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能否一路顺风?

时间:2022-09-18 03:03:30

“顺风车”能否一路顺风?

前两年流行合租房子,这两年流行合伙拼车,前两年不知道合租是老土,这两年不知道拼车是土得掉渣。

“顺风车”作为城市上班族私下互助互利的一种出行方式,在广州成为一种风潮。然而,亦引发了诸如费用结算、非法营运、事故赔偿等问题。

“顺风车”合理不合法,能否一路顺风

城市的另类交通工具

文=昔日

最近,一种被人们称为“第四种交通方式”的出行方式――“搭顺风车”在广州悄然流行,无车族借助网络发帖的形式联络有车一族搭乘“顺风车”,他们只需交付少许费用便可以享受“私家车”的待遇,不再为坐“沙丁鱼罐头般”的拥挤公交车而烦恼。

供需市场已经形成

正如“搭便车网”煽情的广告词――昨天还汗流浃背挤公交的你,今天就能享受“专车”待遇。昨天还为养车费心痛的你,今天就能有人与你一同分担。

进入类似于“搭便车网”“搭车网”、“搭便车”或“广州车行网”等公益性和专业性网站,你随时都可以找到大量联络搭乘“顺风车”的帖子。一分钟注册个免费会员,两分钟发个帖子,然后就静等佳音了。

以“广州车行网”为例,“需车方”和“供车方”的信息都十分清晰,信息首先是按照区域分门别类,方便用户查找。然后双方的出发点、目的地、车型、驾龄、车内空位数,以及联系方式都有详细记载。如车主信息会发帖子留言:本人的车型是 POLO,周一至五,出发点是东风西,早8:30到达软件园,晚17:50从软件园出发。途径:东风路、黄埔大道、员村,车内可搭乘3个人。

网站上的信息非常丰富,不仅有市内各区域的信息,就连从化、增城、花都等周边区域的信息也有。网站内可以选择搭车的方式也十分具体,“搭车上下班、临时搭车、学生搭车、周末搭车、长途搭车”等各种方式都可以查询。

在供求信息中,大多数顺风车都存在地理位置偏、行程长和交通不便利等特点。供需市场的形成,是“顺风车”生存的土壤。

对上班是不错的交易

对供方而言――有私家车的人,每天上班独来独往,如果可以搭上两三位顺路的人,一来可以交个朋友,路上不那么寂寞;二来乘车人给你的车费,可以补贴油钱,现在油钱飞涨,买车容易养车难,有人替你分担,是不错的交易!

对需方而言――没有私家车的上班族有了“专车”,再也不用挤公车了,你可以路上闭目养神,你可以不用东张西望警惕着车里有无小偷,你可以穿着体面的衣服不怕汗流浃背地挤车弄花了你精致的妆容,你可以不怕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即使这个时候,要你象征性地给上两百多元的车费,你也会马上爽快地掏出来,因为,付出这点“代价”对你已经不算什么,就算不坐顺风车,路上坐公车也要给钱,急了“打的”更贵呢。

可缓解交通压力

城市“塞车”也厉害,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大的地段都不同程度塞车,谁没有忍受过塞车之苦,搭“顺风车”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可以缓解交通压力。广州私家车拥有量大约为40万辆,粗略地估算一下:如果每辆私家车搭两个人,路上就减少80万行人的交通量,交通拥堵的状况不好转才怪。

顺风车还有利于城市环保。城市的污染大,车辆不断增多是一个重要原因。一辆小车每年排放废气物大约在2、3吨,这些气体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其中二氧化氮对空气污染最大。“顺风车”的兴起,对抑制城市车辆增长过快、净化城市空气有着重大作用。

收费成为争论焦点

然而,就在这“第四类交通方式”深受上班族青睐,又有着如此多的正面意义的同时,其合法性却因搭乘双方发生“费用结算”,受到了交管部门和部分保险人士的质疑。

搭“顺风车”合理不合法,这是时下的一种普遍说法。交通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交通疏导的角度上说,搭“顺风车”是科学、合理的,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道路交通资源的利用率。但一旦人们在搭载“顺风车”的过程中发生费用结算,就触犯了我国现行的营运条例和法规,构成了非法营运行为。既然搭车的过程中存在金钱交易,也没有纳税,实际上就是“变相黑车”。

从事非法营运活动的社会车辆俗称为“蓝牌车”。目前,由于广泛存在的“蓝牌车”扰乱了运输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带来出租车实载率下降、偷税漏税等系列问题,因此成为政府的打击对象。如果搭“顺风车”被允许“收费”的话,无疑会给“蓝牌车”的取证和打击工作带来困难,使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搭“顺风车”在国外比较普遍:在美国,一些州规定空车不能上街;在德国,交通高峰期空车上路是要被罚款。在新加坡,政府为了减少上下班高峰期的车辆流量,鼓励人们进城的时候搭“顺风车”,并对车内没有搭够人数的车处以罚款……不过,各国的规定都有一个前提:车主不准收费。

