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恒:约谈政府的研究生

时间:2022-09-18 03:02:10

吴恒:约谈政府的研究生

每当问题出现,吴恒的第一反应都是“我该做些什么”。他说:“我希望有段不易被复制的经历,这些经历才是我的ID,才是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其他人的理由。”

采访吴恒时,他刚刚结束与上海食品安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交流。由于是对方主动找上门来,他调侃自己是“约谈政府的学生”。

4月29日,《蛮子文摘》的微博收录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吴恒撰写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随后吴恒和他的网站“掷出窗外”的关注度急剧上升。“掷出窗外”网站是吴恒和另外34名志愿者耗时31天创建的一个有毒有害食品警告网站,该站收录了自2004年至今全国各地的有毒有害食品报道并绘制了中国食品安全形势图。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吴恒的角色发生了巨大转换,开始受到媒体、网民争相热捧,进而引起了官方对他的所作所为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食品安全卫士”这样的称号。

面对这些,吴恒表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淡定。从容地接受各类采访,熟练地与政府食品安全部门沟通。

“我该做些什么”

吴恒有着令人羡慕的学历背景,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的空间信息科学专业,研究生则就读于复旦大学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然而,外人眼中品学兼优的吴恒,今年却已经是“研五”在读,但这并非因为留级。

2009年9月,正在读研二的吴恒提出休学申请,跟随支教团去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三合村支教。“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相关,我是一个在农村出生、小城里长大的普通青年,大学以后都是在城市里生活。我深刻地感觉到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特别是东西部。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我觉得自己应该为这种资源配置不均做些什么事情。那个时候自己也没有什么资源,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支教。”

怀着这样的想法,吴恒开启了他的支教之旅。到了支教点,吴恒发现,那时的三合中学只有两栋三层的楼房,四周都是黄色的土坡。然而,匮乏的不只是生活条件,更严重的是教育资源。

有一天上课,吴恒给学生教“本末倒置”这个成语,刚刚把这四个字写到黑板上,就有学生说:“老师,‘末’字写错了,下面一横应该比上面一横长。”

“那是‘未来’的‘未’字吧?”吴恒很奇怪。

“老师,真的写错了,字典上就是这么写的。”学生坚持地说。

吴恒拿过字典看,还真是这么写的。他翻了几页后便发现这名学生用的字典是盗版的,不仅有错别字,印刷错误也随处可见。“我统计了一下,当时大概七八成的学生用的是盗版字典。”吴恒觉得难以置信,觉得这种情况非常可悲。西部的教育资源已经差了一大截,居然连字典这种工具书都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要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其实很有限,但如果因此什么都不做,他们的未来会更加渺茫。”2010年3月,吴恒在人人网上发起了“一本正经活动”,希望募捐到资金为学生们购买正版字典。

让吴恒意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个倡议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四天之内就有500多人响应,并且募捐了四万多元。“我当时人还在三合村,而且我也不是什么名人,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吴恒非常兴奋,他说这一次的公益经验让他明白虚拟的网络也可以改变世界。

罗斯福扔香肠的启示

2011年吴恒在学校撰写自己的学业论文,便总叫外卖来吃,他特别喜欢吃牛肉盖浇饭。当时已经有媒体报道部分黑心商家利用牛肉膏来制作假牛肉,室友提醒他小心“中枪”。但吴恒始终不以为意,直到读了名为《多地曝用牛肉膏制作假牛肉,多吃致癌》的新闻。

“当时就觉得恶心,估计跟罗斯福扔香肠时的感觉一模一样。”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但吴恒仍然心有余悸。

罗斯福扔香肠是美国食品安全领域一个广为流传的典故。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食品卫生管理相当混乱。一天早晨,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正在一边用早餐,一边读报纸,突然发现一篇揭露芝加哥市屠宰场和肉食加工企业内幕的报道。其中描写道,“一个工人不慎落入炼猪油的大锅里,几天后人们发现了只捞出一副白骨,油却拿到市场上卖了。” “为了加工结核病牛肉,贿赂钱每周要支付两千美元。在加工厂把毒鼠药和死老鼠一起扫进投料口加工香肠。” 读到这里,罗斯福总统突然跳了起来,一下子扔把盘子里的香肠从窗户扔了出去。

由于他的责问,很快《联邦肉食检查法》就诞生了。

“后来我又搜索了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结果触目惊心。”再一次,吴恒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我自己已经是受害者了,应该避免更多的人受害。我希望能把这样的信息更快地传播出去,让大家有所警觉。”

吴恒就是这样一个人,每当问题出现,他的第一反应都是“我该做些什么”。他说:“我希望有段不易被复制的经历,这些经历才是我的ID,才是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其他人的理由。”

