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辰河戏几十年不老

时间:2022-09-18 03:14:15

高腔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戏曲声腔的统称。高腔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辰河高腔源于江西弋阳腔。早在明代由江西传入泸溪浦市。明代皇帝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即皇帝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移民屯田,于是出现了江西填湖南,湖南填四川的大迁移。当时的泸溪浦市是最繁荣的高埠码头,各地的巨商豪贾,来此经商贸易。会馆林立,商贾云集,江西移民也随之而来,并建造江西会馆——万寿宫。每逢集会或者喜庆,约聚以唱弋阳腔取乐。这种声腔较原来地方小调见长,于是地方艺人也都跟着学,并专门请了江西曾氏兄弟二人在浦溪设馆授徒。以前,没有准确的名称,自弋阳腔传入后,才取名高腔,明代文词家李振声在《百花竹技词》中称弋阳腔俗名高腔。清代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说弋阳腔始弋阳即今高腔,一直没有曲谱,一个唱就都跟着学,由于地处辰河流域,所以叫辰河高腔(1955年正式定名)。“我们都叫它辰河戏,当时人人会唱几句。”

1940年,张慧云出生在湘西泸溪县洗溪镇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就对音乐着迷,对辰河戏更是印象深刻。但真的和辰河戏结缘,要追溯到1960年,张慧云中师毕业后当了一年多老师,因一首儿童歌曲参加省创作歌曲比赛获三等奖而被调入泸溪县高腔剧团。

“我一进剧团就发现,辰河戏每个曲牌都靠老师傅,一句句、一遍、十遍、几十遍地教给学员,这种方法叫‘口传心授’,非常辛苦。当时我产生质疑:我问团长,这些曲牌为什么不能把它记成曲谱再教给学员呢?团长说:北京来人都记不下来。这时我想,一切乐音都能用音符把它记下来,为什么记不下来呢?我认为自己能把它记下来。于是我就自觉地承担了这份工作。”

张慧云“学唱”入手,只花几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辰河高腔的演唱技巧,从它的行腔、节奏的规律,很快就能基本正确地把辰河高腔曲牌用简谱记下来了,并代替老艺人教给学员,在泸溪剧团结束了老艺人“口传心授”的历史。张慧云自豪地说:“我是第一个把辰河高腔记成曲谱的人,辰河戏剧团第一位新音乐的工作者。”

从1962年开始,张慧云的主要工作就是记录和整理辰河戏高腔音乐曲牌,并教演员唱。辰河高腔既是曲牌体,又是词牌体,以词牌名而变为曲牌名,比如:浪淘沙、驻马厅、端正好等,是属词牌体,但用在辰河高腔上便成了曲牌体了,它主要以腔句的多少调式的分类而决定。

1963年下半年,黔阳地区(现怀化地区)戏工室为了挽救辰河戏艺术,成立了“辰河戏艺术遗产挖掘组”,将辰河戏剧本、音乐、锣鼓进行全面挖掘整理为文字、曲谱保存下来。从沅陵、溆浦、辰溪、泸溪各辰河戏剧团调来十几位年迈的老艺人及数名擅长文字记谱的青年工作人员。张慧云这时被调进挖掘组工作,借用半年。“我和黔阳戏工室一位搞音乐的同志负责记录整理音乐资料,半年时间里我们把辰河戏高、低、昆、锣鼓音乐共700多个曲牌整理成曲谱保存下来了。”张慧云参与了大部分的记录工作。就在对于这些曲谱的整理工作中,张慧云对辰河高腔的热爱达到了一个顶峰。

“1964年我从黔阳回来开始大演现代戏,于是我这个新音乐工作者派上了用场,我承担了全团的现代戏音乐设计及编配工作。我先后为《春到苗山》《活人碑》《红云崖》《洪湖赤卫队》等多部辰河高腔剧本设计、编曲,我编配的曲子既继承传统,又进行改革创新,深得演员的喜爱和欢众的好评。”张慧云正在把对辰河高腔的热爱付诸实践,让更多人参与其中的时候,“”开始了。一声令下,剧团解散了。

剧团解散后,张慧云又开始了自己的音乐老师生涯,直到2006年国家将辰河高腔第一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当时已经退休的张慧云像是捉住了新的曙光,终于可以让自己一直没有满足的心愿重新开始实现。

“当时我想,老艺人大部分已辞世,至今辰河戏还没有一本完整像样的音乐曲谱,虽然1963年在黔阳(今怀化)溆浦挖掘出来的音乐曲牌已印成四大本音乐资料。但那还只是一些当年用钢板、油墨刻印出来的初稿,一堆半成品,这些资料还需精细加工整理,才是正确的东西,才能保存传给后人。这是当前最紧迫繁重而复杂的工作,由谁来完成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张慧云意识到这件工作的完成非她莫属。“我想到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那四大本音乐资料,大部分都是我记录的,我在高腔剧团工作过八年,我会唱高腔,我熟悉高腔,我不来完成,谁来完成呢?”,作为中国音乐协会会员的张慧云停止一切其他音乐创作活动,开始专心整理辰河高腔的曲谱及相关资料。