但在国内,国情不同,决定了“车主不准收费”难以执行。中国人主张是无功不受禄,拿搭“顺风车”的人来说,不付费不好意思,就算车主主动提出不收钱,乘车者也会觉得怪怪的,以后都不敢坐了。有一个搭“顺风车”的小故事,说是有一个业主在自己的小区网络上呼吁建立起交通自助组织,让有车一族顺路搭载同路的邻居一程,然后主动示范,周一的时候把自己的车停在了小区门口。然而,面对这免费车,却无一人乘坐。都是免费惹的祸,这年头谁相信“免费的午餐”?

再拿“车主”一方来说,他们参与“搭顺风车”,省钱和挣钱是一个主要目的,随着广州的“禁摩”出台,很多人都是“被迫”买了车,搭多一两个人,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是他们心里打的如意算盘,如果不收费,反而要增加费用,那会让他们吃不消。

万一发生交通意外

有关人士认为,“搭乘顺风车”不应过分提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出租车进行客运经营要经过政府批准和相关培训等,而假牌假证、无牌无证、没有取得营运资格的车,一旦发生索赔等事宜,给乘客和社会治安将带来极大危害。搭“顺风车”有风险,毕竟这不是一个规范的经营行为,里面潜在很多治安因素、人身安全没有保证的问题,在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意外,发生的纠纷将难以处理。

“搭乘顺风车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如何解决纠纷?”保险公司有关人士认为,私车一般都买有乘客保险,但是现行的保险并不是对一切情况下的乘客风险都进行赔偿的。因为私车是按非运营车投保的,车主顺路载客挣钱,属运营性使用车辆,已超出了保险合同所规定的保险条件,保险公司有权对乘客保险责任予以免除。

但有人对此也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顺风车如果投保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车上责任险等险种,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乘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应由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保险公司免赔需要有合同依据和法律依据,并负责举出顺风车营运的证据。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之规定由责任人赔偿。

搭“顺风车”还有安全问题的隐患,现在城市的流动人口多,治安情况也比较复杂,劫车事件绑架事件时有发生,有些车主会觉得,让陌生人上自己的车,有“引狼入室”的危险。而对于搭“顺风车”的人而言,又有“羊入虎口”的危险。

如何避免风险

很多人认为,轿车在大城市已普遍进入家庭,搭“顺风车”的现象将日盛,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既满足这种需求,又可以实施规范管理。

但在政策出台前,如何减少纠纷,维护自身利益?专家提醒道:一、搭车之前签订一份协议,可以将双方的责任挑明,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二、找搭车人最好找与自己是同一小区的住户或者是找同性,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烦;三、如果是通过网络途径找到的搭车人,一定要在达成协议之前见一面,相互查看身份证、工作证、驾照等证件以确保安全。

搭上“顺风车”的日子

文=陈耀棠

前两年流行合租房子,这两年流行拼车。现在,搭顺风车就如租房子,越来越多人加入这个行列了。

由于市区的房价居高不下,我便在市郊的华南碧桂园买了一套住房。花费不大,就可尽情地享受绿草、阳光、新鲜空气和安全的小区管理。但美中不足,随之而来的交通问题开始让我烦恼,由于郊区公交车线路少且路上塞车严重,每天的上下班对我而言,是一种煎熬。

因为在IT公司上班,9点打卡,地点在客村,从我的住所到公司,全程1小时40分钟左右,花费7元,换车3次,等车4次,等车、换车、步行,一环扣一环,不敢在路上耽误时间,公司打卡制度严格,超过五分钟算迟到一次,罚50元,一个月超过5次给警告信,每天我都是风风火火狂奔到公司。下班,反向操作一次,到家之后我已是精疲力竭。

就这样,每天要花费3个半小时在路上!

折腾了半年多,就吃不消了,正懊恼要不要换房子,有一天,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去“搭便车”网溜达,看见里面很多搭“顺风车”的信息,供需市场很活跃,每一个信息下面回帖的人还不少,于是我也跃跃欲试。

1分钟注册就可以看到里面所有的信息,最绝的居然里面搞得像“征婚”一样科学,有一个“电脑速配”――把供方和需方的信息自动搭配,我懒得去翻看信息,干脆就自己把个人情况简单地写了一下,留了个邮箱,溜之大吉。

想不到第二天就有了结果,邮箱里有了几封邮件,自己的帖子下面“跟贴”留言的人也很多,一个叫“阿旺”的人的邮件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留言:广州就那几座桥和那几条干线,如果人人都开一辆车,大家就不用上班了。搭顺风车利己利人,我愿意当你的司机。至于价格,好商量。然后邮箱手机QQ所有的通信工具都爽快地留下了。

