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范文

时间:2023-04-25 11:05:59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跷跷板现象;价值取向;课程;分析

教育是人类最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对教育的诠释也在迂回中发展,不可否认,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有些是不全面,甚至是片面的,但我们在努力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往往把另一理论进行革命式的否定,但经过实践检验之后自己本身的缺点往往是另一理论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一种“跷跷板现象”。即人们对某一教育问题的认识常常在两个(或多个)极端化的理论或观点之间做摇摆运动,忽上忽下、时冷时热。但每次走极端都是一个否定过程,也是一个片面成熟的过程,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又是一次否定之否定,是另一个片面的成熟。把这看做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不为过。问题在于如果在教育实践中这样折腾,是否会劳民伤财、延误儿童发展?学校教育如果能有所借鉴,克服偏颇,岂不少走弯路!

一、几种“跷跷板现象”:

(一)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之“人本位”vs“社会本位”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在教育史上,如果说古代教育中个人的价值不太明显的话,那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潮的兴起,使教育中真正出现了“人”,乃至18世纪,卢梭把教育的本质归结为造就自然人,终使“人本位”思潮在西方泛滥起来。但是,由于卢梭注重思想的先导性而忽视思想的实践性,他提出的“自然人”离现实生活太远。因此,19世纪,一反其初衷的“社会本位”在欧洲又有了市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本位教育理论和方法也显示出片面性。于是20世纪前半叶人本位价值取向教育又洪涛般占据主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巨大变革以及科技革命浪潮,使人本位价值趋向的教育理论失势,尤其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迫使学校教育向社会本位转向。近年来,对“人”呼唤有大有席卷一切的气势。

教育的价值观,是个人的价值观的反映。从理论上说,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很清楚的,但是具体到某—个人时,则差别很大。然而离开了社会价值来评价自我价值,是没有根据的。作为现实的、在一定社会实践中的人。衡量其价值大小的尺度,只能是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贡献越大。价值越大;贡献越小,价值越小;没有贡献,就没有价值。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并没有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往往强调社会价值,忽视自我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强调自我价值,忽视社会价值的倾向又产生了。这是必须制止和纠正的。

(二)关于课程内容之“学科逻辑”vs“儿童心理”

任何课程改革,只有从儿童心理的生存状态出发,才是道德的,但如果全部从儿童出发忽略学科逻辑也是不现实的,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学科课程旨在发挥学科逻辑对人的发展价值,它所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每一个人的心理经验与学科逻辑的关系。儿童活动课程旨在发挥生活世界对人的发展价值,它所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每一个人的心理经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学生的个性是一个整体,有助于个性成长的课程也应是一个整体。因此,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课程的一体化是学生个性成长的内在要求。儿童活动课程只有像学科课程那样具有连续性、有力量,它在教育上才是有意义的;学科课程只有像儿童活动课程那样具有探究性、生活化、个性化,它才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最优化的课程要基于学生经验生长的连续性原则和生活逻辑的内在要求进行整体一贯设计。并将学科逻辑知识积极运用于生活问题的探究之中才行。

(三)关于教育对象之“精英教育”vs“大众教育”

精英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主导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大众教育是以教育的普及,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宗旨的。观世界教育史,仅就正式教育而言,奴隶与封建社会的教育可谓精英教育史。到了近代,随着机械工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义务教育为主体的大众教育才得以实行。精英教育之利在于通过人力物力的优化配置,培养推动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精英教育之弊在于择优而教导致中小学教育的“异化”,使其固有的培养人的理想与价值被解构、取消或搁置,不利于全体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大众教育之利在于人人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有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大众教育之弊在于不能聚集有限资源,培养社会急需的主导型人才。面对经济制约下的教育反差。在强大需求的刺激下,教育出现向精英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国留也开始向中学生蔓延,而平民教育在很多地区却有被忽略的倾向。当今形式下。如何保证大众教育的基础上培养精英型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4.目前,我们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也存在有不少的类似现象。如:教育是强调努力还是强调兴趣?是重视种族经验还是重视个人经验?是强调教师主动还是强调学生主动?教育方式选择传授还是选择激发潜能?是注重终结性评价还是注重过程性评价?等等。

二、“跷跷板现象”原因分析

(一)以偏概全

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方面是由于认识的主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况且,教育是人类最复杂的社会活动。只用一种理论是说明不了教育的全部的,比如,有人见他的凳子有三条腿,于是把凳子定义为:有三条腿的休息工具。还有人见凳子有四条腿。于是把凳子定义为:有四条腿的休息工具。后来有人总结为:凳子是有三条或四条腿的休息工具。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定义对,但很明显都不对。克服课程的片面性。实现统合化,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在实践上,我国传统的知识本位的学科课程的片面性,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素质教育难以全面推行的根本原因所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虽然在理论上重视了整体性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实践性,但是仍然企图通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来完成素质教育的全面育人的任务,再加上课程规划设计与课程实施的分离,未能突破知识中心课程片面性的束缚。

(二)极端主义

“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具有天然的走极端癖好一,传统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造成了历次课程改革的错误理解和偏见,造成对旧理论体系全盘否定、全盘批判。并期待着通过新课程改革,彻底解决基础教育中的一切问题。例如,新课程改革的—个重要依据与突破点,是要转变作为传统教育与课程基本特征与标志的“三中心”信条,即“学科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然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不仅要对“三中心”进行猛烈批判与全盘否定。而且要与“三中心”划清界限,对其进行彻底超越。建立起全面走向其反面的教育与课程信条,诸如经验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等。无疑,其分析主义与化约主义逻辑及绝对化、排斥性品质,不仅彻底割断课程发展的历史脉络,而且将课程这一“复数化”的教育媒介分裂、简化为单子化的手段,系统的、完整的课程被离析、支解为多元对立的“碎片化”课程现象。从而形成了种种单向度的课程逻辑、理念与方法论范式。

(三)形式主义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只是关注、追求形式的新颖与变化。扭曲了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旨意。从而使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呈现出表面热闹但内涵不足的现象与倾向。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不深、理解不透、把握不准而产生的充满假象的“表演课”和多余的“实践活动”,只注重形式上的所谓“自主课堂”、“探究学习”、“师生平等”、“生活经验”、“动手能力”等。使课堂教学明显缺乏必要的秩序与规范,教师教学如同演戏一般。而许多巧立名目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更是明显缺乏组织性,甚至缺乏目的性与教育性。

(四)政教合一

课程改革既要依靠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又要拒绝政府的非学术性干扰。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鉴于升学考试的魔力,课程改革的启动与推进,主要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即通过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宣传、发动、鼓励、动员,推进学校参与、参加新课程改革。然而,这种由政府到学校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路线,虽然保证了课程改革的推进速度与普及程度,但迫于政府的“政治性”号召与行政命令的压力。在许多地区与学校,不同程度地将新课程改革当作一种政治任务,快速推进,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建设。

三、走出“跷跷板现象”的旋涡

“学史可以使人明智”。课程就是构成这个教育结构的内容和实体。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和模式,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程。因此。课程改革不能意气用事,也不能急于求成,而且应有一个由点到面的实验过程,有一个广泛比较和认真筛选的过程。比如美国的中学课程改革,大多采用比较稳妥的态度,不是仓促上阵,搞“立竿见影”,而是进行规模由小变大的长期实验探索。美国四个饮誉四海的著名课程研究:SMSC,(普通学校数学研究组)、SSMCIS(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研究组)、PSSC(物理科学教学委员会)和BSCS(生物课程研究会)大多都是历时十余年,经过反复试验,其中BSCS课程起步晚一些。但它除了借鉴前人的经验外,也用了四年时间进行实验。这样,就有可能对各种课程实验方案进行广泛的比较研究,从中选择最有生命力的改革方案交付学校实施,从而避免了课程改革的盲目性。减少了浪费。针对我国中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建立统合化的课程理论

处理好个性发展与共性培养的关系。处理好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的关系。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格教育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个人、社会、文化的关系。

(二)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长期性的专业性课程理论研究队伍。

博采众长,放眼世界,并结合国情,创建出一套既顺应世界性课程改革潮流,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较为成熟的课程理论。

(三)努力加强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先试点验证,再根据地区情况推广。

(四)开发实施新课程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解决课程实施和教师教育缺乏技术支持的问题。

(五)建立全面、科学、简便易行的课程评价机制的问题。

学校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影响;发展;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271-01

学校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曾经,上下五千年儒家文化在统治我们的信仰,在改革开放之后发生了变化,让当今的教育变得有点力不从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己普遍获得了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家庭,社会以及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学校教育变得错综复杂,非常困难。那么影响学校教育的因素有哪些?

