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宝宝的心

时间:2022-09-18 07:59:12

读懂宝宝的心

经常有人把多变的天气比喻为三岁孩子的脸,可见要读懂宝宝的心是多么不容易啊!但唯有读懂了宝宝的心,

做到对症下药,才能教养出一个人见人爱的宝宝呢!

故事一:爱哭的妞妞

4岁的妞妞有一个外号叫“水龙头”,说她是“水龙头”真不假,眼泪说来就来。放学了,妈妈来晚一点,就开始在那里掉眼泪了,见到妈妈时就很委屈地大声哭了起来。自己想系鞋带,一旦系不了,又在那里哇哇哭了,对于自己一时得不到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总之真的是一个爱哭大王。

分析

任性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行为,只是看程度罢了。通常孩子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尤其想得到某样东西时都喜欢用“眼泪”这招。但也有可能是孩子身体不舒服,又不知道怎么表达,就会闹情绪了。其实,哭并不一定是坏事,孩子大哭后可以感觉轻松一些,因为哭可以减轻大脑遭受压力后的化学物质的产生。爱哭者比不爱哭者的生理与心理反而更健康,因此,不要完全禁止孩子的哭,但也不能让他哭得太多。

对策

搞清哭泣的原因

搞清楚孩子是因为什么事而哭泣,找准了源头,把事情解决了,自然就能治好孩子的哭声了。

不能太宠孩子

现在的孩子都像“太阳”,尤其是“421”家庭更表现明显,事事顺着孩子,一旦孩子有什么需求没能马上满足,就以哭声来要挟大人,那么家庭成员间要协调好,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过于对孩子娇生惯养,过于溺爱只会害了孩子。

不要强化哭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哭了,不是大声呵斥,就是马上在一边哄。“宝宝,不要哭了,不要哭了,明天给你买机器人去!”,首先不要说父母是否真的做得到买机器人,但却一再强化了宝宝的哭,叫孩子不要哭,你老提哭,更重要的是你在传递着一种信息:不哭了就有东西。那么就会造成孩子以后的恶化,只要用哭声,就能满足自己想要任何东西的欲望。

增强孩子的自尊心

缺乏自尊心的孩子易哭泣,因此提高孩子的自信、自尊,使孩子更善于认可自我,产生成就感。平时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他去做超出能力的事。

检查孩子的身体

长期哭泣的孩子最好要检查一下身体是否因为什么疾病而引起的。对于比较敏感性的孩子容易哭,也不需要过于紧张。

故事二:暴力的迪迪

6岁的迪迪读大班,是班上被投诉最多的一个孩子。他动不动就打人,几乎班上每个孩子都被他打过,而且迪迪的占有欲很强,看到其他小朋友有什么玩具都会抢过来。在家里也经常搞破坏,有时还敢骂爷爷奶奶,大人批评他时却一脸的无所谓。最近一次,迪迪把一个正玩滑梯的小朋友推到在地上摔伤了,爸爸狠狠地把迪迪打了一顿,还禁止迪迪一个星期不准出去玩耍。

分析

有着强烈攻击性的孩子一般性格上比较暴躁、易怒,对于看不顺眼的人或事物总是想凭自己的“武力”去解决问题,有时还扮演着“正义者”的身份。当孩子出现攻击时,家长经常会很生气,且使用一些暴力的手段来加以制止,例如迪迪的爸爸在面对迪迪把其他小朋友推倒摔伤后,就把迪迪狠狠地打了一顿。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不仅使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严重的问题是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更加变得叛逆。对策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营造。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是培养亲子关系的基础。多点和孩子沟通,给予孩子合理的期望和更多的关爱能有效地提高亲子关系。

父母应树立榜样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可连柯曾经说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由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也常说:“己不正,何以正人。”孩子在这样的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形成不良行为、不良心理也就在所难免了。

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孩子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他们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得越起劲。孩子长期受到父母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并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