立刻行动,我很快就和阿旺搭上了线,他住在我隔壁的一个楼盘,彼此很近,见面有一点拘谨,我想看看他的身份证、驾证和车辆保险证,但有点不好意思开口,他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把所有我想看的都给我看了,还用他的捷达带我在四周的公路溜了一圈,并告诉我他还有一名和我一样的客人。我也是明白人,说我每月给他三百元油费,本以为他可能会加价,谁知道他说“行啊”,然后立马成交。

于是,每天早上7:50,我和另外一位搭车的邻居就在预定好的小区门口集中出发,然后一起去上班。我们三人的公司都近在咫尺。晚上下班,阿旺再顺路把我们捎上。

没想到搭顺风车不仅解决了我的交通问题,上班路上只用了25分钟,节约了很多的时间。而且,大家在相互帮助中也成为了朋友。

在车上“混”熟后,我得知另外那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客人叫芳姐,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我和阿旺在车上胡吹乱侃,经常惹得芳姐笑得花枝乱颤,芳姐人很好,我和阿旺都没有女朋友,她拍拍胸脯说:“那我包了!”

一天,我到公司加班,芳姐的笔记本电脑发生“故障”,情急之中向我求援,我二话没说,丢下电话过去他公司帮他搞定了。芳姐要给我维修费,我拍她的肩逗她:“你记得把帮我介绍女友的事放在心上就行了。”

自从搭了“顺风车”后,我觉得生活方便多了,我经常由衷地在车上大叫“阿旺万岁!”

阿旺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是我多谢你吧,现在油钱省了,每天就可以充阔拿爱车去洗,定期还去车店保养……”

搭顺风车不愧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佳方法,不仅能省下一大笔油钱,还能扩大生活圈子,真是一箭双雕!有时多动点脑筋,生活就可以多姿多彩。

自行车时代的汽车文化

文=华山

在欧美的影视节目中,我们常常看到搭“顺风车”的镜头。有些老手索性举着上写地址的牌子,热心肠的司机会把车停下来,不花一分钱就可来去自若。

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一些交通拥挤的城市出台强制性的顺风车法规,以控制高峰期的机动车流量。如美国一些州规定空车不能上街,车中如有两人或三人还可在专用车道行驶,以便有效利用空车资源,同时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否则交通警察将开出数额可观的“牛肉干”。有些国家为了鼓励这种乘车方式,规定顺风车享有特权,载人多的可走快车道,空车则没门,以此鼓励车主多带路人。而德国、新加坡等国,规定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即使是私家车,空车上路也是要罚款。新加坡从70年代开始规定使用通行证,如果私家车乘坐少于4人即需办理通行证才能上路行驶。

一个IT界“海归”说,西方人其实很能省,高速火车、地铁、飞机、公交车、长途巴士如此发达,成年人几乎人手一辆私家车,但他们还是发明了顺风车,而且搭顺风车十分顺利,想截车就站在马路边竖起大拇指。但回国之后,他开了两年本田就是遇不到举手截车的顺风客。

在中国,没有免费搭顺风车这回事,开车的胆子贼大也不敢载陌生人,等车的人也根本不敢坐陌生人的私家车。一些曾经行过善举的车主,吃过大亏后发誓今后永不载人,即使是漂亮女孩截车也通通“封杀”,因为车刚停下来路边就闪出几条大汉,到时后悔也来不及,这种新闻屡见不鲜。

那么有偿搭“顺风车”又如何呢?比如有些社区网站的“征求搭顺风车的朋友”贴子说明了开车时间、出发点、行车路线、人数、酌收金额,有的车主还派送定心丸:节俭夫妻寻找上班同路人,开车稳,不超速!安全可靠,车上只有老婆和一个小朋友,有意者请到某栋某楼某号看车商谈。

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用,这是缓解交通压力、提高私家车使用效率的双赢举措,况且车主与搭客熟口熟面,总该OK吧!不,中国的国情是“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发生事故怎办?责任归谁?损失谁负?

为什么在外国合理又合法的事情,到了中国就变了味呢?合理与合法,在顺风车面前真的成为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的对立面吗?