一、学校教师的影响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素质教育的计划都会陷于空谈。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而教师价值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教师工作的评价 教师的价值是要通过工作来体现的,那么教师工作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要与教师的工作内容保持一致。由于评价指标是与教师的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精神追求与心理满足等;工作内容属于教师的职责,与教师个人有关联,必须有一定评价指标来衡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否则就无法保证教师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2、教师的培养与发展 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是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先发展教育,首先必须优先发展教师,只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只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每位教师都渴望自己不断提高,但是,要想不断提高,仅仅单靠教师本身的努力往往是力不从心的,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有竞争才有突飞猛进的升华,才能形成你争我赶的态势。虽然竞争可以激发教师的斗志,但却无法实现教学效率。如果没有规范有效的合作制度,仅靠教师的合作意识是无法长久的,甚至不惜牺牲团体利益而保全个人利益。因此,对教师的培养与发展,首先要有规范有效的合作制度,因为最有效的合作过程,也就是教师间相互监督的过程。当今信息的世界,教师之间的各种优势资源是可以互相共享的,要合作互利,合作共赢,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从而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3、教师的待遇问题 在当今社会,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教师的待遇问题也成为影响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教师待遇的公平性如何,其次才看重待遇的数量。待遇的公平性一定要建立在科学性之上,不能为了表面的平均主义而失去实质上的公平。比如有的教师所教学科很好,但他有可能是靠抢时间来获得成绩的,如果奖励了这种教师,不但伤害了同班级其它学科的教师,还会对其它教师的教学带来误导,因此,教师公平的待遇需要科学对待。教师的待遇制度以及待遇的数量,也是教师价值的一种体现。如何看待教师这一群体的价值,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改善、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校从来就不是社会中的孤岛,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社会化。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学校教育活动引进了各种教育资源,也引进了监督,使学校教育更开放,管理更民主。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下,都来共同参与学校的教育,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给学校的管理等起到了监督的作用,也给学校带来发展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可以让学校调动更多的师资力量集中到学生身上,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但是,社会力量过多的干扰学校的正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学校教育的发展。比如社会的舆论,特别是一些媒体随意片面的报道,胡乱炒作,抨击教师和学校,以至于教师不敢管理,不敢教育学生。因此,社会力量对学校教育一旦介入太多的话,对学校教育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学生家庭的影响

在当前的国情下,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们对教育关心的程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对自己的子女教育也是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过高,不切实际;还有的家长过于溺爱从容自己的小孩,给学校的管理教育造成很大的困难。比如:小孩因违反学校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就觉得委屈,一些家长,在没有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就邀集亲戚朋友,冲到学校,找老师,找校长。更为严重的是,家长利用自己的权力干扰学校、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管理。老师本来是按学校规章制度办事,却因家长滥用私权,受到学校领导的教育甚至处理。如果这样,老师怕得罪学生“后果很严重”,学校的教学教育还能正常进行吗?学校领导以及教育部门应该给教师做后盾,教师应当理直气壮地放心大胆的管,坚决制止这种不正常现象,刹住这股歪风邪气,还学校教育应有之常态。

四、总结:

蔡元培说过“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教育是连接社会的过去和未来之纽带,我们今天为教育所做的一切,将从根本上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图景。教育是永恒的,只要学校教育还存在,学校教育必然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影响学校教育有很多方面,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最后,借孔子一句名言跟大家共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著.教师是教育之本.中国教育报.2011.11.

学校教育范文第3篇

一、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观念

功利主义又称功用主义、乐利主义。功利主义继承、发展了历史上幸福论和快乐主义的伦理传统,认为幸福就是免除痛苦、求得快乐,而利益则是幸福和快乐的基础,个人幸福就是一种个人利益,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幸福。很显然,功利主义把个人利益看成唯一现实的利益。实质上,这是一种更为精致的利己主义伦理学说,这种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就是“快出人才,出好人才”,致使学校教育越来越“标签化”,逐渐变异。首先,学校出现了“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一般学校”及“薄弱学校”的区分。这就人为地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均等,在造就一部分精英的同时,却产生了大批教育上的失败者。教育不均等带来更多的是学校之间不正常的竞争,把学生高分考取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作为办学的唯一目标,甚至是最高目标,而与教育的本质要求发生了背离。其次,学校内部出现了所谓“快班”与“慢班”、“好班”与“差班”。这意在发展一部分人,而延缓或扼杀另一部分人,也无疑背离了教育发展的内在价值追求。正如美国学者古登莱德所言:“本世纪我们的时间大多花在同质分校分班,但却失败了——我们何不试试异质分类。让我们把儿童安排在一起,虽然他们是有差异的,但却正是这种宗教的、民族的、能力的、性向的、兴趣的、需要的广泛差异,才可促进每个儿童的学习、相互理解与充分发展。”再次,学生有“好学生”与“差学生”的区别。“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教程开始时,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内容;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另外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学会所教的许多内容,但算不上‘好学生’。”“这些使师生学业目标固定化的预想,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法定的l0年到l2年的学习期间,相当数量的学生由于年复一年的遭受挫折与羞辱,他们的自我与自我观念被这些预想有条不紊地摧毁了。”圈可见,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给学校教育价值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没有很好地体现学校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没有使学校真正成为锻造人的地方,也没有完全体现学校教育自身的内在价值追求,而是使学生更加功利化,更加趋向于浮躁与世俗。人的“圣洁性”也在这一过程中被逐渐遮蔽。

二、学校教育的科学主义

20世纪初期的“科学管理运动”无疑是对工厂管理进行的革命性变革,使得“科学管理思想”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学校也在有意无意中通过借鉴、发展,促使整个教育领域发生了重要变化:学校成了“工厂”,学生成了“产品”。美国学者迪戈蕾指出:“20世纪初,教育家们开始像办工厂那样去办学校,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学校教育的许多方面都是从工厂车间直接移植到学校教室里来的。现在,保存记录、制订课程表、布置教室、划分学期、安排上课时间和课间休息、管理制度、教学和年级划分等都实现了标准化。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地区都有详细、准确地写明如何行事的手册。质量控制和可以互换的观念从工厂引入到了学校。”尽管教育有了较明显的变革,但学生通常还是做练习、记诵教科书,学校中没有给学生的心灵发展留出更多的位置。这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导致科学主义课程目标的出现。随着科学化运动在学校中的开展,人们对科学更加崇拜、信奉甚至是迷信,以至于科学主义理性观渗入到课程开发理论之中。比如,课程首先把人的行为分解还原为特殊的机械技能,而后按照这些技能要素来确定课程目标的要素。这使得课程目标在还原为一系列活动目标时便受到肢解,同时,课程目标在预设之前又割裂了目标与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消解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其二,标准化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形式。这主要体现对“物”的规范和要求。教育是培养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如果把对“物”的生产与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一致、统一,人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变成缺乏生机活力、死气沉沉、没有创造性可言的所谓的“物”了。其三,管理主义浮现。管理主义本身隐含一种价值取向:即促使事物走向其反面,管理也不能够实现对其本身内涵的维持与维护。正如日本学者尾关周二所言:“现代孩子们游戏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影响今天全部生活的管理主义倾向。特别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因担心‘丧失游戏’而主张恢复孩子们的‘游戏权’,学校等也对学生的游戏进行指导。在这种场合下导致了‘管理下的游戏’,它反而可能损害孩子们游戏本来的丰富多采性。”“因此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孩子们在成年人规定的框框内进行游戏由于伙伴间相互交往感到紧张,削弱了交流的气氛很可能失去游戏的精华。”管理主义主要包括两个原则,一是书写中心主义,二是可算度性。前者“意味着权力越来越要通过书写来行使,知识越来越多要通过书写来专递……因此,我们所有运作要有教科书、手册、计划.、资料、设计、图样、备忘录、预算、帐目、分析等。”后者意味着“评分制度已经渗透到每个人和组织的角落。基本上,已经再没有不能量化的东西(因此,我们用诸如十全十美、劳动时数、以至第一名等这些前所未见的字眼来量化所有事物,包括人的智能,我们都觉得很自然)。所以,一如福柯所指出的,我们都成为了可算度的人。”

