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问的目的和技巧

时间:2022-09-18 11:13:53

课堂教学提问的目的和技巧

摘 要: 课堂提问研究是语言教学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提问目的和提问技巧两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指出了研究中现存的问题,并就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出了试探性的建议,旨在更好地利用这些技巧。

关键词: 课堂提问 目的 技巧

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还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讲究提问艺术。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传统教师中心论统治了中国很多年,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相关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目前,此项研究主要聚集在提问目的和技巧两方面,特别是对于课堂提问的技巧,众说纷纭,许多矛头直接指向了它。下面笔者分别就提问目的和技巧两方面作详细的阐述。

1.课堂提问的目的

关于提问目的,教育家和学习者已经达成了共识。教师发问,并非无的放矢。在发问之先,总须有所考虑,不论是对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过程、教材的内容、学习的动机、学习的方法,还是学习上的困难、进度、评价等方面的检验与推进,皆可提出问题。一些教育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证明学习者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涵盖了对知识的理解及用语言复述已学知识的能力。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能激发学生自主地巩固已学知识,因此,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1]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能使学生做出相应的、完整的答复,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同的课型,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提问的目的各不相同。有时提问是为了引出话题;有时提问是为了检查;更多的时候提问是为了使学生融于课堂学习活动之中,通过问答的交互练习,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有效课堂提问应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帮助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检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监控学生学习,优化课堂教学。[3]尽管不同的教育者对提问的目的有不同的阐述,但有一个共同点:以提问的方式走进学生的认知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2.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使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受益匪浅,然而即兴的无效提问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些教育者针对提问的艺术提出了以下五个原则,供教师参考。

2.1涉及提问的两个时间概念

关于提问的两个时间概念分别指课堂提问最佳时点和预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段。教师的提问要选择最佳时间。一般情况下,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想还不稳定,仍处于较活跃的状态,为了让他们尽快地回到课堂,教师应该多提一些回忆性问题,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多提一些说明性、分析性和评价性问题,有助于学生分析和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容,进一步强化兴趣、维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的思维由高潮转入低潮时,多提一些强调性、巩固性、放松性和幽默性问题,这样可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学生非学习行为的出现。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预留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研究表明九分钟是最佳时间段。[2]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首先,点名技巧。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最好留七到十分钟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然后指定学生做答,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适当降低被提问者的焦虑[4],因为在此之前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其次,在作答之后需留几秒钟让其重新思考答案的正确性,以及是否需要补充。同时,其他学生也有足够的时间辨别、分析所给答案的正确性。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也能从学生的回答和讨论中得到很好的反馈。

2.2教师提问要运用简洁语言清晰正确地表达提问目的

提问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明了。课堂提问语言是启发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逻辑推理的语言,如果提问的语言不当,就不能有效地启迪学生,也不能让学生抓住提问的要点。教师的提问语言应简明具体,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使学生莫名其妙。在学生做答遇到困难时,教师应从另一视角适当地启发学生,使其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

2.3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

教师在提问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如果提问太容易,学生无需思考便可作答,则调动不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如果提问太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这好比让孩子们摘桃子:不用跳就摘到,没劲;反复跳摸不着,扫兴;跳一跳能够得着,来劲。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使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能够着”的境地,让他们“来劲”地摘取知识的硕果。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要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要偏难或偏易。

2.4学生学会提问

课堂提问,应以学生为提问主体。长期以来,师问生答的模式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力,造成了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学生不敢问,不会问。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提出问题是学习和思考的结果。鼓励学生提问及问更多的“why”问题能引导学生从强迫学习到自主学习,从中不仅能学习知识、掌握技巧,而且能发展全方位、多渠道思考问题的能力。

2.5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的反馈

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的评价作为课堂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师生之间和谐交往、互动合作的舞台的展现,是引导学生德育、智育多方面良性发展的场所的展示,更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园地。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态度和蔼、自然,并不时用热情、充满信任的眼神期待学生的回答。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直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而不是严辞拒绝,提问目的不是惩罚落后。纠错有以下三种方式:由答题学生本人、其他所有同学和教师。最无效的方式是要求另一学生给予纠正,因为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此外,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不要总是强调正确标准答案,学生思维过程也是有价值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擅长提问,而且要通过提问发展学生对同一问题不同侧面的洞察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维,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标准答案。分析学生想法中有创意、值得借鉴的一面,这也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单元。

3.结语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主动使用语言的能力。提问技巧作为提高教学的剂,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对课堂提问技巧提出了初步观点,在现实教学中,虽然一些教师意识到了提问技巧的重要性,并能很好地驾驭它,但诸如时间限制、教师心情和教学负担等因素阻碍了教师对技巧的运用。从长远来看,教师应该克服暂时困难,对课堂提问持健康积极态度。

参考文献:

[1]Horwitz EK & Young D.J.Language Anxiety:Fro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Classroom Implication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1.

[2]庚鲜海,王月会.合作学习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3,(3):63-65.

[3]江慧萍.浅谈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J].正德学院学报,2006,(2):52-55.

[4]郑佩芸.课堂提问与焦虑控制[J].外语界,2003,(3).

上一篇:情景设计在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下一篇:职业学校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