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离我们有多远?

时间:2022-09-19 01:14:09

碳交易离我们有多远?

  在2009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召开之后, “碳交易”这个名词开始被媒体频繁提及,进入公众的视野,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它仍然是神秘而遥远的存在。进入2012年,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渐行渐近, “碳交易”的现实也触目可见了。 近日,北京举行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仪式。2013年,北京将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日前,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碳交易:别人掏钱,你来减排

  碳交易对多数人可能是陌生的词汇,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钱国强解释认为,《京都议定书》将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商品,用市场促进减排,因“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的排放额,而发展中国家则区别于发达国家,依然拥有大量的排放权。由此发达国家以资金或出售技术的方法购买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权,进而形成碳交易市场。

  对于“碳交易”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给空气定价”或者“别人掏钱,你来减排”,其过程是政府对一家公司发放一个碳排放指标或配额,限制其每年只能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如果某公司节能减排,这个指标没用完,剩余的部分可以拿到碳交易市场上卖;相反,如果某公司碳排放超过配额,超过的部分,则要用金钱到市场去买。

哥本哈根:新鲜空气蕴含巨大财富

钱国强是前气候变化谈判中国代表团成员,他认为,哥本哈根会议是一场经济、政治利益的争夺战。在这场大戏中,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日益展现出积极的姿态,纷纷主动提出减排目标。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责任与利益的天平上,拼命为自己加砝码。

各国对减排目标的造势和博弈,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新鲜空气可以变成财富。《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有具体的减排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则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任务,因此产生的“碳额度”买卖已为今后更大规模的碳交易留下了基础。对发达国家而言,减排标准越高,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

  《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的十几年间,国际碳市场爆炸式增长,美国已有很多州自愿进行温室气体减排,在此基础上,美国建立了自愿的温室气体减排贸易体系,并成立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日本在亚洲积极收购、储备碳权,谋划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随着世界各地基于减排义务和自愿减排的各种地区和区域性碳排放贸易体系的陆续建立,各类碳排放贸易体系的整合,即全球性碳市场的形成,碳排放权还可能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国际碳交易从2005年的108.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263.5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126.6%。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据有关机构预测,2012年全球碳易额预计将过1500亿美元,未来可能超过石油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已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如英国通过“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美国堪萨斯州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新的农业收入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作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此外,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商机,陆续进入全球碳交易市场“淘金”。

中国七省市竞跑碳交易

  2011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文件,同意七省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以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这一事件释放出的信号显而易见,即我国在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为今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探索。同时,2013年年底将在试点省市启动碳交易市场,2015年建成全国性市场。中国将建成一个与股市并行的交易市场——碳市。这是国家发改委给出的时间表。

  为在此轮竞跑中“拔得头筹”,七省市已紧锣密鼓地展开碳交易体系的设计和平台的搭建。

  七省市试水碳减排交易,纷纷绘制碳交易试点路线图,中国碳交易市场渐行渐近。不过,要建立一个真正的碳交易市场并形成全国规模,温室气体排放基础数据、排放配额分配办法以及价格机制形成等环节,还存在诸多挑战。

试点意欲何为?

尽管碳排放交易在全球,尤其是欧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在国内,由于我国尚未实行强制减排制度,碳交易还较为清淡。

钱国强告诉记者,碳排放交易最早始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紧接着,2001年,作为先行者的欧盟率先启动了碳排放交易,之后,在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引起了全球对碳排放交易的关注。中国正式提出碳排放交易是在“十二五”规划中。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国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9.1%、节能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国又确定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除继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之外,还将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探索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节能减碳。

钱国强表示,中国把开展碳交易试点作为“十二五”期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基于一种共识:高排放、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的发展需要了。提高单位GDP效能将成为新的发展目标,单凭搞税收、关停并改不行,碳交易这种市场化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已经在碳排放交易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早在2010年,中国就在五省八市启动了低碳试点工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模式。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更是在3年前就已成立并开展自愿减排交易。上海举行世博会期间,万科馆等一批展馆都参与了自愿减排交易项目。

  对于试点的各地方政府如何选择行业,外界也非常关注。对此,钱国强称,各地行业选择会考虑当地的产业特点,尽量涵盖各种行业,但试点主要在探索各行业进行碳排放及监测的可行性。比如上海的石化、电力和钢铁企业多,可能从这些行业入手摸索碳排放交易的流程和可行性。北京在全国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服务业占比很高,在全国遥遥领先,可能会从服务业相关行业探索经验,目前汽车排放不好核查,或许会从建筑减排入手。总之,行业选择肯定和各地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否则就失去了试点的意义。

  钱国强也表示,针对中国的碳交易试点,目前不必预设太多的假设和结论。当前,各试点都在对相关碳交易的实施方案进行设计,相关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将通过试点运行得以检验,成功的经验将会向全国推广。碳交易机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无论是机制方案设计还是具体运行的管理都是这样的,对试点不必抱太高的期望,因为试点本身就是在摸索,应该容许犯错误。中国只要政府有决心推进,早晚会取得成功。这对中国向低碳转型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也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遇,相关行业应当提前做好准备。

“碳足迹”倒逼企业升级

中国企业在低碳时代面临何种风险与压力?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钢铁进口量几乎30%都是来自中国,而铝制品超过1/3来自中国。他们非常担心一旦本国的这些企业承受更多的成本,会直接导致竞争力的下降,进一步加剧对进口的依赖。

  如果欧盟、美国等制定了严厉的气候变化政策,那么这些国家的企业经营成本会普遍提高,因此它们必然会在涉及到国际竞争力的领域,对进口的高碳产品设置种种障碍,以维护本国企业的竞争力。

上一篇:普及地学知识 共享地质奇观 下一篇:个人信息告别“裸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