发自主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了给学生写作创造条件,我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寻找灵感、自主表达。

1.利用双休日,鼓励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从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利用双休日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要求学生当一天家,体验一下当家的酸甜苦辣。或者,星期天和爸爸妈妈一起逛菜场,体验一下买菜的生活,并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利用晨会课,开展“每日一言”、“每周一诗”活动。晨会课上,让同学们上讲台演讲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或古诗,并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以及喜欢的原因,还可以写些广告词把它推荐给大家,真正让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写,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每一位学生在演讲前都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查找资料,认真地写作。

3.利用活动课,举行“讲故事”、“小制作”、“辩论赛”等活动。如:在学完课文《说勤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书籍或上网阅读,搜集有关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故事,并开展“故事大王擂台赛”等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活动,也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于生活。教学中我引生活这个源头活水,为我们的学生浇出了成功的习作之花,让学生写起作文来真的做到了“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与团队精神培养 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农村学校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