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建议

时间:2022-09-18 05:06:15

新形势下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建议

摘 要:失业保险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劳动者而言是基础性的保障,对于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意义重大。目前,对于失业保险机制的研究,首先需要从失业保险的特征入手,进而对失业保险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新形势下失业保险制度建议的提出,目的是通过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群众生活质量。

关键词:失业 保险 制度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070-02

失业保险,主要是指我国以立法的方式强制推行的,通过利用社会募集基金的集中性,对于短期失业者进行基础的物质和精神支持的制度。失业保险作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正在于通过事业的形式进行失业者基本生活的保障,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平衡性,推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安置,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进行的可持续发展。

一、失业保险特征概述

首先w现为失业保险的普遍特征,能够对于广大失业者提供普遍性的劳动保障,其需要覆盖劳动力中的绝大部分。其次体现为失业保险的强制特征。主要体现为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推动其强制执行。最后体现为失业保险的互济特质,当前失业保险的主要渠道是社会募集,企业个人和国家各自承担相应的比例,这样会维持相对稳定的模式,对于缴费单位的性质和渠道进行审核,将其归入失业保险内部,统筹兼顾发挥互济的特质。

二、失业保险主要作用

1.提升维稳效果。保险作为整个社会的安全网络,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本职能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在于失业保险的主要作用,失业会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一旦失去了制度的保障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2.推动企业改革的前提和重要举措。失业保险制度是保障国有企业下岗再就业的重要制度,否则会导致大量流动人口出现,不能够及时和相关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其重点也在于其担心失业后不能得到原有企业的基本保障,这也就是建立保障制度的重要目的,能够保障失业期间的基础生活,也能够保障企业的基本运行,推动企业改革的脚步,这也能够从一个侧面认识到失业保险制度对于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其的根本性完善能够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发展,也成为当前改革的方向之一。

3.保障社会劳动力再生产,推动劳动力综合发展。劳动力再生产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失业保险能够提供基础性的保障,满足劳动力再生产的多元化要求,同时,就业服务工作也能够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可选择的余地,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优秀的外部资源和内部力量相结合的形式。失业保险的相关制度条款能够保障失业者在失业期间基本生活得到满足,维持社会的稳定,进而保障劳动力的流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三、失业保险制度现状分析

1.失业保险制度的双层效应概述。双层效应又称为双重效应,一方面其能够为失业者提供短期的时间和经济的补偿,能够保障失业者生活的稳定和基础需求的满足,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失业保险制度对于劳动力自身的机制有所桎梏,对于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都有所变化,会导致失业情况严重。

目前,当地失业保险制度的不同,会导致发放支付水平较低(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的70%左右)、失业待遇期限也相对较长(一个失业待遇期领取期限最长为24个月),失业保险待遇支付制度较低水平无法完全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也不利于促进就业。

2.待遇享受高低与缴费基数高低不挂钩。失业保险过分强调共济性,对于职工和企业都有失公平。对职工而言,缴费标准与职工工资水平挂钩,工资水平越高,缴费就越多,工资水平越低,缴费就越少。但失业后,失业保险金待遇却并不按照缴费多少来确定,而是在同一区域缴多缴少一样的待遇水平。

3.过分强调共济性。按照现行的制度,若职工在法定劳动年龄期内不失业,就没有享受失业待遇的机会,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也被“共济”了。对单位而言,经营状况较好、收益较高的企业,往往缴费多而失业人员少,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少;效益差的企业,往往缴费少而失业人员多,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多。这种过分强调共济性的制度设计,对于职工和企业而言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权利与义务不对等、不公平,挫伤了企业及职工参保缴费积极性。

四、对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建议

1.平稳、适度地调高待遇支付水平。在缩短领取时间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以保证失业保险金有足够的支撑力来维持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而给付标准应根据失业者在未失业前的平均工资水平、所缴纳失业保险金的时间长短和数额、失业者的年龄、家庭成员现状等,并结合失业者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在能够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和不挫伤其就业积极性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参照本级区域的最低工资标准100%~150%,使本级区域的失业保险既有足够的支撑能力以保障失业者,又能确保支付水平的适度性,以促使失业者积极再就业。另外,为缓解增加的失业保险金的矛盾,还要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如有差别的支付制度,可以在改变目前按固定数额支付失业保险金的做法的前提下,建立与缴费的数量、时间适当挂钩的多档次的失业保险金支付制度。个人缴费的数量越多、基数越高、时间越长,可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就越高。这样,在失业保险基金能够承担的情况下,将失业保险支付水平适度提高,不仅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也起到了激励失业者的作用,同时得到各用人单位的支持。

