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铸炼死不休

时间:2022-09-18 06:23:01

摘要:口头语言,神态语言,肢体语言,个性语言等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扬长避短。

关键词:语言;铸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90-01

一个人对外界的认知靠的是五官。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自然靠听觉、视觉等传递给大脑,进而在其个性的思维活动下,所学之知识最终得以消化。

基于此,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便愈显得举足轻重了。而语言、文字、文学三者难以割裂的语文课,它的形象思维特点使多彩的语言运用尤过之而不及。现就我的所遇、所感之点滴与同仁共勉。

首先,活用语言。"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语言并用,哲理警句与地方俚语互释,雅俗共赏。比如讲上进,可用"奋斗留给自己,成功且交于命运"雅语,也可用"我努力了,不行,我认了;我不努力,不行,那么我混辈了"此类生活化语言。讲压力,可直白的说"人出生就是子宫压迫的结果"……例子举不胜举,老师平时稍留意即可,争取找些别致新颖的句子,要有意、适时使用。

在授课时,语言宜简洁为主,"捞干的";停顿要有,关注要有,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譬如"哦"字的运用,当学生"哦"(ó)时,你可以"哦"(ò),一字成句,一字成趣,往来反复,语不多意无尽。同样,"嗯"也如此。

当讲化用举例时,老师可将"商如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说出,并来一句:"把'不'和'犹'换一下呢?"给学生10秒钟思考,老师不吱声,学生会慢慢领悟一些,老师进而明确此诗句变字前后的境界之不同点,此时你大可慷慨一分钟,昂扬精气神;有时当学生思考后回答不了而惧怕提问低头冷场时,你可以化用徐志摩的"那一低头的温柔"说"那一低头的沉思",用以活跃课堂。总之,切忌滔滔不绝的"自我陶醉",切忌师与生、教与学的分离、不相融。

网络新词的介入,使用学生作文、日记中的词句,也能拉近师生的代沟――两代人之沟,知识的代沟。

其次,神态交流。古人云,此时无声胜有声,神态也是一种无声的交流语言。学生读"望天书"固然不好,老师教"望天书"更加有害。因此,上课观察学生就显得尤其重要。

第一排学生的"灯下黑"别忘了;学生疑惑的眼神,"似瞌睡人的眼",惘然的眼神,欣狂的眼神……别忽略了;学生的"上下眉头"、唇齿鼻息别不在意……

同样,学生也在用视觉观察着老师的形貌神态,你的亲近与否,投入与否,知识储备到位与否,仪表目光如何……都在他的视线之内。如何做好与学生神态交流是门艺术,以前有人提出的"演课"就含着神态交流,像哑剧一样,别有一番滋味在课堂。

第三,肢体语言的运用。老师上课的举手投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独门功夫。但恰切与否,有时自己未必知道,学生或同仁也未必给你指出。对此,有条件的可播放课堂实录,没条件的全靠求救,看名家而学习之。要注意平时虔诚多询问,平时常自省。比如你自己在讲台上走动或晃动的多不多,适度否?你一堂课双手支撑于讲桌定格自己多久好?你下讲台了几次?你对学生拍肩抚首如何?你讲"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时手臂动下好还是不动好?动的幅度潇洒吗?你的肢体语言借鉴小品、哑剧没有?……这些都可以大概地量化。或强制约束,或发扬光大,万不可忽视这一辅助语言。

第四,发挥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优势。每个教师的语言都有他自己独特的"道"。有的甜美、有的昂扬、有点幽默、有的铿锵、有的润物细无声、有的"响鼓也用重锤"……因而,了解了自己,扬了长避了短,自会各领步讲坛。

总之,课堂语言本身就是知识,也是知识交流的载体,必须铸炼。更何况我们教的还是语文!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翻转课堂” 下一篇:践行语域理念,写好得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