80后给力团队

吴恒显然是个行动派,他很快就开始着手将现有的网络资料整合,制作一份食品安全的“维基百科”。“其实最开始我只是想做一个调查报告的,但是后来觉得还是做一个网站好一些,这样可以方便大家查询。”

于是吴恒再一次在人人网上发出招募启事,寻求志同道合者。在帖子中,他说:“食品危机下,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有34名志愿者加入进来。简单地分工之后,35名年轻人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31天的时间里,志愿者们查阅了近17268篇报道,并从中筛选出2107篇报道,制作了2849条记录,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的种类等关键词以方便查询,并撰写了一份名为《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调查(2004-2011)》的调查报告。

本科学习空间信息技术专业出身的吴恒也利用专业优势,将所搜集并分类整理后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绘制了食品安全形势图,近十年的食品安全形势一览无余。

在查阅、整合资料的同时,网站的上线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吴恒将该网站命名为“掷出窗外”。网站分为调查报告、写调查报告的感想及在线数据库三个部分。后来吴恒又增加了“我要补充”一栏,希望更多的网友参与进来,当他们读到相关新闻时可以将标题和链接添加到资料库,不断丰富和壮大资料库。

吴恒的团队清一色全是80后,并且这群年轻人工作起来都相当给力。谈到自己的队友,他说其实这之中只有五个人是见过面的,其他人都素未谋面,大家对公益事业的热心让自己非常感动,特别是其中有一个同学当时在读高三,还有两个同学本身并不在国内。

“我记得当时我分配给一个朋友的工作是要在那天晚上的十二点交,但是他们学校是十一点熄灯,他特意跑到网吧把剩下的工作做完。”大家强烈的责任感也让吴恒感慨万分。

“掷出窗外”掷地有声

网站上线初期也曾经在媒体上掀起一波小高潮,网站上列出的《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和《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三篇文章也都于一年前写作完成并公开。

“今年4月,《三联生活周刊》就毒胶囊事件采访了我,那时我发现,我在去年就食品安全问题所作的分析和描述即使是现在拿出来都不过时。我非常震惊,怎么一年时间过去了情况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于是吴恒将其一年前撰写的稿件投递给《蛮子文摘》,希望其“掷出窗外”网站能够获得广泛关注,成为“民意的传声筒”。

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蛮子文摘》微博收录了吴恒的《中国食品安全新闻资料库》后,许多地方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都纷纷予以转载,随后“掷出窗外”网站关注度骤然上升。5月3日由于访问量过高网站一度陷入瘫痪状态,5月4日访问量达到65万。

吴恒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掷出窗外网的全部开销仅为购买域名和租用服务器的600元,没有花一分钱在推广上。然而,该网站有近200万的浏览量,网站排名为中国区第2144名,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个奇迹。”

吴恒告诉《方圆》记者,他做“掷出窗外”时没有想过网站有一天会这么红,当时只是想做一个有毒有害食品警告网,在朋友之间互相传着看看,慢慢扩散。然而吴恒和他的网站的迅速蹿红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它反映了当下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焦虑。

网友“终结者”留言说:“蜜饯以前我最爱吃了,不知道我中毒了没,以后再也不敢吃蜜饯了。”许多网友都像“终结者”一样,“掷出窗外”为他们提供了查阅安全食品的便捷途径,但也让他们异常错愕,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食用。还有部分热心的网友留言希望可以加入吴恒的队伍,继续为捍卫食品安全做些什么。

极少数的网友留言质疑“掷出窗外”的科学性、客观性,面对质疑,吴恒倒是很坦然:“他们所说的科学性、客观性我在网站制作初期也考虑过,但是我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目前所做的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

当记者问吴恒害不害怕这个阶段过去网站又沉寂下来、食品安全问题又死灰复燃时,这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恬淡地说:“罗马不是一天建起来的,要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改善,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网站就能改变得了的,只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开始感兴趣,开始心平气和地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才有可能解决。”

“做民意的传声筒”

在网友与媒体争相追捧吴恒的同时,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也悄悄关注了他。5月4日食安办工作人员致电吴恒,希望他能去办公室聊聊,他们想了解一下情况。这不免让吴恒有些许紧张,不知道要聊些什么、怎么聊。

然而在约谈的前一天,吴恒又接到了食安办的电话,大致意思是不用吴恒过去了,领导考虑到吴恒现在是研究生在读,为了不影响他学习,决定亲自到复旦找他交流。

“听到政府工作人员说要亲自到复旦找我交流,心里还是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的。”他说,政府部门愿意倾听民众的声音,而且是以一种“礼贤下士”的姿态来聆听公民的心声,这就是进步。

5月15日下午,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阎祖强等一行9人来到复旦大学,与吴恒一起交流当前的食品安全工作。而吴恒也为这次交流精心制作了PPT《从掷出窗外到放到篮里》,在PPT里吴恒详细介绍了制作“掷出窗外”网站的缘由、获得的反响以及自己的建议,他希望能借这次交流机会让政府部门了解到“汹涌的民意”。