三、制度化的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制度化是指学校教育活动被严格地限制在学校教育系统内,并且严格按照学校的一套规章制度来行事,即建立一种具有普遍使命的、结构坚固而权利集中的学校教育体系,具有“合理化”的特性。同时我们的学生始终被要求生活在“合理化”的制度之下。而“合理化”的制度带给我们学生的又是什么呢?正如“韦伯预见,一个人的社会被束缚到一系列合理的结构中,使人们的行为只能从一个合理系统转到另外一个合理系统。因而,人们将从合理化的教育机构转到合理化的工作单位,从合理化的休闲场所转到合理化的家。社会除了成为一张封闭的合理化结构之网以外,什么也不是,人们面对这张巨网无从逃脱。”哦茎足以引起我们对学校制度的反思。

学校教育制度能够做什么?是使学校更有序、更符合常规的发展要求,还是体现为制度要以人为本,更符合人性的发展要求?是使人更遵守纪律,循规蹈矩,成为制度的“佣人”,还是使人成为发展自我,自立自强,成为制度的“主人”?显然,教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体现了前者,即通过制度筑就的藩篱而使人身陷“囹圄”而不能主宰自我。这与教育制度本身的内在追求是相悖的,也不符合人对教育制度建构时的价值追求。所以,美国学者科瓦列斯基指出:“我们对学校‘制度’的判断标准应该是道德责任感:我们的儿童能学会符合道德的思索、交谈、行为吗?我们的目标不是只要求遵守规矩,而是要过一种美好的生活,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阎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指出,好的制度“知道如何才能够最好地使人改变他的天性,如何才能够剥夺他的绝对的存在,而给他以相对的存在,并且把‘我’转移到共同体中去,以便使各个人不再把自己看作一个单独的人,而是看作共同体的一部分。”的确如此,学校教育制度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在学校共同体中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一种既能够信奉和遵守规则又能充分地发展和发挥个性的交往。但就总体而言,我们的教育制度没有实现这一目的,因为它是一种以控制为宗旨的制度9不仅不能使教育者更好地教育、开启学生的智慧、更好地生活,也不能使教育者更好地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去人化”的“推进器”。诚如弗洛姆所言:“我们无法选择问题,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产品;我们被推着前进——被什么力量?一种制度,一种任何目标及目的都无法超越的制度,这种制度使人成了附属物。”,“我们的学校既没有为年轻人在知识经济中更好地工作做好准备,也没有为他们在强大的市民社会中更好地生活打下基础。有太多的学校不是在促进经济创新和社会团结,而是日益陷入毫无人性的标准化规章制度与日常烦琐事务的沼泽泥潭当中。”这无疑会压抑人的个性的自我实现,也不符合基础教育改革所强调的,应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基本价值诉求。

四、结构化的教育机制

美国学者布瑞德梅叶尔在《文化分析》一文中指出:当人们知道在一种情境中如何行动——即他们知道他们自己希望他人怎样,他人希望他们自己怎样的时候——这种情境对于他们就可以说是“结构化了”。教育机制结构化带给我们的则是教育系统的行政化、固定化及程序化,使得教育系统失去了其应有的灵活性及权变性,一方面致使教育系统固有惰性的继续延续,即“使它在使其内部事物适应外部新的需要时,非常缓慢,即使在资源不构成这种适应的主要障碍时,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它也会把社会本身的惰性引进教育中来,也即是“沉重的传统态度、宗教习俗、威信和激发模式以及结构体制——这些都阻碍了它们充分利用教育及受过教育的劳动力来促进国家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政的逻辑范式解构了人的主体性。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以韦伯的“理想的行政官僚体系”来运作的,学校按照校长一主任一年级组长一教师一学生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进行管理,这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的管理是单向的、强制式的、非人.眭化的管理。它是以组织目标、效率为核心的制度。它“不是把权力授予个人,而是把权力授予职务:科层制的组织形式有一种意义相当深远的成就,这一成就为科层制提供了稳定性,又为它提供了持续控制其成员的能力。有权的人不再需要一种闪光的眼睛或者一种洪亮的嗓门了,他或她只需要能够取得某种特殊权威地位的证书就行了。”这种行政管理无疑会导致下级的积极性、主动性被限制,作为主体的责任感、主体性难以形成和发挥。二是模式化的教育行为在消解人的灵性。模式化的教育思维则遵循着旧有的教育发展路径和模式,很少或根本就不愿意进行所谓的教育变革,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的心智模式,使得现实教育中的很多教育改革难以深人推进,虽然表面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教育改革,而事实上却在延续着原有的教育思维与内容,这无疑会有教育被逐渐“沙漠化”的危险。正如许纪霖先生在《不合理的应试教育为什么被合理化了?》一文中所言:“无论是家长、学生、老师,还是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大家都批评和痛恨应试教育,为什么这几年应试教育不仅没有弱化,反而被变本加厉地再生产出来?其背后的生产机制究竟是什么?它在我们当今这个社会结构中扮演了什么样的功能?令人困惑的是:一种人人都认为不合理的制度,为什么它还能够存在下去,并且在继续蔓延?让人真正忧虑的,是高等教育沙漠化的来临。假如不改变应试教育,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一直到博士,迟早会被应试的沙漠完全吞噬。”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而“沙漠化”的教育正在使教育这一本体功能逐渐丧失,正在漫漫吞噬教育中的“人”,那么,“沙漠化”的教育又何以能赋予生命“绿洲”以灵性呢?

学校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以此支撑着自己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都是世界文化的巨大损失。那么我们又如何来传承和延续我们的民族文化呢,其最主要的途径就是依靠学校教育。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1]而通常我们的教育工作又是依靠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所以传承民族文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由于学校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资源及设备等诸多方面的有利条件,所以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保护文化多样性,努力推动多元文化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文化又是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是指将民族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又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2]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简单来说就是民族文化对人的形成的影响,而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内容当中,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学校教育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1、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场所。个体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是对个体影响最大的一个阶段,可以说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站在一线的教师,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但能使学生最快捷地获得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的知识、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和自豪感,同时学校要有效地把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与培养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才能从一个感性认识阶段上升至一个理性认识阶段,才能让学生在校园生活实践中树立民族自信心和体会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2、学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有效主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可传承性。个体在学校接受教育时期是个体接受文化程度最高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他直接关系到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直接关系到个体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乃至大学生,他们有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当代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是站在时代的前端,具有现代国际化的视野,如果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能积极学习民族文化,接受民族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那么,我们的民族文化不仅能得到广泛传播和有效的传承,而且会更显生动和时代气息,他们定会推动着民族文化的良性变迁,使其发扬光大。

3、教育工作者是传承民族文化最可靠力量。当前,为了保护及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和当地政府,甚至一些社会团体都积极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与贡献。但是,由于他们的活动范围毕竟有限,且缺乏资金支持也是阻碍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原因,所以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自然就有了一定难度。那么,在同样的社会与物质条件下,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却具备了较多的有利条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当地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他们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熟悉当地的民族文化氛围与内涵,更易于与当地的民众沟通与交流。同时他们面对的大都是民族地区的学生,他们为人师表,可以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目的。

