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煤层底板巷预抽及卸压抽放技术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09-18 04:02:38

突出煤层底板巷预抽及卸压抽放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 要:为了有效解决平煤股份十矿己15-16-24110突出煤层掘进期间煤与瓦斯突出和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问题,提出了在该工作面煤层底板中布置一条预抽及卸压巷道。通过对己组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及底板巷内向采面中部打钻预抽范围进行分析,确立了最佳底板巷位置和穿层钻孔的抽放半径。瓦斯预抽卸压结果表明:该项技术有效地防治了己15-16-24110综采工作面掘进期间煤与瓦斯的突出,同时解决了该工作面瓦斯涌出上隅角超限问题,使工作面在生产高峰时,上隅角瓦斯浓度始终控制在0.5%左右,确保了工作面得安全回采。

关键词:瓦斯;预抽巷预抽;卸压;穿层钻孔

平煤股份位于平顶山矿区东部,矿井核定生产能力300万吨 /年。矿井主采丁、戊、己三组煤层, 1991年戊9-10煤层被鉴定为突出煤层,同时矿井被鉴定为突出矿井,己组被鉴定为突出煤层。历史上共发生突出48次,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1.73m3/min,相对涌出量为32.00m3/t。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有效风量22689m3/min,有效风量率89%,矿井等积孔9m2。结合戊组煤层赋存条件,提出一种新型的瓦斯治理工程底板巷抽放技术,减少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同时保证底抽巷抽放瓦斯浓度,达到瓦斯发电低浓度利用的条件。在平煤集团治理瓦斯具有指导意义。

一、概况

己15-16-24110采面位于己四采区东翼第三阶段,西靠采区三条下山,东为十二矿井田边界,南邻己15-16-24090采空区,北部尚未开采。工作面埋深880~1039米,煤层厚度1.8~4.9米之间,平均厚度3.0米左右,倾角8°~23°。切眼斜长256米,有效走向785米,采高3.0米。己15-16煤层直接顶为2.0~4.6米的砂质泥岩,中间夹碳质泥岩一层,易破碎脱 ,其上为6~19米的灰色砂质泥岩,含己14煤层,老顶为大于18米的厚层状细~中粒砂岩;直接底为3.7~4.9米砂质泥岩,中间夹薄层细砂岩,其下为2.0~2.8米的己17煤层,再下为砂质泥岩含薄层状细砂岩及L1~L7灰岩。根据平顶山矿区煤层赋存地质条件和瓦斯突出特征、瓦斯涌出规律,在十矿己15-16―24110工作面进行底板巷预抽及卸压抽放技术应用研究,即在己15-16煤层底板沿煤层走向做一条岩石巷道,实施穿层钻孔,对工作面机巷进行预抽,预先消除工作面机巷的突出危险性,加快掘进速度;同时利用回采工作面的卸压作用,对己15-16―24110工作面前方及后方的卸压区瓦斯进行抽放。

二、底板抽放巷设计

(1)巷道开口:底抽巷施工开口于己四轨道下山轨22点前25米。(2)通风系统:巷道施工60米于抽2点前40米布置回风川与己四瓦专相连,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3)施工层位:巷道开口在己15煤层顶板,下山施工穿过己15-16和己17煤层后,巷顶距己17底6米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向工作面前上方布置深30米的探孔,控制地质构造和距己17的准确层间距,防止误揭煤层。

向采面中部施工的钻孔:为减少采面中部预抽空白带,在底抽巷另一侧(靠近风巷侧)施工上山钻孔,在底抽巷内向工作面煤层打穿层钻孔抽放,同时在采面回采期间进行抽放,解决邻近层(己17煤层)和采空区瓦斯涌出。底抽巷钻孔布置方式为(见图一):沿巷道走向,与巷道夹角60°,纵向布置一组3个钻孔,上、中、下布置,上孔仰角30°,中孔仰角25°,下孔仰角20°,每组钻孔间距8米,孔径75mm,孔深保持在60米以上(终孔到底抽巷以外53米)。

图一 底抽巷向采面施工钻孔示意图

三、底抽巷抽放钻孔设计与施工

(一)穿层钻孔预抽半径的测定。穿层钻孔预抽半径采用负压法进行测定。具体方法是:在底板抽放巷中,向机巷布置试验钻孔,由两个观测孔和一个抽放孔组成,先施工2个压力测定钻孔,2个压力测定钻孔间隔5m,钻孔直径75mm,钻孔深度65m,封孔深度8m。抽放孔位于两个观测孔之间,如图二所示。

图二 钻孔示意图

(二)测定操作步骤。①在巷道中选定位置,按照技术要求施工2个平行布置的压力测定钻孔。首先施工1#钻孔,孔径75mm,孔深65米,钻孔打完后用聚氨酯封孔,封孔深度8米;之后在距离1#观测孔5米处施工2#观测孔,参数同1#观测孔相同,封孔后用乳胶管将封孔管与U型水柱压差计连接,观测水柱变化。②在两个观测孔之间距离1#观测孔3米位置、,施工与两孔平行的试验钻孔,参数与观测孔相同,打完孔后立即封孔,在空口装上孔板并开始抽放,同时观测1#、2#观测钻孔的水柱变化。③在抽放钻孔并网抽放后,开始计时,之后每隔1h使用抽气筒抽取管内气体并测量浓度,同时观察煤气表流量数值并随时记录。当观测到1#和2#观测孔其中任意一个钻孔具有负压时,记录此时的时间,直到两个观测孔都具有负压时,即可停止观测。试验钻孔的观测时间不少于36小时,但在流量出现明显衰减后,可以提前终止测定。

