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心目中的东北二人转

时间:2022-09-18 08:25:01

说唱音乐是我国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共分八类,常见的有十一个曲种,这些曲种分别在各地流传。但由于时代的前进,人们欣赏角度的变化,很多曲种已被人们遗忘,可能只有在央视的“曲苑杂谈”节目中才能欣赏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剧《四世同堂》的播出,其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使人们了解了京韵大鼓。

现在提起“二人转”,大家并不觉得陌生,因为经常在电视中可以看到。自从赵本山出现在舞台上,大家就开始认识二人转了,直到电视剧《刘老根》的播出、刘老根大舞台进驻北京、辽宁电视台“明星转起来”栏目的播出,二人转可以说是红遍大江南北。一时间一部分二人转演员,象小沈阳、魏三等也一炮走红,正版VCD、DVD影碟更是层出不穷,占领很大市场份额。一位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告诉我,说他年轻时就喜欢看二人转,有时还到城里的戏院去看,可是现在买来碟在家里看到的二人转怎么变了“味”?这还是东北二人转吗?

自从二人转风靡全国,人们对其评价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二人转像杂耍一样,插科打诨,说黄色段子,文化平庸、情调低俗,有很多观众受到了误导,认为这就是地道的东北二人转,可是真正的东北二人转是这样的吗?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东北二人转属于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在《中国曲艺志》中记载,二人转流行的地区除了东北三省外,还有河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东北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东北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东北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年。东北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东北二人转。二人转最初只有男演员,化妆成一旦一丑。1920年前后出现了女演员,作简单的化妆。东北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其中以唱为主,通常男女演员手拿扇子、手绢,边说边唱边作舞。

东北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双”、“群”、“戏”四类。“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东北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唢呐、板胡是东北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有三百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等双玩艺儿;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红月娥作梦》、《丁郎寻父》等单出头;还有《回杯记》、《锯大缸》、《寒江》、《拉马》、《二大妈探病》等拉场戏。以后又编演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曲目,如《给军属拜年》《丰收桥》等等。真正能代表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的当然是指传统、正统的二人转,没有粗口、脏口,典型的如韩子平、秦志平、董玮、郑淑云等这些艺术家的作品。

尽管二人转不能和京剧、豫剧、粤剧、黄梅戏等齐名,但起码也是东北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值得发扬的。二人转非常贴近人们的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在民间中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需要丰富的文化底蕴,二人转作为一种曲艺,需要发展,需要朝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我们希望东北二人转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二人转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观众也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欣赏水平,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艺术学院)

上一篇:颠覆与背离 反观与审视 下一篇:陶艺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