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朔州旅游产业发展 全力推进“三新一城”建设

时间:2022-09-19 02:51:43

加快朔州旅游产业发展 全力推进“三新一城”建设

近年来,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用日益显现。如何加快朔州旅游产业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旅游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打造新基地新优势新朔州,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做出积极贡献,是当前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朔州市旅游总收入近三年来增幅连续保持全省第一,旅游业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旅游市场整体仍处于起步和初步开发阶段,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尚未发挥。旅游业自身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品体系不成熟,缺乏市场主体,缺乏精品线路支撑,旅游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不足,旅游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

虽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但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逐步好转,朔州旅游业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旅游业作为各地着力培育的新兴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对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发展战略,建设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调查数据来看,几乎国民经济所有行业都与旅游业有关,尤其是第三产业中的众多行业,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无论是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工矿企业、陶瓷行业、乳品奶牛产业,还是城建、环保、林业、农业、发改、土地、交通、卫生、文化、广电等部门,都可以与旅游业融合做文章。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替代一大批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有效带动促进“四化”建设,即通过城镇旅游化,带动市域城镇化;通过工业旅游化,推动工业新型化;通过农业旅游化,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生态旅游化,推动城乡生态化;最终实现产业旅游化,旅游产业化;城镇旅游化,旅游城镇化;生态旅游化,旅游生态化。

同时,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示范区定位对朔州转型跨越发展提出了争先突破的要求。要把突破口选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上,推进旅游产业“十个融合”,即旅游业发展与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建设相融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相融合,与新“五个全覆盖:相融合,与林业项目相融合,与水利项目相融合,与交通项目相融合,与招商引资活动相融合,与综改配套先行先试相融合,与就业扶贫民生工程相融合,与一、二产业的大集团、大项目相融合,以星级景区的标准和模式去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一体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宜居城市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改革体制机制,围绕资源、管理、经营一体化,创建“三区三带”新载体

要强化政府引导,推动景区景点创新体制机制,走自主经营的市场化路子,形成政府调控、行业自律、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神海湿地塞外水乡、西山森林公园三大景区管委会和旅游开发集团,整合优势资源,壮大市场主体,拓宽融资渠道,带动生态旅游、影视投资、文化演艺、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产业门类的全面协调发展。

要打破行政界限,对区域内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进行整体规划,分类打包,联合宣传,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通过开发广武边塞民俗风情体验带,怀仁、山阴、朔城区西山百里生态走廊观光带,桑干河亲水休闲度假带,辅以线路设计、捆绑经营等方式,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共享互补,合作共赢。

二、狠抓要素建设,围绕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创建两个大5A级景区

要做好“食住行游购娱”的一体化配套,培育内涵丰富、知名度高、吸引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加快建设应县木塔、全景右玉两大5A级景区,将应县木塔提升5A作为申遗的一项前提工作加以推进。

三、彰显区域特色,围绕文化、旅游、城建一体化、创建两个4A级古城,五个3A级景区

要以历史文化为引领,以旅游业发展为桥梁,建设朔州老城、井坪古城两个4A级历史文化大景区,将怀仁金沙滩、平鲁乌龙洞、凤凰城、北固山,明海湖、大梁水库打造成3A级景区,以A级景区建设推进城市建设。开发建设要注重城市建筑物的景观化和特色化,把城市整体打造成特色旅游产品,促进“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发展。

四、联手开拓市场,围绕规划、产品、营销一体化,创建“1+2”和“6+3”区域合作新格局

要加强区域合作,与大同、忻州融为一体,三市合作,整合资源,打包产品,联合宣传,统一促销,推出晋北旅游精品线路,形成“1+2”区域合作格局,即朔州应县木塔+大同云冈石窟+忻州五台山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鼎足晋北的格局。其次要将朔州六县区与忻州的代县、宁武、偏关融为一体,形成“6+3”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整合我市旅游资源,辐射带动周边市县旅游业发展,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五、强化配套提升,围绕文化、生态、新农村一体化,创建十个特色旅游镇、三十个特色旅游村

要在有资源禀赋的十乡(镇)三十村率先发展乡村旅游,建成一批兼具乡村旅游景区和农家乐服务基地功能的特色旅游乡村聚落,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

总之,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顺应时代、抢抓机遇、加快转型的首要选择。我们要以建设全景朔州为目标,以和合文化为主脉,以三城一县(朔州老城、井坪古城、应县县城、右玉县)、三区三带(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神海湿地塞外水乡旅游区,西山森林公园旅游区,广武边塞民俗风情体验带,怀仁、山阴、朔城区西山百里生态走廊观光带,桑干河亲水休闲度假带)建设为载体,以景区创A提升为途径,以“文化+生态+旅游+城乡建设”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特色旅游休闲目的地,为实现建设“四化一体东部新区”战略目标,建成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源远流长的版画 下一篇:加快PPP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推动轨道交通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