(三)测定结果。钻孔预抽半径测定在24110底抽巷内进行,两个观测孔已于前一个班打完并封孔完毕,当班在两个观测孔之间打了一个抽放孔,观测钻孔U型水柱压差计处于正压,是因为钻孔内部瓦斯涌出形成一定压力所致,在没有对钻孔进行抽放时,两个观测孔的正压水柱值是缓慢上升的,从刚封孔时的0mmH2O逐渐上升到300mmH2O和350mmH2O。在抽放试验钻孔联网后,从观测结果来看,经历过36个小时的抽放,在钻孔抽放负压稳定的情况下,1#观测孔的压差计数值从300mmH2O下降到170mmH2O,说明1#观测孔受抽放试验钻孔的影响很小。而2#观测孔从初始的350mmH2O下降到20mmH2O,表明2#钻孔处于抽放试验钻孔的影响半径之内。从抽放试验钻孔的观测数据看,在抽放负压稳定的情况下,钻孔内瓦斯流量基本稳定,但抽放浓度下降很快。经过抽放以后,己组煤层36个小时内抽放半径可以达到2米左右。

四、底抽巷钻孔联网:

(1)底抽巷敷设一趟内径200mm抽放支管。控制机巷的预抽钻孔并入内径200mm抽放支管,待机巷掘进位置超过钻孔终孔位置后,钻孔甩掉停止抽放。(2)抽采面中部施工的钻孔也并入内径200mm抽放支管,钻孔全部施工完毕后,对所有单孔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确认无漏气后,对底抽巷进行封闭。底抽巷抽放支管在己四轨道下山与300mm采区抽放主管路相连,由地面2号泵(额定流量250m3/min)进行抽放。

五、深孔松动爆破设计

在机巷掘进期间,还在迎头实施了深孔松动爆破,以提高预抽效果。

(一)爆破孔参数。(1)孔径的选择。爆破孔径越大,装药量越多,爆炸能量越大 根据现场机具 取D=42mm. 如图三

图三 爆破孔

控制孔孔径越大,对裂隙的形成和扩展越有利,受现场打钻设备和工艺安全等因素的限制,一般在75mm~150mm之间。 控制孔孔径一般取89mm。

(二)深孔松动爆破之前先进行排放钻孔并效果检验。在迎头先施工三个钻孔,孔径89mm,孔深10m,孔数8个,呈三排布置。

深孔爆破孔数3个,孔径42mm,孔深8m,布置在排放钻孔的中间位置(如图四所示)。

图四 巷道开孔位置

六、实验结果

在施工完排放钻孔后,如果直接开始掘进,实验前后巷道在正常掘进期间的瓦斯涌出量来看(采用2×30KW风机通风),每个循环掘进过程中的瓦斯浓度在0.6-0.7%之间,如果掘进速度过快,则可能到0.8%以上,造成巷道内断电,直接影响巷道的掘进速度,巷道的正规循环率只能达到20%左右。在执行深孔控制预裂爆破之后,正常掘进过程中的瓦斯浓度一直稳定在0.5%以下,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夹钻和喷孔等突出预兆,工作面的正规循环率达到25%以上,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七、预抽钻孔卸压规律

在巷道开口位置掘进到到预抽巷施工钻孔位置之前,巷道在掘进时,巷道在施工排放钻孔时,响煤炮、喷孔、夹钻现象时有发生,放炮掘进时,瓦斯浓度一直在0.7%左右。到预抽位置时,预抽巷内第一钻场内所打钻孔已经进行3个月的预抽,巷道进入预抽范围后,响煤炮、喷孔、夹钻现象基本消失,没有出现过效检参数超标,放炮后瓦斯浓度一直稳定在0.5%以下。

因此,控制机巷的抽放钻孔施工和抽放超前于机巷掘进施工3个月左右(进尺200米以上),保证有一定的预抽期,可以达到相应的预抽效果。

八、研究效果分析及结论

(一)机巷掘进防突效果分析。底板巷预抽在机巷掘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效果非常明显,在己15-16-24110机巷1050米煤巷长度内杜绝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己15-16-24110机巷平均月进度77米,与严重突出工作面平均月进度50米的水平提高了54%;在己15-16-24110机巷掘进期间,经过预抽,工作面在掘进速度、瓦斯涌出量及突出危险性预测结果上与上一个阶段的己15-16-24090机巷对比如下:

(二)卸压抽放效果分析。在底抽巷预抽钻孔控制范围的机巷以及切眼下部,施工中均杜绝了煤与瓦斯突出,但在预抽范围以外,切眼上半部施工中于2007年3月3日发生一起突出事故,事故的发生也从反面充分验证了预抽巷防突治理效果。

(三)采面穿层抽放效果分析。(1)采面自机巷到以上120米(80架)范围内,煤层坚固性系数明显大于上部煤层,在采面执行措施期间,钻孔施工进度、异常出现频率、效检超标点分布等情况在此区段内明显与其他不同,夹钻、喷孔、超标基本没有出现。(2)采面回采初次来压后,抽放浓度明显增大,由10%以下,增大到40~60%,搭配其他抽放地点,保证了地面瓦斯发电三台机组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 聂政 淮北每天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防治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08(4)

[2] 王兆丰,刘军 我国煤矿瓦斯抽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煤炭安全2005(3)3

[3] 龙伍见;预抽煤层瓦斯防止突出的实践及问题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4年04期

[4] 陈锐;提高突出煤层预抽瓦斯效果的途径[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0年05期

[5] 王培堂,任文善;预抽瓦斯对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影响分析[J];煤矿安全;1995年10期

[6] 杜子健;;成庄矿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合理钻孔参数试验[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S1期

[7] 刘健;刘泽功;石必明;蔡峰;;突出煤层快速掘进深孔预裂爆破预抽瓦斯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08期

上一篇:新时期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实践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