二、探索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共同发展之策略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实现民族文化促进教育发展的目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并对其做了总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应该是指拥有和传承着一种文化的民族、社区或者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意识,能看到自己文化的利弊,学习异文化的长处优点。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懂得和热爱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真正价值,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来保护它、发展它。[3]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其民族成员只有获得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会自觉去学习、爱护和尊重本民族文化,这是少数民族学生应有的“文化自觉”。相应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要确立科学的民族教育教学理念,教育学生尊重和热爱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学生自觉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

2、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学校教育要想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功能,关键就在于依靠教师的力量。因此,建立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学校的迫切需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因此,学校要系统地对教师进行民族文化教育,鼓励他们学习所在民族地区的历史及文化,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掌握当地的民族文化知识,这样教师才能充分领会当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只有他们自己有了最坚实的知识装备,才会自觉加入民族文化传承事业的队伍中,才能胜任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3、开发关于民族文化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谓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4]而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它是学校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5]随着教育民主化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倡导,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课程比例有所增加,并将地方特有的文化知识全面系统地纳入其中,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这种课程模式的目标在于将民族地区课程中的语言文字的内容扩大到整个民族文化的范围,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6]

4、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教育是一项整体和系统的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他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存在相互的制约。因此,民族文化传承工作也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协调一致,相互补充。在学校的民族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方面,要定期与当地社会、民间团体开展合作与交流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团体举办的民族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民族情感。另一方面,家庭环境也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有益场所。学校要鼓励学生向家庭成员学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让家庭教育为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工作起到一个有益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亚娟,曹能秀.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J].学术理论与探索,2007(6).

[2]史文冲.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2006(3).

[3]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

[4]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5]杨其勇,王永川,钟琦.浅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教育教学研究,2009(4).

学校教育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高考指挥棒”是主宰当前全国教育机制的根源,考分是衡量教育工作的“硬道理”。 这种机制让应付考试的能力代替和掩盖其他一切能力,使人才选拔陷入窘境。虽然这种机制备受诟病,但它又是弊端相对较少的机制。

在无法彻底根除应试教育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回避考试的分数,也不能不顾学生的发展,如何拿捏和把握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分寸?本文试图从目标、手段和效果评估三方面,对当前学校教育进行方向性和概念性的思考,从道德的高度和生存的角度追根溯源,力求寻找一种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现实状况、符合家长和学生要求的策略,使学校教育返璞归真。

一、学校教育的目标

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在基本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才的具体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结果关系到未来社会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影响着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按照社会需要和个人愿望,学校教育的目标有三方面:道德教育的目标、知识和技能教育的目标和个性教育的目标。

1.道德教育的目标

通过道德教育,学校向学生传播普适价值观,传授做人的道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学会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以尊老爱幼为主的家庭关系、以互助与合作为主的同事关系和以尊重与礼让为主的社会关系,等等,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自觉地减少和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道德教育是人性的教育,是促成“人之为人”的独特过程,处于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经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与社会地位、财富多少和学历高低没有直接关系,而与一个人的“德行”密切相关,所以,育人要先育德。在学习“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治本之策,体现的是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一个人的“德行”主要体现在出现利益冲突时,如何看待“得”与“失”、“贡献”与“索取”,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反映的是一个人的道德观念,表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形象。当一个人处处遵守和认同道德秩序时,不管这个人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容易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样的道德教育,是促进和谐的教育,是对学生负责的教育。

成功的道德教育,能够使每个个体不断地为社会的和谐作贡献,至少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底线。由于当前的高考体制和教育考评机制,道德教育有可能沦为“作秀”或“形式”,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因此,成功的校园德育就成为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如何看待学校德育工作也就成为教师“良心”的体现。

2.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标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可适应社会并生存下去,才可以一个合格劳动者的身份服务社会并较好地生活。社会分工的发展造成了行业的差别,行业技能的获得需要经过系统的教育和培养。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一个人获得劳动技能的过程越来越复杂,需要接受教育的时间越来越长。可见,学校教育的作用毋庸置疑。其实,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就是学会“做事”的教育,是一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是普及性、基础性的知识教育,学习的是能够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基本知识,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为接受高等教育打基础的知识储备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虽然没有专业分工,但却是为今后的专业分工打基础,是培养人的劳动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前奏。同时,学校教育也包括初步的技能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基本的信息交流、人际交往以及再学习的能力,例如语言、阅读、计算、社会生活常识和习惯,等等。对于当下的教师来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标很难明确地界定。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解决考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两方面如何选择、取舍,是个难题。其实,培养学生解决考题的能力也很重要,关键在于它是否造成了能力培养的畸形发展。

毕竟,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实施效果是衡量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重视分数还是重视能力体现的是师德水准。分数和能力的统一体现了教师的智慧,是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最高境界。

3.个性教育的目标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天赋,能力、气质、性格和兴趣千差万别,这便是人的个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每个人都要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在社会上找准自己的位置,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要找准学生的特长,顺应和发展学生的良好本性,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个性特点与未来的社会角色统一起来,避免人才的埋没。

实现个性教育的目标,对个人来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对快乐的人生追求,是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社会而言,是一种贡献,使人才与岗位各得其所,实现双赢;从哲学意义上看,是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是人性的解放。

如果谋生手段只是为了生存而与个性不符,但也能够自食其力,很好地立足于社会,这样的教育也不算失败。不过,在生存之余,如果还能有一些积极的精神追求,充实生活、张扬个性,也算是人生品位的一种提升。当谋生手段与个性特点相吻合,就是最成功的教育;个性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统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二、教育的手段

这里说的“手段”是精神手段而非物质手段,具有指导思想的意义。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实现教育目标,就要借助一定的手段。

1、以“理”服人

不管是道德教育的目标还是知识技能教育的目标,都有自身的逻辑顺序,而且,人的本性是可以理喻的,所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首先要把道理讲清楚,只有让学生“明事理”才能“知是非”,只有“晓之以理”,才能“动之以情”,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理性思维的教育方法,是告诉学生“为什么”的方法,是顺其自然、合乎情理的方法,可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理性教育也是最普遍、最彻底的方法,是采取教育手段的第一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符合认知规律,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适合大面积的集体教学,属于“上策”。

2.以“例”服人

如果道理讲不通,还可以拿出案例等进行说明,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话,以情感人,以结果打动人,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这是感性教育,属于“中策”。在理性思维发展不足的情况下,模仿是人生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方法既简便又直观,符合生理发展的规律。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采用例题、范文和动作示范等,都是有效的以“例”服人的方法。

3.以纪律服人

对于极少数软硬不吃的学生,通过纪律、守则和条例等限制办法对学生进行硬性规定,甚至强制学生完成基本的教育目标也是一种办法,但也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以纪律服人是最麻烦、棘手的办法,有违人的主观意志,因而也颇具争议,甚至存在风险,当属“下策”。不过,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纪律约束是必要的。

真实的教育工作必然存在纪律约束,但一定要掌握好尺度。笔者以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纪律约束,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必须是第一位的。另外,盲目地放弃和禁止一切纪律约束实际是“明哲保身”式的不作为,与不负责任并无二致。

综上所述,一切教育手段的实施都是一个“研磨”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无论德育还是智育,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口味,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寻找对口的方法,综合而变通地实施有效的教育。

三、对教育效果的评估

对教育效果的评估必须依据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育手段的实施,从三方面考查:一是是否发掘潜力,二是是否感觉快乐,三是是否取得成就。

1.是否发掘潜力

教育过程是一个发掘学生潜力的过程。学生的天资不同,潜力就不同,教育的结果就有差异。古今中外因教育的失败而最终被埋没掉的人才不计其数,成功的教育就是竭力避免这样的悲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先天具有的潜力。

2.是否感觉快乐

快乐是人生成功的重要指标。如果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本身的快乐,学习将成为一种需要,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困难的事情将变得轻松,学习效率也将提高;如果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学习过程的痛苦能够换取最终的成功,将会锻炼学生的意志和耐心,提高学生的理性意识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总之,快乐将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不竭动力,快乐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教育。

