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老年患者68例的急救护理

时间:2022-09-18 03:31:57

颅脑损伤老年患者68例的急救护理

【关键词】老年;颅脑损伤;急救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36-01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我国颅脑损伤的总发病率呈持续性增高的趋势,抢救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护理是否到位。面对来得快、伤势重、病死率高的颅脑创伤患者,护理人员应迅速、及时而有效地配合抢救。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和卫生事业的进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老年颅脑外伤也逐渐增多衰、死亡率高。本文就68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各种原因致60岁以上老年颅脑损伤68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71±6岁,最小60岁,岁,最大92岁。受伤原因:车祸伤35例,摔伤20例,坠床伤4例,其他致伤原因9例。受伤后就诊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15小时。

1.2受伤类型经急救处理后均行急诊头颅CT检查证实,开放性颅脑损伤8例,硬膜外血肿19例,硬膜下血肿18例,脑挫裂伤15例,轻型颅脑损伤8例。入急诊抢救室时神清24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44例。

2急救与护理

2.1做好接诊、评估和协调工作患者到院后,分诊护士立即将其安排至抢救室,简单询问患者伤情,全面了解受伤经过,迅速进行护理评估,有利于及时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迅速决定并传呼相关科室医生进行抢救,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协调有关科室工作,缩短各项处置时间。同时应向伤者的家属或相关人员做适当的解释,取得他们的配合[2]。

2.2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因呕吐物窒息。

2.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缺氧给予口咽通气道防止舌根后坠,保持气道通畅,同时也防止患者发生抽搐时舌咬伤。及时给予吸痰、吸氧,呼吸抑制者,立即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时改善缺氧,预防脑组织损害,是急救老年脑外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2.4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应用留置针建立2条有效静脉通道,快速输入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等药物,及时减轻脑水肿的发生。除常规静脉补液抗休克外,做好包扎、止血、备血备皮、导尿等术前准备。

2.5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意识状态的改变可反映病情的轻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伤后早期病情变化较大,患者做一般处理后,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两侧瞳孔不等大或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对诊断脑疝、颅内血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老年人多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脑、血管原发慢性疾病,颅脑损伤后,在救治中用药有潜在加重机体损伤的危险[3]。

2.6妥善处理伤口头皮出血者,清创后加压包扎止血;开放性颅脑损伤者,要剪短伤口周围头发,消毒时注意不要使酒精流入伤口;外露的脑组织周围用消毒纱布卷保护,外加干纱布适当包扎,避免局部受压;如伤情允许宜将头部抬高以减少出血[4]

2.7加强基础护理颅脑外伤的老年患者,大多卧床无自主活动能力,做好基础护理十分重要,可有效预防皮肤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由于老年颅脑损伤常伴有面部伤,要保持颜面部清洁,做好口腔护理,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或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在护理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减少护理并发症发生,同时也要做好会阴护理。

2.8加强心理护理由于导致颅脑外伤的原因多为意外,患者无思想准备,精神负担重,从而感到恐惧甚至绝望。对此,应注意观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给予鼓励和安慰,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使之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树立乐观精神,战胜疾病。在与患者家属接触和沟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因素,采用恰当的方式,灵活掌握,从而真正提高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3讨论

3.1当重型颅脑损伤发生时,脑组织本身以及血-脑屏障的形态,功能和代谢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导致细胞源性和血管源性脑水肿、酸中毒,并可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的一系列原发及继发性病理改变。原发性颅脑损伤过重,原发伤基础上再发二次脑损伤,即伤后运送过程中震动加重脑出血;使脑缺氧、缺血、昏迷加重;或因呕吐物阻塞气道而加重缺氧;伤后至就医时间过长,延误了抢救时间,均给救治带来难度。

3.2多数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器质疾病,一旦颅脑损伤,常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急救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既往史及临床表现,应用心电监测、呼吸监测、尿量、血气等进行各系统功能监测,严密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制定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做好床头交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及时处理。

3.3老年人由于听觉不灵敏,视力减退行走步态不稳,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易造成意外颅脑外伤的发生。因此,应重视加强预防老年人意外创伤的知识宣传教育。同时,改善生活环境和创造良好的娱乐场所,尽量减少意外创伤的发生,以最好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4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情况急、并发症多、死亡率高[5]。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必须分秒必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救治患者赢得时间,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一镗.老年急诊特点[J].实用老年医学,1999,13(5):227.

[2]李双主,赵伟.重型颅脑损伤56例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9,1(15):9.

[3]翟炬,司斌.老年人交通事故性颅脑损伤45例死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4:(5):229-230.

[4]吕玲玲.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救护中的运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6):50-52.

[5]祁冬梅,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5):38-39.

上一篇: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急性下壁心梗溶栓治疗与并发症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