2.适度缩减失业保险待遇领取期限激励新就业。如果失业金支付标准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提高,在失业保险缴费费率暂不调整的情况下,为减少基金支出的过重负担,失业保险金的待遇支付期限应当压缩,相关失业人员当期核定领取期限应由本级区域当前执行政策的一次失业待遇领取核定期限的最长24个月而逐渐递减至最长12个月以内,这样也可以促使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据有关资料显示,多数国家都对失业救济支付期做了严格限制,一般在90天~360天之间,只有少数国家在1年以上。失业金待遇发放标准的提高和领取核定期限的缩减,首先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同时领取待遇的缩减激励了广大失业职工努力找工作从新就业,另外一个层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遏制领取失业金待遇相关失业人员的“庸”和“懒”,失业金领取期限的逐步缩减,以促使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此外,缩短失业保险金的(下转第72页)(上接第70页)领取时间,可以将其与失业者是否服从职业介绍机构介绍的工作、积极参加就业培训联系起来,如果消极等待就业和拒绝介绍工作,就应通过缩短失业保险金期限或终止待遇享受等手段进行惩罚,以此来刺激失业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就业,减少保险基金的支出,增加基金积累。

3.对失业保险的基金进行结构性调整。当前,失业保险主要强调生活保障的相关功能,对于严峻的失业问题较难解决,因此需要对于失业保险基金进行结构性整体性的调整,这样才能够推动就业、降低失业率,进而实现失业保险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社会稳定的目的,社会稳定才能推动经济的长远发展。在分析失业保险结构上,应当重视对于基础技能和就业方向的相关培训,根据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补贴,着力于整体就业氛围环境的改善,转而进行岗位培训和内部过剩人员的培训,减少失业事件的发生率。同时通过失业保险金的方式进行事业的补贴,从单纯的生活保障发展成为多维度的失业者就业管理,例如,在基础条件背景下,一旦发生在不景气的背景下被迫企业规模缩小导致裁员,内部难以进行人员消化,残疾或者弱势群体就可能发生失业的现象,此时失业保险可以用于改善部分条件较差的企业,着力于改善整体就业环境,减少失业导致的社会不稳定现象发生。与此同时,还可以建设失业保险金的灵活发放,对于具备良好创业计划的失业者可以考虑进行创业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这样不仅能够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

4.失业保险款项的领取和审核差距。失业人员在进行失业保险的领取过程中,需要经过一段审核时期,一旦事业持续的时间过长,事业保险金就需要及时支付,追溯到刚刚失业时的状态;一旦失业者在六个月的规定时限内再次返回职场,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物质鼓励。设置几个月到一年的失业等待期的原因在于能够避免短期大量的申领,节约相关行政成本,降低管理费用,能够将资金和精力放在失业再就业的培训当中。除此以外,还能够采取较为大量的失业者差别待遇的方式进行失业者激励,令失业者避免形成对于失业保险金的依赖。根据失业时期的时长进行划分,失业时期持续越短,给予的补偿金越高;与此相对,失业时期越长,补偿金给予额越低。由此可见,可以将失业时长与失业补偿金额挂钩,对于预期仍然未能就业者,可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给予社会救助。

5.制定省域乃至全国的失业数据联网。受限于本地社保缴费统筹区的数据限制,失业人员外出就业无从知晓,时常出现边领失业金边在新单位上班领工资,失业监管任务艰巨,造成失业保险基金流失,同时,个人失业保险关系转出和转入操作繁琐而且信息核查不完善也急切期盼失业数据全国联网。同时失业者在相关部门登记自己的培训经历、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工作技能和职业发展计划等信息后,@些信息将自动与当地社区可提供的工作机会进行配对。通过提供更多的工作信息,摩擦性失业会下降,工人的才智和技能会更好地被利用并提高。建立就业培训机构信息披露制度,鼓励培训承办商之间的竞争,从而使培训项目更为有效,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再就业。

参考文献:

[1] 蒋哲村.失业保险:扩面与改革并行[J].就业与保障,2012(8)

(作者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6)

(责编:玉山)

上一篇:农村内置金融的建立与发展:打赢扶贫攻坚战 下一篇:刘晓光:笼子内外的“好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