3.学生是否取得成就

学生未来的发展情况,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人生取得成功与否,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剔除社会、历史等客观因素的作用,教育的基础性影响不可低估。凡是通过个人努力,从正当渠道获取的、合理合法的成就,均可算作人才教育上的成功。例如,在政治上取得地位,是行政组织能力的体现;在经济上获得财富,是经营管理能力的体现;为社会作出各种贡献,并获得一定的荣誉,是道德责任和综合能力的体现。

上述三项教育评估指标存在很强的主观随意性,难以量化,也无法成为学校教育的可操作性政策,但是,随着应试教育影响的逐步淡化,以及高考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教育者个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并最终演变为可操作行为;如果经过变通和灵活的处理,对于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校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企业培训;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02-03

引言:

目前我国开展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高职以上学校200余所,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些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事业单位不认可、企业单位不知道的尴尬状态,即使是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也面临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饱和、就业困难的问题。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突破学校教育技术,为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拓展出更广阔的就业空间迫在眉睫。

一、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我国教育技术专人才就业方向。教育技术学专业最早在师范院校中建立学科,并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师范院校中开设此专业,这就造成了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大都面向学校的情况。即使在20世纪末期很多非师范院校也开设了教育技术学专业,但由于办学经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教育技术学毕业生就业方向仍以学校为主的现象延续至今。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各级学校、电教机构的技术工作人员;IT产业中教育产品开发;广播电视系统的策划等,而在各种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则非常少。

2.造成目前就业方向的原因。我国教育技术的应用并不完善,主要集中于学校教育技术,企业培训方向重视程度不足。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1)专业特色不明显,社会认知度不高,企业对于教育技术专业不了解。(2)学生自身对于学科认识不足,对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明确。(3)专业最初源于师范院校,后来广泛发展于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之中,专业培养目标过于宽广。在稳固当前就业方向基础上,把我们的毕业生推进企业,从事企业培训、教学设计师的工作,打开更大的就业需求空间应是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的下一个重点目标。

二、企业培训前景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而企业间竞争的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开发人力资源的有利手段就是人员培训,企业需要运用有效手段对于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企业员工培训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和管理手段,能在“投入―产出”间得到最好的平衡,已成为企业培训的新趋势。

1.企业员工素质现状。国家统计局预测,我国劳动人口峰值将在2020年到来,但大多数人的受教育水平依然偏低、学历不高。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劳动者中,有70%的劳动者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这个水平相当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我国城镇企业在职人员1.4亿左右,这其中技术工种大约7000万,在这7000万技术工人中,初级工60%,而高级工仅占3.4%,而在发达国家,高级工的比例为40%左右。一系列的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企业面临生产科技含量增加、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等问题时,企业必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员工素质,员工培训问题亟待解决。

2.国内企业培训现状。我国企业培训是近几年新兴发展起来的一个热点领域,企业培训还处于发展阶段。在认识到问题的同时,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物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如操作技能、礼仪行为等方面的培训。但是,由于在企业培训设计时,培训目标不明确、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陈旧、质量考核和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使得企业培训中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整体性的教学过程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手段,造成企业培训与其实际需要脱轨,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培训市场需要规范,需要更科学的企业培训方法与理念。

三、教育技术与企业培训

1.教育技术应用于企业中的理论分析。想要了解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有无用武之地,我们首先应对企业培训与教育技术进行了解与比较,看看二者有无共通之处,寻找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应用的契合点。(1)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AECT’05定义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对于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相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创建、管理和应用,这些过程都是动态的,需要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方案、评价、修改教学方案等多环节,经过多环节的动态更新实践,最终能够使得学习者知识、技能得以提高,职业道德得以规范。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绩效是指学习者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倾向和结果,也就是学习者的能力及其在新环境中的迁移能力,对企业来说,绩效则是指该企业组织预期的、符合总体目标的业绩[1]。定义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还关注学习结果,进一步还表明通过培训来提高企业绩效也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研究与应用领域。(2)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一项以改善员工工作态度和绩效为目的,以提升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为宗旨的活动[2]。企业培训的目的是通过企业培训,让员工在操作技能、知识、态度等方面年有所提高与更新,使员工综合素质提高,进而提高企业效益和形象。换句话讲企业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员工学习和提高员工绩效,这个目的与教育技术的目的是相同的。一个系统完善的企业培训,需要需求分析、培训方案设计与开发、培训、评价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与教育技术的实践环节基本一致,并且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与指导。通过对于教育技术与企业培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在目的、实践环节等方面都有着共通之处,把教育技术引入到企业培训中,理论上是可行的。

2.教育技术应用于企业培训实践分析。理论方面,我们经过分析得出,将教育技术引入到企业培训中是具备可行性的;实践方面,已经有人开始实践将教育技术引入到企业培训中了。在国外,教育技术不仅在学校教育中应用广泛,在企业培训中的使用也是非常普遍的。美国是一个成功把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引入到企业培训中的国家,佛罗迪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企业培训人才得到了广泛认可,并且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在我国,台湾地区目前这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好,但是大陆地区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目前仍主要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中,根据大陆地区企业培训的实际情况,把学校教育技术借鉴引入企业培训中有很大的研究与应用空间。

3.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应用具体体现。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希望学生掌握理论与技术两方面的实践能力,在技术方面主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制作、操作能力,而理论方面主要是将所学的相关理论综合应用,最终体现在教学设计上。教育技术学毕业生走上企业培训岗位后,可以从事企业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系统维护等工作,还可以从事企业培训体系设计、授课工作,还可以从事企业培训课程对外采购等方面的工作。

四、调整培养方案,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输送至企业培训行业

1.目前基础上,本科生进行研究方向选择。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前两年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大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自主方向选择,在现有就业方向基础上,增设如课程开发方向、培训体系设计等方向,课程开发方向的学生重点研究技术开发,进行课件、课程制作与开发方面的培养,而培训体系设计方向,则主攻教学设计方向,除了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相关内容之外,还应该加强企业培训体系方向的培养。

2.企业培训方向,重点加强教学设计、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学习,开设管理学等课程。由于企业培训与学校课堂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别,应在现有课程结构基础上进行相应调整,除了目前实施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课程,还应开设管理、经济等相关课程的选修,拓展学生企业培训视野,提高企业培训设计能力。

3.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企业合作,让学生跟踪企业培训单位或者模拟企业培训。绩效技术、知识管理等都是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的热点,但是这些内容在许多大公司当中的应用已经走到了学校的前面,它们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如果将这些先进经验引入到教育技术专业,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这个领域做得比较好的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他们围绕教育、绩效技术、培训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绩效的理念贯穿始终。

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本科生培养,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派学生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实习,技术方向的主要进行相关课程开发与维护的学习,而企业培训设计方向的学生则应该加入企业培训团队,亲自参加企业培训设计全过程,我们可以派1~3名同学作为与1名企业培训设计师的交换,让这1~3名同学到企业中共同承担企业中1名成熟企业培训师的工作,同时,将交换过来的成熟企业培训师请到学校中来,为低年级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讲课,传授企业培训实践案例与经验。

五、结论

企业培训与教育技术有共同的培养目标、相似的实践环节,在就业引导培养方向、企业培训师急需的情况下,企业培训无疑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培养方向,只要适当调整培养方案与方式,企业培训方向将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妮.现代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2]王荣荣.浅谈教育技术学专业向企业培训方向的发展[J].网友世界,2012,(24).