《方圆》记者也在双方交流结束后第一时间采访了吴恒,“食安办的工作人员非常友好,他们主要是来和我探讨食品安全工作问题的。”吴恒兴奋地说,他依然沉浸在政府部门会以一种低姿态来倾听一个普通民众意见的兴奋之中。

“他们对我和其他志愿者的行为表示认可和感谢,也提出可以对我的网站进行技术和资金支持。”吴恒婉拒了他们的美意,他希望“掷出窗外”始终能走一条公益的道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与官方的谈话结束之后,吴恒就把用于会谈的PPT上传到了互联网上,随即下载又陷入瘫痪,可见吴恒现在的影响力之大、关注度之高。

吴恒制作“掷出窗外”网站的初衷即在于使其成为“民意的传声筒”,与食品安全办公室的这次友好交流使这一想法变为现实。他说,“有时候大家要耐心一些,要站在政府的立场上为他们考虑一下,即使政府部门有心改革也不是它一个部门、一个机构可以作出来的。‘掷出窗外’网站给我最大的经验就是,我们与政府应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在它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

网友“我心素已闲Hou”也在交流结束后留言说:“上海食安办和民间‘掷出窗外’的这次谈话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希望将来既能保持民间监督的客观性,又充分利用官方掌握的资料增强其数据的权威性。借助有效加强的互动在推动‘食安’这一现实问题解决同时摸索出一个‘民间―官方’有效互动的模式。”

关于未来

“网上有很多朋友留言说要加入我们,继续做些事情。但是我还没有考虑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耽误了大家的热情不好。哪天自己的目标确定了,一定会与大家一路同行的。”虽然吴恒还没有考虑好将来还会发起怎样的活动,但是他非常确定,“公益事业一定会坚持做到底”。

吴恒告诉记者,研究生毕业以后他可能会出国读博,将来可能会从事传媒行业,但都不一定。他不想用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人生只要过得充实、过得有意义就好了。

中国食品达尔文奖

统计资料时,看到奸商们的离奇行径,吴恒总是会不时感叹:这样也行?渐渐地就有了个想法:“我要给他们评一个奖,来告诉世人,在利益面前,创意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吴恒的灵感来源于温迪・若斯科特,这位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生物学学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他致力于搜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此类故事,并最后创建了达尔文奖网站。其评选的“达尔文奖”,“旨在纪念这样一些人:他们通过愚蠢的方式毁灭了自我,大义凛然地把自己从人类的基因库中永远抹去,从而保证了人类长久的繁衍。”

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把生物进化的机制称做自然选择,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人类进化至今,已是经过选择了,但时至今日,仍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缺乏常识, “以一种愚蠢非常、至极的方式将自己杀死”。“达尔文奖”认为这些人的自取灭亡“明显改善人类基因库质量”,他们牺牲了自己,把自己从人类基因库中抹去,确保了人类物种的长期生存;既然他们“以单纯实诚的行为目的以及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毁灭了自我,也因此有资格享受达尔文奖的光环与荣耀”。

在吴恒看来,“达尔文奖就是授予那些笨死的人。那些人因笨而死,被剔除出人类基因库,使得活着的人越来越聪明,从长远来,有利于人类这一物种的延续。举个例子,一个“寄出了一封炸弹邮件,却没有贴上足够的邮票,于是邮件被送还,而打开信件的正是他自己”。

在这种启发下,吴恒决定设立“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用以评选那些旨在消灭中国人的中国食品。

“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的奖金是人民币一块四(谐音一块死)。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的奖金及奖状将颁发给首家曝光该类食品的新闻媒体。如果难以确定,奖金累计到下一轮。

2011年度的“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的获奖食品是“地沟油”,获奖文章是:《重庆掏粪工掏扒生活残渣提炼地沟油》。

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约翰・多恩

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

✔新闻数量逐年分布呈现趋势与常识不符――并不是递增的,不宜通过新闻数量推出每年的食品安全危机程度。

✔新闻发表月份分布显示,食品安全事件曝光13%发生在3月份。

✔新闻来源分布排名前三的是新华网、京华时报和北京晚报。

✔食品安全事件曝光率排名前三的地区为:北京、广东、山东。

资料库:我们共为您找到 2634 篇新闻报道

伊利纯牛奶现两个产区 消费者疑假冒

雀巢矿泉水惊现白色沉淀物

儿童吃新鲜蚕豆惹出“蚕豆病”

广州查出含有柠檬黄染色小黄鱼 对肝肾胃有害

江苏张家港查获病死猪肉2000余斤

上一篇:三名年轻人的死亡集结 下一篇:属于法大的日子