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时间:2022-09-18 04:48:37

对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摘要】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还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愉悦课堂氛围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关键词】初中化学 提高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69-01

化学,对于刚接触的中学生来说是一门相对较难的课程,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要善于把学生放在真实的、有意的问题情境中,使化学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供学生生动、丰富的学习资料,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理解化学知识。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情景创设策略

(一)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设计教学情景

一般而言,每个学习者都应该根据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而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联系的课程,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的情景模式中从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化学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与社会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可以说,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情景教学中涉及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学生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在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这样的情景模式设计才更有意义,学生探索知识也会更加积极,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取消学生一直以来认为学习课本知识没有用处的理念和想法。[1]

(二) 化学教学情景的设计应针对化学教学的目标

教学情境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教学情景设计中选用怎样的素材和构建怎样的情景都是受教学目标的约束的。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是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在情境中是通过活动产生的,在情景中体现是知识,就是知识的再应用,学生在课堂真实的情景中学习的知识一般就是知识的再应用。因此,在情景设计中,教师应首先激活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情景演示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以能够形成实质性的知识网络。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知识的启蒙教学,对于启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化学中来,才会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提高化学的教学质量。而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若想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从实际动手开始,实际动手可以使学生对化学从现象观察的兴趣直接过渡到通过实际操作探求规律的间接兴趣。最终会发展成为学习化学的乐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无论在学习中遇到多大的阻碍,学生都会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学习,并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上,学生操作实验一般都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训练开始着手,教师在介绍实验操作过程时,应有效地结合课本知识,同时采用风趣的语言,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会觉得乏味和单调,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水平,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应安排难度较高的实验让其进行操作,在这些学生操作过后,将自己总结的经验告诉还没操作的学生,以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自己操作实验成功的信心,因为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信心和学习化学的兴趣。[2]

此外,化学课程中存在很多化学用语,而这些化学用语对于中学生而言都是相对较难记忆的,为此,教师应采取一些手段帮助学生及以化学用语,已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可以将一些难以记忆的化学用语编织成较为顺口的顺口溜,这种做法可以帮助那些不爱记忆的学生很快记住化学用语,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中应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化学教学应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新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被迫的学,而是要主动的学,因此,动机就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应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主要的有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等。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堂氛围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越来越重要,可以说,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都必须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尤其是对化学课,这种相对较枯燥和抽象的课程而言,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在创造课堂情景时,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创建课堂情景时,应采用独特的教学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对其教学方法产生新鲜感和好奇感,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困惑和兴奋中一步一步解决问题,从而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3]

在活跃课堂氛围的过程中,还应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化学知识。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不能只是一味的讲,不顾学生懂还是没懂。最常用的检测学生对讲述的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方法是,教师是在讲完一个概念或内容后,让学生再复述一遍。对于接受知识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加以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平时应对其进行多多鼓励,。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及时发现其擅长之处,然后及时对其进行表扬。

如今,分组学习在大多数课程教学中都已经得以实施,分组学习就是能够由学生与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与探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度,从而使得学生带着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要想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创建情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清风垣.新课程下教师提炼自身素养的有效策略.中学教学,2011

[2]经雪茜.新课程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化学教与学,2010(2)

[3]黄秋婵.化学教学中实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11)

上一篇:紧扣计算教学的着力点——减负高质的有效手段 下一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模式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