学校教育范文第7篇

一、管理不当。学校将承担“非常规”的过错责任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五条规定:“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应当针对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容和预防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即学校在该类案件中承担的系过错责任原则,而过错认定又以学校是否尽到相关注意义务为核心。

【案情回顾】

2010年11月15日,高三女生张某在重庆市某中学青杠校区文科楼三楼教室参加语文考试时使用手机,监考老师赖某发现后。将张某的手机收走。11:30考试结束后,张某询问此事如何处理,赖某未明确答复。张某独自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等候,后进入教室旁边的教师办公室。12:30左右,张某从办公室的窗户跳楼受伤,后经司法鉴定,张某伤残等级为一级伤残。属大部分护理依赖。后张某将学校告上法院,要求承担50%的赔偿责任。

【二审判决】

法院认为,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往往不能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及时进行疏导。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监考老师履行职责收走手机并无不当,但应当对张某被收走手机后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有所预见,在张某询问事情如何处理的情况下告知其处理方式并做好心理疏导。以避免张某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过于悲观的心理预期。但监考教师收走手机后未采取任何措施,任由张某独自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等待未知的处理结果,让其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以致做出跳楼轻生的极端行为。学校对可以预见、应当注意的事项未完全尽到相应义务。应对张某的损害后果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教育启示】

本案中。二审法院判定学校担责理由是:“学校对可以预见、应当注意的事项未完全尽到相应义务”。认为监考老师对张某手机被收后所产生的心理压力“理应”有所预见。未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未尽保护义务。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来裁定学校负30%责任。可见,判例中法院认为学生的心理波动也属于教师的“可预见性”注意义务。案中,监考教师应该是张某的任课老师,认为该教师对张某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理所当然”地了解。试想,假如事情是发生在高考考场上,监考老师不是该生的任课教师,责任谁负呢?作为一个身经百考的高三学生,对考试作弊处理结果理应清楚。该判决理由有“扩大学校的职责边际”之嫌。法院很可能是从着重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的角度来裁定的。判例提醒:学校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管理者,对未成年学生承担的保护责任高于一般人的行为标准,以免事故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注意根据不同年龄、认知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学生进行差异化关注,对“可能”造成学生伤害的危险要有前瞻性认识。笔者认为,这种注意义务仍应有其合理的范围,不能要求学校履行超出其职责范围的无限注意义务。

二、保护不当,学生将索赔“合法性”的精神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对于学生伤害事故该解释也同样适用。

【案情回顾】

学生小张在张掖市某校就读,补课期间因上厕所不慎摔倒,头部着地受重伤,事发后,老师让同学将小张搀扶到校医室进行检查,校医对小张额头的擦伤处进行清洗包扎,告知其如有不适,到医院检查。之后,同学将小张送往教室休息。同学们下课后回到教室,发现小张倒在教室地上并昏迷不醒,遂被校领导、老师、同学送往医院救治。小张的伤势经鉴定为重伤,构成二级伤残。小张将学校告到法院,要求学校承担医药费、护理费、误工费、伤残补助金等损失80余万元。

【二审判决】

所在地区法院认为。按照法律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精神,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过程中,对未履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应当预见和注意义务而发生学生损害后果的,可以认定学校存在过错,学校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对因此造成的损害后果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最终,法院部分支持了小张的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学校赔偿各项损失898195.48元的60%。计538917.28元。并赔偿精神抚慰金30000元,合计568917.28元。

【教育启示】

本案中,法院判决理由又是“学校未尽应当预见和注意义务”,按照“过错责任”原则来裁定学校负60%责任。需特别注意的是法院支持了受害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索赔。在学生伤害事故诉讼中,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身体受到损害后除了要赔偿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外,还索要精神损失费。虽然对于经历痛苦的人来说,精神损害赔偿不足以完全抚平其精神受到的伤痛,但至少会使受害者得到一些经济补偿。有统计表明,法院判定学校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判决比率为27.7%。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中新增了“侵害学生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依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一修订使得受害学生的精神损害索赔更加明确。预示着该类案件会逐渐增多。在一些案件中学生所受伤害尽管没有达到法律所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严重后果”,但学校为了尽快结束诉讼,自愿或被迫地给予受害者一定的经济补偿,法院在案件初期的调解中也有这种明显导向。如近期出现“叙永一教师打学生耳光家长索赔精神损失5万元”的报道。关于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目前有不少高级人民法院行文加以限定,如:上海、江苏、四川高院规定精神抚慰金的上限是5万元,重庆、福建最高不超过10万元。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精神索赔往往是双方争议的焦点,学生因物质性人格受损比精神性人格受损所造成的精神损害更易被法官所支持,但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所改变。精神损害索赔再次提醒: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各种人格权;只有这样。才会尽可能地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作为学校,必须学会对照法规。明确自己的过错程度,从而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承担比例作出合理的自我认定:只有这样,在伤害事故发生后,才会正确处理事故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从而促进案件的顺利处理。

三、教育不当,教师将面临“被追偿”的法律风险

《解释》第八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即由教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学校履行赔偿后有权对教师进行追偿。

【案情回顾】

原告汤某系本市某艺校舞蹈专业学生,被告林某系原告的舞蹈教师。2008年12月8日,林某自培训地北京赶回天津,来到汤某正在练功的教室。林某认为原告所在班级学生的训练水平下降,很生气,于是持物击打包括原告在内的该班18名学生的臀部、腰部和大腿。致多名学生软组织挫伤。事发后,被告艺校派人带领18名学生前往医院治疗。当晚。艺校和林某向学生及家长道歉,汤某家长未接受。9日,艺校对林某进行停课处理。12日,林某给艺校做出书面检查,并在学校张贴给林某的道歉信,27日,艺校对林某做出行政记过处分。后原告艺校和林某,要求判令二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70,26元、彩扩费24元、律师费1500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30000元。

【二审判决】

天津某中院认为,人民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能随意体罚学生。林某体罚学生的表象是出于“责任心”,但这不能作为体罚学生的借口,林某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另外。林某要求独自承担责任,但并不能免除被告艺校的责任。被告艺校应承担对原告的责任。关于原告主张的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林某的行为对尚未成年的原告造成不良心理压力在所难免,对原告心灵进行抚慰是必然。但是,原告学习的是舞蹈专业,属于运动性专业。它的教学与普通学校文化课教学有着本质差别;其次,考虑并未给原告造成严重损害,酌情考虑原告的精神抚慰金为2000,元,加上原告的医疗费、交通费等,被告艺校应赔偿原告2380 54元。艺校承担责任后,可向林某进行追偿。

【教育启示】

本案中,学生受伤显然是由教师教学活动所造成,因此,学校处于被告地位,教师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尽管林老师要求独自担责,可法院却判责任方是艺校。尽管并没造成学生“严重损害”,法院还是“酌情考虑原告的精神抚慰金为2000元”。并判定学校承担赔替代责任后,有权向教师追偿。法律还规定由教师“个人行为”所造成的学生伤害,应由教师自己直接担责。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际执行者,在很多学生伤害案中,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无论行为性质如何,最终教师都难逃其责,教师职业风险突增。

中小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防不胜防。为了妥善处理,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2007年9月江苏教育厅免费为本省所有中小学生购买了“校方责任险”,2008年开始全国推广。《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提倡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参加“双险”的学生有可能获得双份理赔。使学校和学生的风险得以降低,可是,教师责任风险却无从保障。目前,私立学校教师被追偿的案例时有发生,如“幼儿园赔偿后向教师追偿”的报道;公办学校教师被迫偿的事例不多,一般是行政处分,随着社会发展,一旦发生大幅超出学校责任险的保额,公办教师迟早也会面临被学校追偿的风险。因此,建议增加“教师责任险”来转嫁教师职业风险,也是对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保护。

学校教育范文第8篇

一、学校年内抓的几项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德育工作,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1、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和谐向上的思想基础。

我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有效地发挥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充分利用晨会、思品课、校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我校还运用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深入进行法制教育;运用主题班会、文艺演出等形式,组织学生自我宣传、自我教育,强化法制、安全观念。

2、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效能,创设优美和悦的校园环境。

近年来,我校立足实际,把整治校园环境,建设优美校园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改造力度。宽敞、洁净的校园,多品种的绿化,得体醒目的标语布置,让每个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却有着明确的德育导向性。

