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拖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时间:2022-09-18 05:00:06

基于《电力拖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 要】目前,随着中职学校生源素质的下降,理论和实践相对独立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很多中职学校都在探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贴近岗位需求,强调实用,突出“在学中练、在练中学”。《电力拖动》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对《电力拖动》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电力拖动

《电力拖动》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应用性、实践性很强,主要讲述的是各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电动机的各种基本控制线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在生产中的运用,如:生产设备中大量使用的各式各样的车床、钻床、轧钢机、起重机等都采用电力拖动控制。对于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有重要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是任课教师面临的头等问题。回想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实习教学,由于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担任,且相隔一定时间,再加上有时课程进度不统一,因此,学生在学理论课时,对重点与非重点知识掌握得不到位,所学内容和目的不够清楚,对好多理论知识采用死记硬背、机械式记忆以应付考试, 造成理论、实操严重脱节,从而很难达到灵活掌握及应用的目的,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同时授课的老师也感觉很累。这里,若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和实习教学由同一位老师担任, 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法,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这样便可以将两者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要求和目标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既可避免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缺陷,更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现就笔者在《电力拖动》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索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浅谈如下:

一、需要优化整合教材内容

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传统的《电力拖动》教材大都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很难适应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优化教材是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前提。笔者学校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需要,以实践为主线,将内容相近的理论与实习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组合。笔者学校选用的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四版)》,该教材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安装、检测与维修;第二章为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第三章为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第四章为变频调速系统。如果按照上述顺序,先学习各类低压电器的原理、特点及其用途,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但若把常用低压电器融入到各类基本控制线路里讲解,则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时,笔者就先讲解按钮、接触器、熔断器等,再采用流程图讲解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原理等。所有模块的学习训练都按如此安排进行。教学实践证明,优化整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也会不断督促教师及时根据实际需要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二、推进一体化教室的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室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硬件条件,它既要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又要具备实操教学的条件。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必须考虑专业教学内容,要有足够的设备及相应的工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等,能将教、学、做充分结合起来,保障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因此,笔者学校对新建的实训楼电力拖动实训室按一体化模式要求进行了配置,把照明实训台、电力拖动实训台、电动机、万用表及各种辅助工量具、元器件陈列橱柜、电脑模拟室、多媒体影像播放等设备与理论课室融于一体,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师生双方教、学、做以及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了保障,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保证了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电力拖动课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先带领学生进入学校机械加工实训车间进行参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好提纲,带着问题参观。现场观摩车床、磨床、数控车床及数控铣床等设备的操作过程和工件加工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控制线路之前对生产机械的运动形式、构造及机械与电器的配合动作等方面有足够的认识,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印象,以便于将来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通过合理、灵活地使用现场参观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即将要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的密切联系,还能真正了解这些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预期的参观效果,为后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好了铺垫。

组织学生进入电力拖动实训室,首先进入理论教学,学习认识元器件和掌握线路原理图。教学生认识元器件时,要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时,将电路图板书在黑板上,对照示教电路板,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分析电路图中涉及到的按钮、熔断器、接触器等低压电器的符号、结构、原理及其作用,尽力营造“有声、有色、有物”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教学中产生视、听觉兴奋,更好地学习相关元器件的知识。在认识元器件之后,应该采用何种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教法,引导学生学习线路原理呢?流程图法就是学生学习分析控制线路原理的最佳方法。因为流程图是把线路图的动作顺序、过程用箭头连接排列的图,具有很强的条理性。根据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流程图的顺序,只要分清按钮、主触头、线圈的符号和所在的位置,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线路图的动作过程,进而理解整个线路图原理。

完成理论教学之后,再转入实习教学,即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再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电力拖动实训台上动手接线路图,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衔接。通过动手实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实训操作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动手产生触觉兴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采用科学化、多样化、合理性的考核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每个任务完成后,教师都要通过自我评分、小组评分和教师评分来分析学生的优点,并指出问题的所在。例如:总评成绩:理论课占30%(包括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实习操作占30%(包括接线准确性、安全意识等)+期末考试占40%。通过全面、丰富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考察,也可通过评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电力拖动》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它打破了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师生双方的“教、学、做、思”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参考文献:

[1]彭文娟,电力拖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ZCOM电子杂志2013.05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上一篇:农村财务管理调查报告分析 下一篇:浅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