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启示

时间:2022-09-18 06:31:21

社区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启示

摘 要 通过对社区举办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的具体做法的介绍及简要分析了健康促进俱乐部对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社区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糖尿病 俱乐部 生活质量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62

自2004年至今,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逐渐在所属13个居委举办了13个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6年来共有约400名糖尿病患者参加了俱乐部活动,目前仍有约250人坚持参加活动,6年来的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是关于俱乐部具体活动的介绍。

健康促进俱乐部的开办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要做好社区糖尿病干预工作,关键是努力提高病人对自身健康的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俱乐部模式可使糖尿病人从中受益,提高自我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健康促进俱乐部的宗旨

在社区医生的帮助下,注重提高糖尿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控制病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健康促进俱乐部活动的内容

健康宣教:社区医生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进行糖尿病人运动、饮食知识宣教,对糖尿病药物进行知识宣教。

心理指导: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参与其发作并影响它的病程和预后,心理问题一般表现为抑郁、焦虑、紧张以及饮食紊乱等。

记录病情变化,针对性指导:每次活动详细记录每名病人的病情(包括血糖控制结果)、生活行为、对疾病的态度,心理状况的变化,针对每人的具体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交流:俱乐部成员相互交流经验,相互鼓励,提高抗病信心,使糖尿病人多参加社交活动,有利于心理健康,另外,不定期各俱乐部小组间进行交流。专家咨询:不定期组织糖尿病专家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及进行疾病咨询。

俱乐部开展的方法

首先在社区中采取自愿报名的方法,组织报名者开办短期糖尿病学习班,对糖尿病的基础知识进行宣教,同时可对每位报名者的病情、生活行为、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态度进行了解。

待学习班结束,定期开展俱乐部活动,或每月1次,或2个月1次,每次活动时间1~2小时,每次活动由社区医生参与,可每次进行不同内容的指导,记录两次活动中间各种变化,俱乐部成员相互交流,谈各自体会,并可就自身的问题提问。

每次活动学习的内容,及成员的各种经验、交流内容可汇编成册,各社区糖尿病俱乐部间相互交流。

讨 论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因需长期药物治疗以及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再加上经济方面的原因,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急躁和恐惧情绪,有些甚至会对生活丧失信心,这样势必会影响糖尿病的生活质量。曾有研究报道,应用SF-36量表及糖尿病患者特异性量表对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财产或收入减少、遵医嘱服药或治疗、爱生闷气、容易紧张、运动疗法与生活质量有较大相关性[1]。另外,有研究应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进行测评显示生存质量减低的危险因素为肉类及其制品、并发症数量、脑血管疾病、抑郁严重程度,生存质量的保护性因素为豆类及其制品[2]。张艳丽等研究表明心理/精神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大[3,4]。诸多的研究都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可以改善这些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上海市江川社区利用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这种形式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已经6年多时间,有63%的病人始终坚持参加俱乐部活动。参加俱乐部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血糖、生活行为(饮食和运动)的改变均很明显,遵医行为在参加俱乐部后也有进步[5]。我们应用SF-36量表对参加俱乐部1年的114名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的测评,同时在相同的居委随机选取58名仅进行一般治疗而未进行特别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的测评,糖尿病俱乐部成员1年后SF-36量表测评的8个生理维度中: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的得分均有明显提高,仅躯体疼痛得分较前无明显变化。(国内研究表明SF-36量表信度良好,敏感性可靠,可行性好。8个生理维度各维度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而一般治疗组1年后8个生理维度测评:躯体健康、总体健康得分明显降低,其他6个生理维度较前无明显变化。该量表的测评结果也表明健康促进俱乐部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以俱乐部的形式推广糖尿病自我管理,受到社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欢迎,目前不断有新的糖尿病患者要求加入健康促进俱乐部。利用糖尿病健康促进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糖尿病人自我管理是一个新的尝试。通过俱乐部的开展,不仅使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认知水平有了提高,解除了对疾病的顾虑,掌握了自我管理技术,增加患者抗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能够培养一批社区医生熟练掌握生存质量测定的方法,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测评和干预,可以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有利于促使社区卫生服务坚持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主,进一步做好“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

参考文献

1 胡文锋,卢祖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3):208-210.

2 谢,王建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8,12(6):594-597.

3 张艳丽,李建明,杨美荣.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3):356-357.

4 周铭,陈维,等.梅州市糖尿病生存质量调查.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14-1615.

5 赵燕萍,李秋华,等.以健康促进俱乐部为平台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1):72-73.

上一篇:斜视手术中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 下一篇:广州市越秀区食品质量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