此外,学校还不断完善校园文化设施、设备,维修了音响设备,及时更新学校黑板报,创办书画手抄报展室,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我校办起了自己的“红领巾广播站”,弘扬正气,鞭策后进,激发了全体学生上进的热情。“红领巾监督岗”也几年如一日地正常运转着,使学生日常行为更为规范,使学校德育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新创办的“新芽报”校报,每月一期,内容丰富,有教育,有知识,有表扬,有批评,有活动方案,有活动总结,样样贴近学校工作,贴近学生实际,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展示特长。另外,各种展览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学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小能手”们的制作、绘画、书法、习作等作品;队室中的“x活动剪影”成了学生表演的舞台,留下了他们文艺演出、演讲、各项竞赛、游戏活动的身影;“手抄报展”向学生们介绍百科知识、人文地貌……这些内容,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拓宽了视野,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多方面教育、塑造新人的氛围。

我校德育工作十分注重多方面教育,广泛开展有益活动,塑造新一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月份,“学雷锋,树新风”活动积极开展,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四月份,孩子们兴高采烈踏青、参观、祭扫烈士墓,爱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爱心助学活动又将他们同西部的孩子“心连心”;五月份,“爱祖国,爱家乡书画展”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六月份,庆“六.一”文艺会演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舞台,歌声笑声不断。二月份开始的“争创平安学校”活动,三月份、九月份的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五月份的爱祖国爱家乡教育活动,五、六、七月份开展的演讲比赛、书画比赛、班报比赛等活动,十月份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十一月份的校园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手抄报比赛活动等,也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4、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谐统一,营造大德育环境。

我校坚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经常联系,紧密配合。还经常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沟通联系,对学生进行跟踪教育。这些年来,我校坚持每学期召开至少三次家长会,定年级、定内容、定地点,认真组织,积极准备,座谈会气氛和谐,效果明显。现在,家长会已成为我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交流的桥梁。

(二)强化教研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以往,教研工作是我们学校的薄弱环节。今年我们排除了老师们的畏难发愁情绪,鼓励教师踊跃参加教研,积极撰写论文,争取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为强化对教研工作的领导,学区成立了小学教研领导小组,作了明确分工,并要求领导带头搞教研、写论文。在教研室教研员的支持帮助下,西板石完小郝智慧主任的心理健康论文获省二等奖;车吉军同志的论文获市优秀论文奖;还有两位老师的论文、课件分别获市优秀奖。这些成绩,在别的学校可能微不足道,但对我们却是历史性的突破。这将树立起我们教研教改的信心,也将促进更多的老师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工作之中。

(三)加强活动课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今年,我们又完善了活动课机制,扩充了活动项目,使学生参与率达到100%。活动场所、设备、时间、辅导老师,学校都作了总体安排。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所以今年我们的活动课成效显著。其中,航模比赛荣获滕家赛区第二名的好成绩;合唱比赛获市乡镇组第五名;一项小发明获市科技节二等奖。

(四)教师基本功训练常抓不懈

我们结合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等活动,坚持对教师基本功常抓不懈,定期举行展示、比赛,使教师的基本功水平稳步提高。王杨老师代表我市参加威海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获优秀奖,参加市教师书法比赛获三等奖。

(五)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

今年,我们多次到帮扶单位走访,积极争取帮扶单位支持会议桌10个、椅子20个,dvd一台,针式打印机一台,图书等一宗,较好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六)节约资金,办好微机室、多媒体教室

我们学校基础差、底子薄,缺少各类专用教室及设备,为了使信息技术课正常开课,我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投资2万多元,办起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达到荣成市电教示范校标准),使三、四、五年级都上起了信息技术课。

(七)立足本地实际,办好特色学校

首先,我们结合地处农村这一特点,研发了“我做林果小博士”校本课程,使学生学有所用,长大后为家乡建设服好务。其次,抓好特色教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写作、舞蹈、航模、体训、英语、科技等兴趣小组,既抓了普及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又抓了提高层,并争取在各类竞赛中获奖。

二、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及今后发展思路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1、完小杂费提取部分上缴学区后,学校所剩资金已寥寥无几,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也捉襟见肘,所以导致必要的教育设备不能及时添置和更新,校舍无法彻底修缮,图书和体育器材严重不足也无钱配置。现在,我校班级仍缺少电教设施。

2、现在,荫子镇各完小规模较小,学生、教师人数较少,严重制约着课改及学校的发展。如,无法开展集体备课,老师们工作量分布不均。而教师队伍的严重老化,也影响课改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现在,学生乘车上学已经普及,建议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

3、教师工资福利(如:烤火费的发放、乡镇报纸向教师摊派)的城乡差别,影响着教师的情绪和工作积极性。

4、校舍严重老化,急需维修,房顶普遍漏雨,瓦片风化易碎,门窗腐朽夏天不能打开,不安全隐患不断出现,不时影响着学生的安全。学校缺少根除隐患所需资金,镇政府财力紧张无力解决。建议:实行教育经费的统筹,并适当向贫困学校倾斜,缩小城乡差别。

5、今后发展思路:立足本校本地实际,不畏难发愁,真抓实干,艰苦创业,稳打稳扎,逐步缩小与优秀单位的差距。在办学思想方面,我们以双基教学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开展特色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教职工先进典型

1、车吉军、郝智慧同志身处落后环境不畏难发愁,带领教师搞科研,撰写的论文分别获省、市奖项。其中,郝智慧同志的心理健康论文获省二等奖,车吉军同志的数学论文获市优秀奖。

学校教育范文第9篇

人是一个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自然生命,又具有超自然的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长期以来,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只关注人的社会文化属性,人的自由价值,而忽视人的自然生命的属性,这就只把人看作社会或文化的存在,没注意人因为自然生命存在而存在的意义。我们的社会也会对为了某种“高尚”的精神而轻易放弃生命者,高唱赞歌。其实,生命都不存在了,谈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呢!人间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答案只有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世上对生命的最大蔑视,对生命的最大摧残,莫过于杀戮生命了。可怕的是,现实中丧心病狂的杀戮生命,愈演愈烈。媒体中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还有不少的青少年,因为一点事情不顺心,而放弃了青春的生命,走上了绝路。

这些青少年不懂得生命的宝贵,更不懂得珍惜生命、呵护生命,这就使得他们的生命出现一片无知的空白。一旦有了外界的压力,就失去了生命的承受力,不仅毁灭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会残害他人的生命。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能只看作心理问题,更要从生命意识缺失的角度,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症结所在。所以,国内有学者提出了生命美育、生命德育的思想。感于物质繁荣时代对生命价值的忽视,台湾的各级学校开始推行生命教育的计划,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的目的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在消极层面上是不应自杀,也不会杀人;在积极层面上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别人的生命。人的生命不仅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和谐统一,而且在价值生命中要达到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认知是人的智能的认识活动,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心理体验,前者指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达到对“真”的把握;后者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是人主观愿望的反映。认知与情感虽是不同的心理活动,但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所以,情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

但是我们对情感作用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工具价值的层面,必须认识到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独立的价值。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情感在大脑的机能定位是皮层下结构,认知的定位是大脑皮层中的新皮质。认知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所比喻的,“一个人用两个并排的梯子爬墙壁……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的构造,使一个梯子的每一级正好在另一个梯子的每一级的中间。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从这个梯子上的一级踏到另一个梯子上够得上的一级———就有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②价值生命的教育应该是它们的和谐统一。但是,在近代科学主义的浸袭下,使得人在对理性的坚信和追求中,把情意作为非理性排除在外。教育成为唯理性的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导,造成教育的畸形,从而扭曲人的生命发展。完整的精神教育,迫切需要寻找失落已久的教育的“另一半”,即情感的教育。当然,情感教育不能脱离知识的教学而单独训练。只有在知识教学中,不断地感悟,不断地体验,才能使情感油然而生。只有融入知识、智慧之中的情感教育,才会激扬理性的生命,真正提升生命的质量。

