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计划”下学生工作的内涵解读

时间:2022-09-18 08:53:26

“卓越计划”下学生工作的内涵解读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改善,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在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2010年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是对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一次深入的改革尝试。

高校中实行“卓越计划”下,高校学生的工作的改善和创新是需要建立在对学生工作内涵的合理认识的基础上,是由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的。做好“卓越计划”下的学生工作正是要建立在对其内涵的正确理解上。

二、“卓越计划”下学生工作的内涵的基本定义

内涵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内涵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是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是某种事物区别于别的事物的根本属性,根据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对产生的事物的概括性认识,他可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与此同时,正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和概括让事物的本质属性完全体现了出来,因此,事物的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导致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层次和问题域来观察产生的认识也是不同的。

正是因为这种内涵这种见仁见智的性质,学者们对学生工作的认识也不不同,当然也有着诸多不同的解释。比如说,有的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工作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有的学者认为高校学生的工作是“师生在学生工作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体”;有的学者认为是从精神文化这个方面出发,他认为高校学生的工作是“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内核,包括支持着高校教育活动的根本理念、价值诉求,通过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管理,使其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需要”等等。

从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看,这些定义都存在着界定“什么是高校学生工作”,并将学生工作的外延加以静态的、无序的累加集合。“卓越计划”下学生工作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学习环境、辅导员、学生、教师(其中包括企业导师)文本等几个重要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之后才能兴盛的一种形态,这些要素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特殊性在于原先的教育管理的主体——学校和学生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成员——企业;原先的环境——狭义上的、单纯的教室性的课堂变成了广义上的、灵活性的课堂(教室+工地),这并不能改变“卓越计划”下的学生工作仍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本质,而是丰富了这一有机体的内容,使它能拥有更大的生命圈和更强的活力。

三、“卓越计划”下高校的学生工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按照由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所表述的“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这是对生活方式的定义性。生活方式的定位就意味着“卓越计划”下高校的学生工作也是一种有机生态系统,是在学生工作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而产生的结果。在实行“卓越计划”下,高校的学生工作根据工作实践的开展不停地进行有机生长和兴盛衰弱的有机变化,在此同时,高校师生一致认为积淀下来的生活方式是最具备强制性和规约性的,积淀下来的生活方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影响这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可以说,“卓越计划”下高校的学生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实训业务考核、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助困和就业等多方面僵死的、随机的集合。

四、工作实践中师生基本的行为方式是交往互动

“卓越计划”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基本上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文本、环境等因子在交往互动的基础上产生的,管理实践是离不开师生的互动的。与此同时,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其中包括企业导师和辅导员)、文本、学生、学习环境等因子,这些因子之间不同的联系方式和不同的作用还可以滋生多种互动形态,从而丰富了工作实践。在高校实行“卓越计划”下,高校学生工作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同时,在时间工作中也会有生成性和出动态等特点。即,在高职实行“卓越计划”下,高职学生工作一方面可以驻足在之前教师和学生集体共同的一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师生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进而可以主动地不点地出现更适合高校学生和教师的生活方式的整个过程。

五、“卓越计划”下高校学生工作的主体是师生集体

“卓越计划”下高校的学生工作是在学生工作方面达成共识,互相认可的行为方式,就是把学生和教师作为主体在实践工作中创造共同的生活方式。

总之,从理论上运用生态哲学的思想理解“卓越计划”下学生工作的内涵可以建立多维地、立体地构建学生管理工作的设想,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崭新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从实践上说,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内核的生态化学生管理工作充实了大学教育的生命活力,为我国搞笑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地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彬,科学创造主体情绪过程的和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2]余某昌,生态学中的主体与客体[J],自然辨证法研究,1988,(2)

[3] [美]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高等教育新论:多科学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4

[4]王翼生,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3,(01):2

通讯作者:

汤莺(1982-)女,汉,讲师,科技哲学硕士,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9)

上一篇:收银理货模拟实训研究 下一篇:次贷危机与“大萧条”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