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作文语言文采焕发

时间:2022-09-18 09:10:42

如何让作文语言文采焕发

近年来学生作文等级评判中,明确提出了“文章有文采”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重视作文语言的训练。

一、鉴赏名家名作优美的语言特色

名家名作的语言异彩纷呈。华丽是美,朴素也是美;明朗是美,含蓄也是美:波涛汹涌是美,涓涓细流也是美。只要用心体会,仔细揣摩,就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欣赏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品读名作,领悟自然传神的人物描写语言,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的艺术魅力,并在写作中借鉴。如《云南的歌会》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这种年轻女人……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黑中透红”生动地写出云南女人面色特征,那是多晒太阳的缘故;而那“枣子”脸形和那“满口白白的”牙齿既形象又可爱;随后又写其朴素的装束,突出了云南女人特有的穿着打扮。人物跃然纸上,如在眼前,流露出作者欣赏、赞美之情。

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使文章锦上添花。比喻的妙用,能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将虚幻化为具体可感的真实,将实实在在的东西变幻成诗意朦胧的美景。造成亦真亦幻的效果,让语言充满神韵美。蝴蝶姿态优美,色彩绚丽,一句“蝴蝶是飞舞的花朵。”写尽了花朵的美。这就是比喻的妙处。排比的使用,也能提升语言的品味。用来记叙,能使情感激荡,用来议论,能让说理透辟,用来抒情,能让语言摇曳多姿。

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有意识地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我长啊长啊,蓊蓊郁郁,遮天蔽日,轰轰烈烈。我身上落满了甘霖雨露,落满了虫鸣鸟唱。我招揽了众多的惊喜。爬满了藤蔓,引来了蜂蝶。其实,我什么也没做,只生长我自己”一《散文一棵树》这段文字灵活运用了拟人、排比、通感、映衬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鲜活有力,精美流畅,传神地描写出这棵树不平的生命轨迹,抒发了他生命本真中那种欢快与自豪,幸福与荣耀。语言的抒情性与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韵味。

三、巧妙引用诗词名句

诗词名句大多文字洗练,言简义丰,语言含蓄,声韵和谐,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时空穿透力,如果恰当而巧妙地引用能出奇制胜,以一当十,能使文章增色。同时又因为底蕴深厚而能给人以典雅庄重之感。将其穿流畅灵动的行文中,往往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再如:屈原面对人生的挫折喊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暂时的失利,高唱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几处诗文名句,不仅使行文流畅,还把读者带入一个意蕴丰富,闪耀哲理光芒的人生世界。使语言散发出古典文化气息。因此,文学因多彩而精彩,这段文字十分得体地引用古代诗人名句准确概括了各自风格。恰当引用名句,歌词广告语的引用或化用,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富有意蕴,使文句典雅华丽。增强文章的力度和深度。

四、善于运用变化的句式

注意句式的长短变化,整句与散句交互使用,长句与短句错落有致,形成俯仰生姿,韵味无穷的美感。

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运用口语化的词语,多变的句式,将春草带给人的生机与活力行云流水一般表现出来,活泼灵动。

运用整句和散句,整句音节和谐气势绝贯通,意义鲜明;散句自由灵活富于变化,可以避免单调呆板的毛病。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的恰当运用,会使行文摇曳多姿,语言流畅,表达效果得以加强。

上一篇:诗歌教学宜化“虚”为“实” 下一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