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联

时间:2022-09-19 01:12:36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联

一、1949——1991年的关系形态

1949——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确立了发展教育应以普及为主,对新旧解放区实施分类指导的方针。这个时期主要致力于教育秩序的恢复和新型学校的建立,例如教育向工农大众开放、建立新型大学,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工农知识分子和各种专门人才,新型大学成为为工农大众服务、为国家生产建设服务的新型力量。这个时期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时期。1956——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挫折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左倾”“右倾”和“”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停滞期。1978——1991年是教育的重新发展期。而教育的恢复同样致力于学校教育的恢复和发展。由于1978年前教育的重创,社会教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走入边缘。后由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立了成人教育机构(后改为继续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补充学校教育的教育机构。

二、1992年——今天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只依赖于学校教育已不能承担社会发展的教育和继续教育为没有接受教育或进入岗位没有相关培训的人员提供一种教育方式。电大、夜校的设立,职业资格师的培训和专业技能人员的培训,都是我国20世纪末社会教育的开办形式。然而,学校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人们的观念形态还是社会教育的发展态势,社会教育或是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或是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职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科班形式相互独立。进入20世纪后,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以及受欧美、日本等国的影响,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要求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我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关系的发展

随着我国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社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形式,需要和学校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互动发展。学校教育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社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可供选择的资源;学校教育为社会教育的发展培养人才,促进社会教育的发展。同时,社会教育的发展回归了学校教育目标取向的本真,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开放,打破学校教育的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流通与整合;社会教育为学校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带动学生适应社会、实现人的社会化发展。

作者:梁钰 单位:山西大学教育科学院

上一篇:图书馆阅览室服务与管理 下一篇:特殊教育之数学教学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