二、学校教育应凸显生命的灵动

生命不仅是全面的、和谐的,而且是自主的、自由的。马克思“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思想,柏格森的“生命冲动”思想,兰德曼的“人为文化创造者”的思想,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生命的灵性所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自主和创造是人的天性。所谓自主意识,即自觉到“我是主体”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形式。自我意识在婴儿时期即出现萌芽,在这之后,它的各因素随年龄的增长而进一步发展。例如,自我情绪体验中的自尊意识,120名3~3.5岁的儿童中,有体验的占10%,而6~6.5岁的儿童中有体验的已达93.5%③。创造是人超越现实,趋向理想的过程。人作为超生命的存在,在创造中完善自身生命的未特性化的“缺陷”,这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策力之一。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无论是呀呀学语,还是蹒跚学步,在其成长的每一步,都透射着他作为一个天生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可见,人的自我意识与生命发展的需要一起,使人生命的主动发展、自我创造成为可能,这是人生命的独特之处。生命是自由的,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必须凸显生命的灵动。灵动生命的教育,首先,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用成人的要求来约束儿童,是对儿童的最大犯罪,是对人性的犯罪。对此,卢梭早已给我们以启迪:“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④杜威在他的很多著作里也曾深刻地批评了这种做法,在他看来,“为了成人生活的造诣,而不管儿童的能力与需要,是一种自杀的政策。”⑤所以,生命的教育必须把儿童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始终珍视他们发自天性自然的那种主动权。其次,还儿童精神发展的自,让每个学生的心灵更为自由。教学固然教人以知识,但知识不是死板的,我们要反思现代主义的符合论知识观,走向多元、开放、个体和情景性的后现代知识观,倡导一种多元的教学观。教学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而要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空间。要放飞儿童的思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思考问题,使教学成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成为发展学生智慧,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第三,生命教育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激荡,它就不能称为教育。教育过程要“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唤醒儿童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一味地束缚、灌输,更多的是唤醒、激发,把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多给他们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使之有思维的自由、心灵的自由。要通过讨论的方式,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生命多一些自主的色彩。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过程。

三、学校教育应张扬生命的个性

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独特性,也称为个性,是个体动机、需要、兴趣、特长、倾向性以及认知思维方式的综合反映,它使人对事物的反映带有个人的选择和特征,形成个人化的精神世界。生命的教育,关注的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生命,而是具体的、真实的生命。因此,生命教育以个性的认可为前提,生命化的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个性化的教育。个体既是人,又是个人。前者说明,作为一个关系中的存在,人具有社会性;后者说明,作为人自身,又具有独特的个性。社会性和个性在个体生命中是本质统一的。过去,我们常常把个体的独特性与集体性对立起来,只谈集体性,而不谈个人的独特性,这是错误的。同样,今天无视人的关系存在,而张扬所谓的独特个性,同样是错误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⑥集体不仅不压制人的个性,而且为人的个性提供着生长的土壤。任何的个人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开了集体,就不可能成为人,更谈不上个性的发展。不过,这种集体必须是一种“真实的集体”,而不是“虚假的集体”。

“真实集体”来自于个体间内在的共生性。共生性不排除个体生命的存在,也不排斥个体具有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每个个体都是按他自己的愿望、目的和价值从所在关系中创造自己,按自己的愿望对所属的关系做出自我选择,进行自我建构。“虚假的集体”来自于外在的约束,它以一种至高无上的戒律来压制、泯灭个人的独特性,这种集体实际上是平均化的个人模式,与独特的个性格格不入。张扬生命个性的教育,固然要反对整齐划一的制度,反对不顾儿童个性差异的模式化教学,但并不意味着要走向另一个极端,连制度和计划都不要了。这里的关键是,如何使制度和计划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为此,我们需要创造一个有助于生命舒展、生命涌动的环境,创造一个崇尚开放、多元的环境。“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⑦针对集体教学的现状(不同于完全的个别教学),在教育活动的组织方面,既要照顾集体的利益,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满足儿童的合理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留出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反对行为目标,倡导表现性目标,强调教学进程的动态性、生成性。在制度上,尤其是课堂纪律方面,要处理好“自由”和“纪律”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公共生活中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限制的,纪律就是其底线的要求。生命的教育尊重个性,尊重儿童的自由,但并不是放任不管。个性是群体中的个性,个性的张扬要符合群体规范的要求,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个性张扬的底线。

因此,要制定“保障自由”的纪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学会自由”,“学会共生、共存”。教育对生命来说,是最基本的原点,它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同时,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必须要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关注生命,不仅意味着关注人的自然生命,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人的精神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生命的成长,在于培育独特的精神自我和有活力的生命个体。只有将对人的认识与理解置于生命之中,将对人的教育落实在促进每一个鲜活的人的生命健康成长之中,才可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反思现代学校教育,在技术理性的浸染下,成为理性的教育、唯材的教育,而丧失了对生命整体的关怀。整体生命的教育在于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不仅包括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而且包括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认知与情意、理性和价值和谐发展的教育。现代教育不仅把知识作为教育的核心,而且对知识形式的认识也趋于封闭化、客观化、固定化、中立化。知识成为外在事物特性的镜像,而忽视了事物特性之意义是人赋予、人所建构的,致使知识的教学成为对儿童的训练和控制,造成了教育对人的精神生命自由成长主动权的剥夺。当前,应关怀生命的教育,使知识回归生命的意义,使每个学生在知识中寻找自我价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生命体验。

学校教育范文第10篇

1从观学校教育的管理点,学校管理人员的教育过程管理往往被忽视

许多学校出现这种情况,只要科研项目的设立和时间节点的把控,忽视教育各个方面的监管。一般情况教师教育问题研究申报成功,拿到项目研究工作就会停止不前,会将申报的研究工作放在一边,学校的领导层在这种问题上没有做到更好的梳理。在后期的阶段,申报者会到处的寻找资料拼凑信息,完成一组材料,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或证书将告一段落。因此,中学的教学任务的执行者不能单单的重视科研课题的研究上。

2教师的理论指导的缺乏存在于教育过程数据支持

中学教师的常规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很多的教学经验。恰恰是这样,往往中学的老师没有时间去学习理论知识充实自己。一方面,教育理论相对的浅显,这是很难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在另一方面,即使有一些理论和教育方法,大多数中学教师不能使用它们来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为他们理论基础相对的不完善。

二、加强中学教育的基本思路

1.树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研究已成为时代赋予教师要求的新形势。所谓科研型老师是教日常以实践和中学教师的理论分析相结合并创新,促进专业化和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中学教师“研究型的改变”离不开教育。在一方面,中学教师的教育科学和教育专家的教育研究指的不是同一个方面。中学教育应该是研究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以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创新。因此这样的研究不会过于的形式化,刻板化。教育研究不会和和原有基础教育相互分离。而另一方面,中学教师要发展自己,弥补学校教育的发展的基础,放弃研究是晋升的的思想,克服形式主义和处理态度的问题。广大中学教师认识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重要性,以提高他们本身教学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建立,要从评估,项目开始,鉴定和奖励贯穿始终,整个过程需要继续提高和不断完善。一些教师在动课题研究时,,学校的表现是非常积极的,但无所谓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本身就很松弛,使得整个研究过程中极度消极,研究变空想。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处理整个研究跟踪检查,并及时完成研究任务,无法积极完成研究课题的取消其研究教师资格,撤销科研的课题。

3.加强教育和科学理论的培训

高级中等教育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主旨是,高中教师接受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而不是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方向的,没有计划,理论实践创新盲目的实践。具体而言,学校可以聘请专家教育理论到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现代教育理论的教育和培训,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基本教育的方法,基本步骤用理论本身武装。在教育理论和研究工作在教育系统的指导,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师教育的质量。

4.教育成果的重要性

科研成果的推广会将教学的水平提升一个很高的层次。这种科研的推广可以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的,也可以是在管理部门的主导下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推广。结合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改善,适应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教学和科研管理部门可以概括总结,并指导进行成果的研究,探索更多的途径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经济与管理科学范文 下一篇:科技创新理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