教会孩子交往技巧

所有的孩子都有与他人交往的欲望,攻击性强的孩子也不例外。由于同伴往往不接受攻击性强的孩子,他们往往容易被排斥于群体之外。父母要教会孩子和别人交往的技巧,指导他如何和别人相处。

教会孩子调节情绪

只有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才不会因为情绪过激而发生冲动行为,父母要让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策略,教导孩子不能因为无法解决难题就想到用“拳头”。另外,在平时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讲礼貌和谦让的好习惯,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

防止电视暴力的影响

孩子的模仿力是最强的,实际上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是从周围的生活环境如家长、同伴、电视等中模仿而来的。不要让孩子看暴力电视,现在不少动画片也充满了血腥和暴力,看暴力电视会给孩子造成这样一种认知――如果别人做的不对,就可以打他。

杜绝家庭软暴力

拳脚相加不再是家庭暴力的惟一形式,一种以冷漠、蔑视、厌恶、辱骂、恐吓等为特征的“家庭软暴力”正在悄悄地袭来,软暴力在家庭教育中更多地表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上。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时,不是平等、理性地去和孩子讲,而是用辱骂、讥讽的语言:如“你怎么这么笨!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言语伤害有时比“打”更伤人,对孩子说过激、恐吓、指责性的语言,轻者会造成行为、心理的抵抗,产生逆反心理,重者会导致焦虑、抑郁、恐惧、自闭等各种心理疾病。

故事三:小心眼的丫丫

丫丫的妈妈是一个幼儿园老师。有时班上某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有事,一下不能来接,丫丫妈下班后偶尔会把班上的小朋友带回家。可是6岁的丫丫特别不喜欢。吃饭时丫丫妈把一只鸡腿夹给班上的小朋友,丫丫马上就把碗筷一推,一下把鸡腿抢回来。甚至她看到小孩子亲近妈妈一点,就立即冲过去推开小孩子,大声说“这是我妈妈!”过年回老家,丫丫看到奶奶经常表扬表姐,就故意和表姐吵架,最后还打起架来。

分析

嫉妒是一种心理偏差,是别人比自己优越或者自己宝贵的东西被别人夺去时所产生的一种憎恨感情,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情感状态,必须加以克服和纠正,一旦出现这种情绪就容易让人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好。而放在了嫉妒别人上,儿童的嫉妒心情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如果父母没有认真对待或者方法不正确,就可能对孩子将来的性格产生影响。

对策

将嫉妒情绪转化为积极因素

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自尊心、虚荣心都很强,家长可利用它的虚荣心、自尊心激励他的竞争意识,使他积极努力,迎头赶上。嫉妒利用得好,可以成为积极上进的一种原始力量。即是父母应将孩子的嫉妒心转化为竞争意识,即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怎样超过别人”上,激发孩子不甘落后的进取心。

帮助孩子克服不足

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是由于存在某种不足而导致成产生忌妒心,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嫉妒心强,不善于向他人学习,就很生气,故意在他面前说:“××比你强多了,你应该向他学习。”这样做只能加深孩子的嫉妒心,使他对××怀有敌意。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出自身不足,帮助他克服掉,如有的小孩看到别的小朋友画画比自己好而产生忌妒心,父母就可帮助他提高绘画能力。只要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得到相应发展,嫉妒心就会相对减弱。

不要过分地夸奖或炫耀孩子的长处

过分地夸奖或炫耀孩子的长处,时间久了,易使孩子产生我比谁都强的心理,不允许或不能接受别人超过自己的事实。大人在夸奖孩子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家长是表率

研究表明,生活在充满嫉妒心的家庭里的孩子,也往往嫉妒心较强,因而作为家长,你须留意:切莫在邻居发了一笔横财或挚友升了官时,出于嫉妒对他们横加指责、冷潮热讽甚至恶语中伤。要知道,坏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上一篇:准妈妈生活影响宝宝性格 下一篇:健康护卫 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