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大股东恶意做局

时间:2022-09-19 01:14:17

警惕大股东恶意做局

在A股市场中,总有某些不安分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却在其中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事实上,由于大股东掌控着上市公司的话语权,有时候大股东的一举一动也变成左右股价涨跌的重要因素。

中国股市向来都有炒概念与题材的传统,每年年报披露期间,高送转的个股成为“香饽饽”。而公司是否实施高送转,股东大会上大股东往往具有一票否决权。于是,我们看到了凯诺科技大股东江阴第三精毛纺有限公司否决了由中小股东提议的10送10派1的临时提案一幕,凯诺科技股价因之出现下跌。而冠豪高新三股东新亚实业提出每10股转2股的临时提案,因获得大股东的支持,结果其股价强势上涨。

其实,由大股东做局,进而“催肥”股价的例子亦不少。在其背后,甚至还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迪康药业无疑是今年的大牛股。该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推出了10转15的利润分配方案,但在分配方案未公布之前,其股价已经先行启动。方案实施后,迪康药业又走出了填权行情。按照该股去年末3.90元的收盘价测算,迪康药业今年的最高涨幅超过2.4倍。

股价大幅上涨固然皆大欢喜,但值得注意的是,迪康药业股价为何会提前上涨?个中是否存在信息被“先知先觉”者截获的可能?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元月份,迪康药业的限售股全部解禁,一年来,其大股东蓝光实业未有任何减持套现行为,而在今年股价飙涨之后,蓝光实业分别于3月3日至18日、4月11日减持851万股、65.86万股,减持均价在20元以上。而在去年,迪康药业的最高价也不过11.60元。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前期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宝安“石墨烯”闹剧,虽然说上市公司与券商之间最后还打起了“口水仗”,作为上市公司,难道说一点责任也没有吗?还有江苏吴中释放阶段性成果的利好催涨股价,进而掩护大股东的套现;以及大元股份因为涉矿助涨股价,大股东乘机高位减持的行为,哪一桩的背后,没有上市公司大股东“操纵”股价的身影?

现行的《证券法》,虽然规定了操纵股价的四种情形,但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以上述类似的手法操纵股价的行为,却显得鞭长莫及。实际上,大股东恶意做局炒作自家公司股价的现象在市场中屡见不鲜,但囿于现行制度上的缺陷,即使真的发生了明目张胆的行为,违规违法者仍然能够逍遥法外,这不能不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

操纵股价行为,严重践踏着市场的“三公”原则,损害着市场的整体利益,我们不仅要对操纵股价的违法行为说“不”,同样也要对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恶意做局的行为说“不”。

上一篇:加息周期下 债基收益暂不受影响 下一篇:富瑞特装:需警惕国际市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