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其要点

时间:2022-09-18 02:50:21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其要点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安阳市市政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市政工程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市政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大事。市政和其他工程相比,其质量本身具有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质量隐蔽性和终检局限大的特点。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市政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防患于未然,提高市政工程质量。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市政道路工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进行了简单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一、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指项目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因素和有关方面进行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是为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而必须事先做好的工作。施工准备工作不仅是在工程开工前要做好,而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施工准备的基本任务就是为施工项目建立一切必要的施工条件,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要进行两方面的控制:一是选定施工方案后及制定施工进度时,必须考虑施工顺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法和能否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二是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使工程项目满足符合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取得施工工期短、成本低、安全生产、效益好的经济质量。

2、施工人员的配置及其分工

施工人员要按实际要求配置足够的施工管理人员,分工明确。人是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所以人应作为控制的核心。避免人的失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3、施工机具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配置与性能控制,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有重要的影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来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批准之后应对其落实状态进行检查控制,以保证技术预案的质量能力。

4、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质量不合格,工程质最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实现投资、进度控制的前提。在工程施工中,对材料质量控制应着重于充分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因此,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是要检验材料是不是符合质量标准。

二、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最基本的控制途径。质量管理工作重点要放在工序控制上。分部工程质量是由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而来。而各分项工程又是由各工序组成。所以。搞好单位工程质量的核心是工序控制。(“工序”用改成检验批吗?)

1、施工测量质量控制

首先,施工单位要组织学习设计文件及相应的技术标准,根据工程需要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其次,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图规定的基准点、基准线和高程测量控制资料进行内业和外业复核。复核过程中发现不符合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出,及时查询,并取得准确结果。

最后,施工测量用的控制桩应进行保护并校测。

2、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路基土方作业,必须熟悉图纸,按规定切实做好路基排水和路基处理以及边坡防护工作,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注意路肩和人行道的压实工作。

其次,挖方、不填不挖段的路基,必须压实至规定压实度。填方路基必须按规定厚度分层压实。

最后,路基土原地面以上的积水、庄稼、草皮、树根应清除干净,原地面以下的墓穴、井洞、管沟应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

3、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我国大多城市以石灰土作为基层、底基层,而且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多城市增加了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

(1) 石灰土基层质量控制

首先,石灰土用石灰和土要符合规范要求,土中的有机物含量不得大于10%。石灰要使用1-3等的新灰。。

其次,石灰土配合比要符合规范要求。

第三,拌合要均匀,不得有夹生、漏拌现象。

最后,碾压要在灰土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摊铺好的灰土应争取当天碾压完成;碾压应执行“先轻后重”的原则,每层厚度不得超过25cm。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

一、水泥应符合规范要求,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粒径不得大于37.5mm,压碎值指标不得小于30%

二、混合料配合比应符合要求,计量准确;含水量应符合施工要求,并搅拌均匀。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宜采用12―18t压路机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8t的压路机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4、道路面层施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应该优先选用A级沥青作为道路面层使用。

粗集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级配范围;质量技术要求应该符合规范要求。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密集配混合料中的天然砂的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0%;

(2)拌合

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应经过试拌确定。出厂应逐车检查温度和质量,不得有花白料。不合格品不得出厂。

(3)摊铺

热拌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应根据混合料的类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等通过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摊铺应均匀、连续不断,不得随意变换摊铺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层发生缺陷应找补,并停车检查,排除故障。

(4)压实

首先,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其次,压实应按初、复、终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碾压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主要是进行已完施工的成品保护、质量验收和对不合格的处理,以保证最终验收的建设工程质量。

1、已完工程成品保护,目的是避免已完施工成品受到来自后续施工以及其它方面的污染或损坏。其成品保护问题和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与计划阶段就应该从施工顺序上进行考虑,防止施工顺序不当或交叉作业造成相互干扰、污染和损坏,成品形成后可采取防护、覆盖、封闭、包裹等相应措施进行保护。

2、施工质量检查验收作为事后质量控制的途径,应严格按照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的质量验收划分,从施工顺序作业开始,依次做好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通过多层次的设防把关,严格验收,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3、当实体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 经返工重做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使用安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市政工程现场质量控制涉及的内容较多,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只有紧紧抓住关键性措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科学有序,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发生,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上一篇:探析桥梁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下一篇: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营销业扩中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