“首先我把1963年在黔阳记录的那四大本音乐资料整理出来,那四大本音乐资料当年都是用钢板、油墨刻印出来的,有许多不清楚、掉字、漏句、错字,曲谱也有许多记录错误和刻写的错误,那时的纸很薄,放了几十年,一碰就坏,我只好先把它全部复印出来(我记录的部分),然后一字字、一句句、一个个音符仔细反复检查、修改、订正、补缺。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只能请教目前唯一健在的向荣师傅(辰河高腔传承人),我住长沙,他在泸溪,我经常一天给他打五六个长途电话,他都一一作答,非常感谢他。低、昆腔曲牌曲调简单,但唱词错字很多,打电话听不清楚,我经常把曲谱快递给向师傅(每次寄时还要夹50元人民币一张,作为他寄回的邮费)请他改好再寄回来。这样的工作大概进行了两年,双面胶、水笔、涂改液用了无数。无数次去大学图书馆打印社复印、打字、装订。经常晚上8点多才打的回家,然后给自己做饭吃。”张慧云把她整理的几个版本的曲谱都拿出来给我看,粘双面胶的因为时间有些长,已经纷纷脱落,用涂改液的部分,也因经常翻阅,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

经过3年多自觉自费地整理,张慧云现在共记录整理高低昆腔及锣鼓音乐曲牌近300支。其中,辰河高腔音乐曲牌《黄莺儿类》《新水令类》等103个;辰河戏低昆腔音乐曲牌《渔家鳌》等101个;锣鼓音乐曲牌71个。还有移植现代戏唱腔选段16曲,如《洪湖赤卫队》中“没有眼泪就没有悲伤”等;7出折子戏的全部音乐,有《贵妃醉酒》《月下来迟》《昭君何番》等。张慧云把这些资料装订成三大本,共7斤重,取名为《辰河戏曲牌剧目曲谱汇编》。

“我整理的辰河戏音乐曲牌是国家的艺术遗产,花了近四年时间,自觉、自费辛辛苦苦地把它整理出来,就是为了抢救它,不让它失传,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它出版,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本书,让大家了解辰河戏,学习、传承并弘扬辰河戏。”张慧云说,整理工作她一个人能够完成,出版这本书她就无能为力了,这就需要领导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完成。但出版问题至今还未落实,73岁的张慧云还在为此事操心。

尽管这样,2012年岁末,寒冷的长沙家中,张慧云又开始忙于录制辰河高腔碟,“晚上安静,但又不能开空调,开了空调嗓子很干。”尽管没有锣鼓点儿伴奏,也只是用录音笔记录下来的清唱,但听来倒是婉转悠扬,又充满深情。

不由感慨,这能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辰河高腔,还有一位对它充满热情的老人为它积极地忙碌着,十分珍贵。对张慧云来说,这是她的事业。2012年11月,张慧云给自己二儿子的一则短信中写道:克儿(张慧云二儿子),妈妈不太愿意在儿子家长住,除了生活习惯和气候的这些原因以外,主要是妈妈太热爱音乐、热爱辰河高腔,目前爱音乐、爱辰河高腔胜过爱儿子,因为妈妈青中年的美好年华都献给了家庭,献给了两个儿子,妈妈放弃了自己的爱好,现在你们都长大成人了,妈妈想抽空追求一下自已的梦想,为辰河戏做点贡献,希望你们理解原谅!

不由疑问,“作为空巢老人,儿子们不在身边,老伴儿去世11年了,在自己对事业的追求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为什么不找个人一起分担,找个老伴呢?张慧云说,“以前从未想过,最近有这个想法,但他必须是搞音乐的,和我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我怕很难找到。”

除了对辰河高腔的热爱,张慧云还擅长作曲和唱歌。说着,张慧云把她的创作歌曲歌碟播放出来给我们听,有民歌特色浓郁的民族歌曲,也有轻快的儿歌,她以高腔音乐为素材写成的自己演唱的《高高吊脚楼》最为优美动听,曲调清扬地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凤凰古城沱江边……

这份对音乐的执着热爱之情,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听一场辰河高腔的现场演出,这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只是文字的表达,还应该是一场真实的视听盛宴。先是联系辰河高腔剧团,问什么时候有演出。一位团长回复:“可能春节的时候有演出,在哪儿不确定,哪有邀请就去哪演。”问问相关部门吧,几个电话的结果都是不清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演出。要不是湖南省旅游宣传片里也有辰河高腔的片段,也等不到春节。先通过网络搜索视频,原来还能找到一些上世纪的老曲目,好奇心的驱使下,把网上找到的一些视频广发给朋友,大家都对辰河高腔兴趣十足,“原来湘西的地方戏我们也能听得懂,感觉很亲切啊”,“跟昆剧相似,又多了些大气”,“衣服也都挺好看的,去湘西看辰河高腔表演吧”……

上一篇:梦想不NG 下一篇:致冬天的一个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