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时间:2022-09-18 11:50:01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摘 要:美国学者布卢姆按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源于这个标准,也分为三类: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水平按顺序由低到高排列。拟通过对师生关系的探讨,深入认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压力较大的环境中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如果还想把书读好,那更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亲其师而信其道”讲的就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喜欢教师就会把教师教的知识学好。这就是教学中的情感问题。

一、情感

学习,要同时打开情感和思维通道,而且最先打开的应该是情感通道。

大部分家长都打骂过自己的孩子,孩子被打骂以后,情感通道关闭,思维通道也随即关闭,学习开始出现障碍,还可能会暂时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家长失去信心,孩子逆反的种子可能就此种下了。如果家长关心孩子不够,开学提提要求,期末看看成绩,平时只忙工作,不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在学校与人交往的情况,重说教轻倾听,重施压轻疏通疏导,不顾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会觉得家长自私自利,情感通道逐渐关闭,逆反就真正开始了,小小年纪就会用糟糕的成绩来对抗你。

作为教师,如果打骂、打击、讽刺、挖苦学生,那是一件最为羞愧的事。

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就是一种教学情感投资。如果一个学生有学习愿望,教师又对他好,他当然接受教师,这就是情感共鸣。他会克服一切困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绩提高就变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这就是哲学上说的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学的内因,其实是一个情感共鸣的问题。

赞可夫说:“如果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请先和学生搞好关系。”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学生就有了逆反心理,他的情感通道就会慢慢关闭,产生排斥心理,用不学习的行为对抗老师,时间长了,他也后悔了,但是堆积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想改变已来不及了,最后只好放弃。多年后,他肯定还耿耿于怀,心里满是怨恨。这是教师的遗憾,也是教育的遗憾。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做什么呢?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

二、态度

学生在错误中成长,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所以要有一个好教师来引领自己。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学会宽容,学会原谅,学会教育,因此,要有不同的学生来成就自己。教师对待学生要有四种态度。

尊重学生。对待违纪学生,教师应停止批评和贬低,冷处理较为合适。虽然教师批评的出发点是希望改变、塑造或挽救,但学生还是觉得教师高高在上,他们讨厌这种态度,不会接受教师的劝告。其实,学生违纪一定事出有因,违纪其实是在表达某种情绪,情绪问题要缓解。一个班学生多,需求无限,危机四伏,教师可以生气,甚至可以表达愤怒,但不能引起伤害。课后找他谈谈,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仔细聆听,这才是真正的挽救和尊重,学生会心存感激。所以,帮助一个人,不要试图说教,而要学会倾听。

表扬学生。课堂上总有学生不遵守纪律,要想让这些走神的学生专心听讲,可以表扬临近那些表现得体的学生。实践证明,使用临近表扬策略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管理方式。教师不要总是采用批评的办法,可以走近他、靠近他,静静地站在他旁边,若无其事地继续讲课。可以提问他,还可以低声问他“你还好吗?”“需要我帮忙吗?”。

陪伴学生。晚自习,如果教师想着是“看着他们”,就像一个看守,其实学生也不高兴。如果教师想着上晚自习就是一种陪伴,师生心里都会好受一点,而且很多教育契机会出现,很多奇迹也会产生。因为陪伴是青春年少时最需要的一种温暖和感动,教师从爱心出发,陪伴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才能给予他们真正的正能量。

作为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做点什么事呢?应该在教学中适时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三、价值观

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是通过教师行为细节的示范、熏陶和影响来实现的,这就是为人师表。

在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办公室里摆放着许多青蛙,有玩具的、文具的和各种卡通造型。有人问校长为什么这样做?她回答说:“我是一个生物科学家,许多青蛙为了我的研究工作和人类的科学进步付出了生命,我以此来纪念它们……”

这就是人文精神、博爱精神和人类关怀精神。可以相信每一个走进这个办公室的教师都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种精神。可以相信,校长一定能用这种精神影响教师,而这种精神必然会经教师传达给学生。

教育需要注重对人的精神品质的培育,引导学生懂得善良、崇高、博爱、正义、尊严、责任、使命,让学生感受该学科的乐趣和价值,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最终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才是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教育,是教师应当追求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戴光宏.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目标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3):3.

上一篇:意象巧用情深蕴浓 下一篇:用类比法讲解“全电路欧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