归根结底,我们的法律机构、交通管理部门、车主和搭客,脑子里都还没有建立清晰的“汽车文化”概念。上世纪50年代末期,汽车文化起源于欧洲,那时人们已经认知到“人才是都市的主人”,车辆只是一种为人服务的工具。欧美也发生过不少顺风车命案,比如撞车、争执斗殴、意外事故等,但毕竟只是个别现象,他们有成熟的法律法规来善后此类突发事件,因此顺风车仍然大行其道。

汽车从炫耀财富的奢侈品,到玩家改装用于飚车的“玩具”,再到发达城市民生必需的代步工具,我们仅仅用了不到15年时间。也就是说,15年一步登天的“硬件”升级步伐,跨越了别人走过的半世纪里程,但国人的“软件”并没有发育成型,汽车文化停留在自行车时代,故此顺风车等于是无源之水。公安部权威交通专家段里仁曾感叹:“有相当多驾驶者的交通安全观念还没从自行车时代转向汽车时代。比如不少车主驾车时随意并线,在道路上随意停车,这都是骑自行车的行为方式,结果造成许多交通事故。”

汽车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规则意识,重视车与车、车与人的互动。见车如见人,当我们的马路见不到左转车开到待转区、换车道不打灯、蛇行乱钻插队、与行人抢线、遇到人行道不减速等违章行为之时,才是顺风车合理合法之日。

“顺风车”在法律上的尴尬

文=吴为

“顺风车”在方便乘车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节约资源等方面发挥了好作用。而它面临的尴尬主要在“有偿”二字。

从交管部门的角度说,有偿顺风车就是非法营运。在国外,顺风搭车现象比较普遍,但车主一般不向搭车者收取费用。国内的一些顺风车车主向搭乘者收取一些油费,或搭乘者主动要付部分油费,都属于没有办理任何证件的交易行为,干扰了正常的客运市场,是有关规定所不允许的。既然搭车的过程中存在金钱交易,也没有纳税,实际上就是“变相黑车”。

“顺风车”既不是传统的搭便车那样偶尔乐于助人,也不是出租车那样专门专营载客、以利润为生。但搭客与车主两厢情愿,确实存在金钱交易。从现行税法上看,私家车赚外快实际上是一种财产租赁行为,私家车主应按租赁收入申报缴纳营业税。目前哪有这样缴税赚外快的私家车主?

我国许多城市对营运车辆实行严格的管制。政府每年定量向市场投放经营权。经营牌照因此变成异常稀缺的资源,司机要“合法营运”就必须“出血本买门票”。抬高了合法营运的成本,也就抬高了市场价格。而私家车由于没有任何营运成本负担,车主可以低于市价的任何价格招徕顺路人。这个利益空间就成为有偿“顺风车”的生存土壤。车主收取或多或少的任何费用都是“不收白不收,收了就有赚”。

搭顺风车的行为正处于我国法律的边缘,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尤其是搭车人受了伤,出现纠纷该怎么办呢?这涉及到两个法律关系 :一个是车主与保险公司的保险合同关系 ;一个是车主与搭车人的损害赔偿关系。私家车是按非运营车投保的,依《保险合同》的规定,私家车是不能从事营运的。对这种有偿“顺风车”是否应界定为非法营运,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对此做出解释。保险公司要以“顺风车”属营运车为由拒赔,就要负举证责任,证明“顺风车”属于营运车,否则就应承担责任范围内的赔偿。搭车人与车主之间并没有形成客运合同关系,车主驾车肇事,导致搭车人受伤,其本身是有过错的,依民法所以车主也有责任赔偿搭车人的损失。不论是车主还是乘车人,最好在事先约定清楚,以减少搭车过程中产生的纠纷。

现在很多搭车人与车主双方之前并不认识,而且也未达成书面协议。一些在网上信息的开车人很少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有可能出现被骗甚至被抢劫等更恶劣的情况。如果是通过网络途径找到的搭车人,一定要在达成协议之前见一面,相互查看身份证、工作证、驾照等证件以确保安全。正规的出租车有乘客险,而且有公司担保,一旦出现事故,乘客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但搭顺风车仅凭口头协议在出现纠纷时很难有证据支持。双方最好签一个书面协议,尤其是价钱方面要事先说清楚。

若真将顺风车定为非法经营,又该如何查处?作为执法人员盘诘疑似顺风车,你又有多少权力和什么本事,能够弄清车内人士的真实关系?把车拦下来,问车主“你与车上的人都熟吗”,再问搭车人“车主收你们钱吗”。估计问上半天,也不会得到真实的回答,大家肯定异口同声地说“很熟,都是朋友,要什么钱”,车主与搭车人因互惠和双赢早就达成默契。

一些发达国家对顺风车采取的是鼓励政策,各国的规定都有一个前提 :车主不准收费。我国也可通过逐步制定适当免税、优先通行等政策鼓励无偿搭乘。要让私家车主承担无偿搭乘的义务,必须要相应给予一定的权利。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搭顺风车可以成为光明而正当的行为。无法遏止,不如让它约定俗成,趋向更积极的方面。

上一篇:《爱的语法》等 下一篇:设计时代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